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螞蟻私塾拆書訓練營》有感
之所以加入拆書訓練營,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源自我學習的偶像——宏江老師的推薦;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的知識儲備太少,需要多讀書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也希望通過拆書分享這種形式能夠幫到更多的求知人士。因此我加入了《螞蟻私塾拆書訓練營》。
在為期12天的拆書課程中,我的收獲還是挺多的。首先,蔡叔教會了我們如何去判斷什么書好拆、怎樣去拆。僅這一點就使我受益非淺:
每一天強制性的作業,這樣逼迫自己進步,我成長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通過對原書目錄的解讀和歸納,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來重新對全書內容進行結構重組,這使我對全書的整體知識框架有了新的認知;接下來根據自己重組的知識結構去細讀每一章的內容。讀完之后再總結提練,精編成千余字的小短文,最后錄成音頻上傳分享,每一步真的都很不容易——我甚至有點佩服我自己了!如果在平時,讓我自覺的去完成這些事情,我確信自己沒有如此強的自律性。可能我也會為自己制定一些學習的計劃和方案,但落實的力度和期限絕對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半途而費。所以我認為,這就是外在壓力最大的好處。雖然這種外來的壓力會讓我感覺很不舒服,多少心里還有些不情愿;但是當我每一天都堅持完成了之后,特別是體會到自己閱讀和總結水平有所提升的時候,之前所有的報怨和不爽都煙消云散了!感謝螞蟻私塾,感謝蔡叔,感謝各位導師!
在拆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1、對于原書各部分知識的總結缺乏經驗,有點抓不住重點的感覺。每一章作都可能會寫出很多個小的知識點,在提煉總結時不知道哪個該留、哪個該拆;拆了怕知識殘缺,不拆怕內容過多,達不到提煉應有的效果;最終導致分享內容篇幅過長。
2、拆好的內容進行重組時顯得太生硬,缺乏連貫性。對于拆出來的知識不能靈活地進行潤筆加工,強行拼湊在一起,顯得缺乏連貫性;讀起來也很別扭。
3、錄音方法不熟練,朗讀斷句缺乏技巧。需要在平時多朗讀,多練習發音和斷句,提升自己的朗讀水平。
“書到用時方恨少”,通過這次拆書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其實除了發現自己本身存在的不足之外,同時也發現了原書中作者也有寫作上的缺陷,比如某些知識的陳述過于啰嗦、某些論點太空泛,不接地氣等等。但是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去在作者的描述之基礎上完善或修整該部分內容;最終所反映出的還是我自身知識儲備上的不足。因此,通過這次拆書學習,最終收獲最大的地方就是發現了自身的不完美;有差距就得虛心學習,努力提升。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 應該感謝自己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