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們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樣的經歷,當被朋友問到你看過的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影響?它的優點又在哪里?往往要想上半天,卻依然無法條理清晰的回答這些問題,最后只能尷尬的說:“你自己看吧,我覺得挺好,你看后會有收獲的”這樣含糊的回答,瞬間感覺我看書只是一個看過的假象而已,為什么看的書都幾乎是白看了呢?
? ? ? 我們一直以為讀書很簡單,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拿著書從頭看到尾就是看完了,殊不知,這樣的讀法,相當于沒有讀過。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里,頭腦沒有跟書進行互動,自己沒有吸收,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不只讀過,還能把讀過的書記在腦子里呢?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告訴了我們,堅持長期利用筆記進行規劃、梳理,學會選書、讀書以及將書中的內容融進自己思想并加以運用才能改善我們讀書記不住的問題。
? ? ? 同時,本書介紹的讀書方法并不是一味求快、求多,而是掌握有效率、有主見地選書和購書,認真消化書中內容,并靈活運用。
? ? ? 本書作者奧野宣之是日本職場暢銷書作家,他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因此對于信息收集和整理積累了獨特的方法,所出版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尤其備受商務人士推崇,累積銷售超過50萬冊。除此之外,奧野宣之還著有《如何寫游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煉法》《“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等。
? ? ? 作者把整個與讀書有關的過程分為五步: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然后通過一本筆記本來囊括所有與讀書有關的信息,這在本書被叫做“一元化”筆記本,就是把所有信息集中在一起,以便隨時記錄,隨時查看。
? ? ? 書中提到的筆記,其實就是在文具店里隨處可見的筆記本,利用這種普通筆記本,就可以實現這幾個不普通的目標:
? ? ? 1.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讀。
? ? ? 2.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于自己的東西。
? ? ? 3.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并隨時拿來參考。
? ? ? 全書也是圍繞這幾個目標,找到了對應的方法:
? ? ? 1.有目的性的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制作購書清單。
? ? ? 2.用心讀書,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將重要部分按等級提煉。
? ? ? 3.制作筆記,用筆記記錄讀書過程中產生的感動或思考,銘記體驗,留下與書交流過的證據,養成隨時記錄心得的習慣。
? ? ? 4.活用筆記,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使用、可持續、屬于自己的技巧。
? ? ? 一、如何選書、購書
? ? ? 奧野宣之認為,高效的讀書,一定要從選書開始。唯有帶上購書清單,有著明確的購買目標,才能購買到自己真正需要并且會認真讀完的書,高手都是按照自己的書單去選擇合適的書來讀的。我們在書寫清單的時候可以反復思考并確認自己是否真的要讀這本書,清單可隨時修改整理,在打磨的過程中不斷看清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 ? ? 購書清單,不僅僅是來自別人的推薦,而是來自我們自己平常細心收集。在生活中隨時豎起敏感的天線,收集各類有關信息。可以通過與人交流,閱讀報紙雜志,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獲取想看的書單,這是被動獲取。也可以主動燃起對某些知識,某些特定科技或領域的求知欲望,主動獲取相關書籍的信息,把它列入書單,這是主動獲取。
? ? ? 二、如何讀書、做筆記
? ? ? 人們常說:“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才會真正理解它”。那么一旦你把記讀書筆記作為目標去讀書,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 ? ? 其實,奧野宣之一直在教我們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來讀書,我們不是因為到了書店發現一本好書而購買它,而是因為我們主觀上想讀某本書,主動把它列入購書清單,然后到書店購買;閱讀的過程也是一樣,不是因為讀過之后有感想感悟而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寫好讀書筆記而開始認真的讀書,讀書行為要預先謀劃和精心布局。
? ? ? 奧野宣之將讀書分為三步,幫助我們提煉書中的知識。
? ? ? 1. 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 ? ? 2. 重讀。讀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幾頁重讀一邊,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 ? ? 3. 標記。再重讀一遍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后仍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 ? ? 法國文學家鹿島茂先生是一位知名的讀書愛好者,他曾在隨筆中闡述讀書筆記的作用:“圖書都是有重點的,沒必要從頭到尾詳讀。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點功夫讓自己對讀過的書有印象。即使只記下這本書的作者、書名、閱讀時的情景或者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
? ? ? 讀書筆記的本質是一種思想輸出,當你抱著“要寫讀書筆記”的想法去讀書的時候,就會有一種目標感。遇到不懂的就會反復去讀,多思考,因此你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到一本書中更精彩對你更有用的地方,那么讀書的效果自會不同,“把書讀完”不再是你的目的,“寫讀書筆記”才是你的目的,這樣不知不覺地就會提升你閱讀的質量。
? ? ? 那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筆記即精煉又深刻呢?
? ? ? 為了寫出精煉而深刻的讀書筆記,你應該在讀完一本書以后,認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頁哪一行,思考怎樣撰寫讀書筆記,然后嚴格地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提煉語言,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
? ? ? 奧野宣之在書中所推薦的是“蔥鮪火鍋式”筆記法,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收獲最大的部分,是我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如果運用得好,可以提高寫書評的效率和水準。
? ? ? 首先來解釋一下什么叫“蔥鮪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一種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另一部分是:自己對這段內容的感想-評論。作者將摘抄比作蔥段,將評論比作金槍魚,將兩者完美融合,將讀書過程中發現的實在難以割舍的,引發了自己很大觸動的內容摘抄下來,用圓圈標注,抄寫本身就是一個強化記憶的方式,而當你抄寫的已經是千挑萬選篩選出來的內容時,思考和感受會更加深刻。緊接著寫上自己的感想或評論,用五角星標注,也許你的評論不那么成熟、深刻,但這無所謂,自己當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好主意不會憑空出現,讀書時獲得的感想正是原創思考的源泉。
? ? 三、如何活用
? ? ? 如果說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思想,那么讀書筆記的作用就是讓自己更有深度。有位評論家說,“如果擁有五本可以隨時拿來重讀的書,那么你已經成為一位出色的讀書專家了。”
? ? ? 閱讀和記錄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能夠活用。書中提到了在主題閱讀中活用筆記來幫助自己或他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閱讀三本相同主題的書,用“蔥鮪火鍋式”筆記法列出各書中的主要觀點和自己的評論;寫下三本書中關于主題的思考,經過假說、驗證,最終得出結論,這一過程就如同跟專家一起討論問題一樣。
? ? ? 你要相信當人主動尋求成長時,他的能力會與日俱增,當你不斷重讀筆記,積極思考,將知識融入到我們的思想中,每讀完一本書時,都能有扎實的收獲。達到目標后,再去訓練更快的讀書速度,都為時不晚。當讀完這本書后,對比自己之前的讀書方式,我進行了一些改善,按照書中提到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去進行輸出,書的價值是需要通過行動和時間來證明,唯有不斷堅持,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因為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成功的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