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表達的邏輯
第一章為什么要用金字塔結構
第二章金字塔的結構
第三章如何構建金字塔
第四章序言的具體寫法
第五章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
本篇解釋了為什么受眾最容易理解和記住金字塔結構,以及組成金字塔結構的子結構之間如何相互關聯;介紹了如何利用金字塔結構梳理需要寫入文章的思想,如何為這些思想確定清晰的相互關系;詳細分析了序言的邏輯,并澄清了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這兩個容易讓人混淆的概念。
對受眾來說,最容易理解的順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縱向的(vertically):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上思想的總結;
橫向的(horizontally):多個思想共同組成同一個邏輯推理過程,而被并列排在一起
人類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只有用某種方法將思想表達出來——說出來或者寫下來,我們才能夠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思想。
Chapter ·1
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
l大腦自動將信息歸納到金字塔結構的各組中,以便于理解和記憶。
l預先歸納到金字塔結構中的溝通內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記憶。
l你應有意の將溝通內容組織成金字塔結構,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
最有效的表達方法是:先提出總的概念,再列出具體項目,即要自上而下的表達思想
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
理清表達思想的順序,是寫出條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順序,就是先提出總結性思想再提出被總結的具體思想。
讀者會將讀到的思想進行歸類分組的總結概括,以便記住。
如果作者傳達給讀者的思想已經事先進行了歸類和概括,并且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呈現,讀者就能共容易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以上說明,條理清晰的文章應當具有金字塔結構,并且不斷“自上而下”地向讀者傳遞信息(雖然開始寫作時作者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
自下而上思考,總結概括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
1.縱向:文章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其下一層思想的概括。
2.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范疇
3.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邏輯順序組織
四種邏輯順序
l演繹順序: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l時間(步驟)順序:第一、第二、第三
l結構(空間)順序:波士頓、紐約、華盛頓
l程度(重要性)順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演繹推理、發現因果關系、化整為零和歸納總結是打腦可進行的僅有的四種分析活動,這四種順序也是大腦可用于組織思想的僅有的四種順序
Chapter 2
縱向關系
文字是一維的,思想是位于不同抽象層次的
橫向關系
在組織思想時,歸納和演繹是僅有的兩種可能的邏輯關系
序言的結構
為了保證你的文章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你必須使文章回答讀者頭腦中已有的問題,或者能回答讀者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短暫思考后可能會提出的問題。
這三種子結構(即縱向的疑問/回答式對話、橫向的的演繹或歸納推理、講故事的序言)能夠幫助你找到構建金字塔所需的思想。
Chapter 3
自上而下法
1.畫出主題方框
2.設想主要疑問
3.寫出該疑問的回答
4.說明“背景”
5.指出“沖突”
6.檢查“主要疑問”和“答案”
1.提出主題思想
2.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
3.寫序言:背景—沖突—疑問—回答
4.對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5.對受眾的新疑問,重復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自下而上法
1.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2.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3.得出結論
初學者注意事項
1.一定先搭結構,現場時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寫背景,將背景作為序言的起點
3.先多花時間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將歷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序言僅涉及讀者不會對其真實性提出之一的內容
6.在關鍵句層次上,更宜選擇歸納推理法而非演繹論證法
Chapter 4
文章的序言必須用講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說,序言必須先介紹讀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說明發生的“沖突”,并由此引發讀者的“疑問”,然后針對該“疑問”給出“答案”
序言講故事的結構
S—C—Q—A
WHY
為了讓讀者拋開復雜的思想,專注于你的話題。激發讀者興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懸念、與讀者本人相關
When引入背景
引入背景的實際,就是你能夠做出關于文章主題獨立、無爭議的表述的時候。
什么是沖突
沖突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并引發讀者提出疑問的因素
為什么要用這種順序
背景——沖突——疑問——解決方案
標準式:背景——沖突——答案
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沖突
突出憂慮式:沖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問——背景——沖突——答案
什么是“關鍵句要點”
關鍵句要點(或稱要點、核心觀點、一級結論、一級論點、重要結論),不僅要回答由文章思想引起的手中的新疑問,還要呈現文章的框架結構。因此,如果文章篇幅較長,就應該列出關鍵句要點。
關鍵句要點是否需要用引言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讀者而不是“告訴”讀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須包含講故事的3個要素,即“背景”、“沖突”和“答案”
3.序言的長度取決于讀者和主題的需要
序言的常見模式
1.發出指示式(針對“我們應該做什么”或“我們應該如何做”等問句)
2.請求支持式(針對“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等問題)
3.解釋作法式(針對“我們應該如何做”等問句)
4.比較選擇式(針對“我們應該做什么”等問句)
Chapter 5
讀者更關心“如何做”(how),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得到一個使用歸納法的標準金字塔結構
讀者不理解,而更關心“為什么”(why),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用演繹法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