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混合式學習。
? ? ? ? ? 盒子魚的確是很好的英語學習工具,但在具體操作過程當中,比較占用課堂的時間,不能常態化使用,而且對于硬件的要求較高(網絡,同屏軟件)。里面的課程,有一定的難度,與課本完全匹配的資源不多,拓展的板塊對孩子的聽說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說沒有十全十美的工具,隨著隨著認識的加深,便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混合式學習。
? ? ? ? ? 無論是之前的新課程標準,還是現在提得火熱的英語的核心素養,都要求我們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要兼顧學生能力的綜合發展。基于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融合。
? ? ?
? ? ? ? 第一,傳統教學與數字化教學的融合。信息技術是為了課堂而服務的,并非所有的課堂當中都必須滲透數字化的元素,而是要根據課程的目標和設計來選擇更高效的教學方式。第二個,信息化工具的融合。除了盒子魚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英語輔助學習的app,都可以拿來為英語學習助力。第三,教學資源拓展的融合。教科書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全部,更多的只是一本參考資料,我們應該學會整合生活當中豐富多彩的資源,為教學服務。第四主題課程開發與信息化工具融合。借力網絡與工具,開發特色主題課程,在活動中在體驗中提升孩子們的學科素養。第五,創意作業設計。比如課本劇表演錄制,配音,歌曲比賽,小組合作活動成果的圖文分享等等。
? ? ? 因為英語無處不在,除了教科書,我們應該讓全世界都成為你的學習資源。有了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撐,英語與音樂、美術、表演、演講、故事、游戲和電影等都可以完美的契合在一起。
? ? ?
? ? ? ? 在這里給大家列舉的一節電影賞析課。說到電影課,很多老師可能都嘗試過,那么請問大家,一套影視欣賞課,我們可以做什么呢?很多時候,我們就讓學生看完就結束了,或者有更用心的一些老師會讓孩子們去配音,去表演里面精彩的一些片段,或者讓孩子去寫電影觀后感。但是這個老師的電影寫作課卻顛覆了我的認知,他把一部電影《忠犬八公》,截取成了十個約一分鐘的片段,用來初三的英語寫作課教學。通過邊看邊寫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這個故事,而且通過標題的不斷轉換,讓孩子們了解到不同的類別、題材、文本的撰寫要求,同時凸顯了影視欣賞與技能教學的結合。相信很多老師,都曾有過這樣類似的靈感,但是限于電影的時間過長,我們沒法做到這樣精確的插入。但是,掌握一些多媒體技術讓這些成為可能,比如繪聲繪影等視頻截取工具的使用。
? ? ? ? 另外的兩個課例一個是習題課,把微課,猿題庫,PPT課件等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融入到課前課中課后。另外一個是節日主題課程開發的圣誕課例。依托盒子魚和網絡資源收集,讓孩子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與預習任務。一、完成盒子魚當中所有圣誕課程的推送。二、學唱一首圣誕歌曲。三、制作圣誕手抄報。四、以組為單位設計圣誕老人秀(造型,出場方式,臺詞對白)。五、小組為單位的圣誕主題展示。(講述故事,講述起源,節日拓展等)。在前期精心準備醞釀和把關之后,用了兩節連堂課讓孩子們盡情展示,形式多樣,在聽說唱演畫中,所有的圣誕詞匯句型和文化都逐步滲透其中,孩子們樂此不疲,就像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圣誕主題派對。我也收獲了全新的課堂體驗,這就是設計和融合的魅力。
? ? ? ? 今天結合七個具體的課例跟大家分享梳理了我自己的英語信息化教學之路。不能說每一個課例都精彩,但是都體現了我自己在不同階段的認知和嘗試,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實踐有一定的啟發,里面提到的大部分課例設計都能在我們RE英語俱樂部的公眾號上找到。
? ? ? 說到公眾號,這又是2017年一個全新的信息化教學嘗試,我期望通過公眾號的平臺記錄下孩子們學習成長的每一個精彩瞬間,同時也倒逼自己去反思沉淀,不斷進步。停止抱怨,拒絕吐槽,我們都是為了改變而來,每一個老師都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前進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