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三粗是一個褒義詞,是指一個人的外型出眾。通俗來說是指耳,肩膀,手,臀部和腳。
第一個耳大,有福相。《廣襤集》云:"耳大四寸,高聳垂肩者,主大貴壽長。"故此,民間相傳耳大多富貴。
在古代的農耕時期勞動人民更加喜歡的是肩膀夠寬闊的男子。所以有諺語說;膀大力不缺
而手大如簸則是聚財的象征。所以有諺語說;手大能聚財。
還有就是臀部大的人因為坐姿穩重,才有諺語說;腚大江山穩。
一雙大腳是勞作人民必不可少的軀干向往,所以才有了;腳大走四方。
三粗是指脖子,手臂,和雙腿。
現代詞釋多有貶義的。但五大三粗在古代確實是一個褒義詞。
附搞笑版
五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飯量大,力氣大,嗓門大,拳頭大,腳板大。
胳臂粗,聲音粗,肉皮兒粗。
七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腦袋大,貢獻大,脾氣大,年紀大,牢騷大。
感情粗,心思粗,食物粗。
九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排場大,膽子大,面子大,房子大,大哥大。
言語粗,品位粗,鏈子粗。
二十一世紀"五大三粗"男人是;學問大,架子大,規矩大,門路大,精神頭大。
腰腹粗,脖子粗,喘氣粗。
大家可以加我的微信:nietianya,每天分享許多文學知識,詩詞。謝謝大家,祝大家仰之彌高,鉆之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