? ? ? ?安全感是影響嬰幼兒成長最大因素,盡管有許多原因會影響安全感,但最大影響因素莫過于是父母失和或離異。這樣家庭的孩子,在童年所受的傷害和留下的記憶,將會影響他的一生。當然這有一點危言聳聽,可許多案例表明,有問題的孩子其父母關系往往不理想。
? ? ? ?一個家庭結構是否穩定,夫妻之間是否相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就算孩子可能從父親或母親那得到各種的關愛,可在扭曲的夫妻關系下,孩子幾乎不會認可這種單邊的“愛”。所以,夫妻關系不和或已離異,其孩子會由于安全感不足,未來有較高比例的心理不健康,其情商、修養、行為也會多少有問題。
? ? ? ? 好的夫妻關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必須。如果父母不能向幼兒提供穩定、溫和、有秩序、責任明確、規則統一的關愛,幼兒就會缺乏安全感。和諧的夫妻關系,能夠教會孩子如何與他人互動,孩子自然知道分歧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進行協商,以及在保證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做決定,這些都是父母為孩子提供了最真實的案例。
? ? ? ?孩子未來對愛情、婚姻、家庭的認識和處理方式,大多來自于日復一日地對父母關系的觀察和無意識模仿,將來孩子將復制曾經經歷的和“學習”來的夫妻關系。所以,良好的夫妻關系,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與人格的塑造,也為孩子將來的婚姻關系奠定基調。孩子是愛情的結晶,父母情感和諧、婚姻幸福,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教育環境。
? ? ? ? 如果夫妻不協調,家長的某些不和諧情緒與行為,就會直接影響對孩子的教育和評價方式。這也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或冷戰的壞榜樣,同時也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人際交往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冷戰、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沖突的辦法。所以,孩子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導致其缺乏安全感、歸屬感,因壓力過大而心理失衡。
? ? ? ? 許多夫妻關系不好的家庭,為了孩子有時候會裝出很“和諧”的樣子。但孩子是很敏感的,其情感也是脆弱的。爸爸媽媽的關系好不好,他們是很快能察覺到的。他們也會為了保留自己認為最安全的避風港,也盡可能裝出“幸?!焙蛷牟粦n慮。所以,如果夫妻雙方的關系的確難以調和,也要理智地對待沖突,同時向孩子坦承和保證不會不管他。
如果夫妻之間不和諧,經常吵架,那么對孩子有什么具體影響呢?
第一,孩子會產生恐懼心理。夫妻關系差,往往會發生互不信任,經常爭吵、諷刺、截斷,有的還會有暴力行為出現。這些場面的出現,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使孩子感到失去可依戀的對象。特別是父母發生激烈的沖突時,其聲音和神態都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的沖擊,自然會產生消極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性格扭曲現象。
第二,孩子會產生被拋棄心理。一般夫妻發生別扭,對孩子的請求或哭喊,往往是聽而不聞,孩子會以為父母不要自己了,倍感傷心和無助。同時,看到自己最信賴的人之間也針鋒相對,就會感覺孤獨和自卑,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態度,行為上也容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行為,對外界喪失興趣,較難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第三,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雖然孩子小,但從夫妻關系差的家庭氣氛中,以及從父母的神態中可以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不一樣,長期在此不良情緒的壓抑下,感覺自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這樣,孩子在性格上趨于不穩定、內向、壓抑,感情上較為冷漠和孤僻、自卑,表面上想逃離和躲避,但內心又渴望關愛。
第四,孩子會產生猜疑和不信任心理。由于孩子自卑和敏感,對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就比較在意。用戒備心理對待周圍情況,明顯表現出一種姿態自衛、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脾氣暴躁,不愿意聽到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對別人的好意也會產生誤解和挑剔。有些心重的孩子,由此還會產生之所以“父母不和”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第五,孩子會產生報復心理。夫妻不和時,父母的焦點多在互相雙方身上,對孩子的關注自然減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如果經常處在這種環境中,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當哭鬧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來,比如打人、故意生病等,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成心傷害自己。
第六,孩子會產生補償心理。夫妻關系失調時,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忽視,由于其內心充滿對關注的期待,所以容易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同時也會對真心關心他們的人,產生依戀的情感。孩子渴望長大,以為可以擺脫一切。于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就會到家庭之外尋求情感慰藉,發生性關系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第七,孩子會產生兩難心理。父母在爭執過程中,有時候想利用孩子的支持來反對另一方,在孩子面前訴說另一方的錯誤。這等于把孩子卷入了家長的“戰爭”之中,使其在忠于父親,還是投入母親懷抱之間,感到不知所措和煩惱、焦慮。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都是他們最親密的人,讓孩子放棄一個,這是其所不愿意的。
第八,孩子會產生攻擊性行為。夫妻吵架往往會喪失理智,指責對方的弱點和缺陷,許多不該說的話會脫口而出。幼兒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態、語氣語調、用語他們都有可能學到。孩子自然在同伴交往過程中,按照父母的行為方式進行模仿,也使孩子誤以為吵架、打架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從而不能真正學會有效的辦法解決沖突。
所以,孩子除了父母一無所有,父母是他們最可靠的依賴對象。嬰幼兒期父母的影響,對孩子以后人格發展具有不可逆轉的作用。家長都希望孩子有良好品格、健康身體和健康心理,以及一個美好前途。但真想讓孩子獲得這些,好的夫妻關系是核心基礎,也是家長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是一份足以讓你的孩子享用一生的禮物。家庭和睦的人,才是世界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