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嗎?”
“在”
“早上吃的什么?”
“吃的什么,呵呵,我現在每天只吃兩頓飯,有時候一天一頓”
“你媽媽知道你在外面這樣,會心疼的”
02
我有個朋友,去年時候剛過完年出來找工作,沒想到這一找找了半年,于此在我們朋友圈里成為一個不可超越的傳奇。
其實剛開始我是和他一起找工作的,后來,我為了養活自己,隨便找了家公司進去,而他不甘過這樣“月光族”式的生活,便堅信自己一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來,他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去了南方的城市,在那里他不認識一個人,依然是找住的地方,然后滿座城的找工作,卻發現到最后,只不過是換了一座城,而境況還是如此不堪。
給我打電話的時候,他在火車站,從聽筒的那邊隱約傳來人雜喧鬧聲,他問我:怎么外邊的世界也是這樣呢?
我說:既然都一樣,就回來吧。至少這里還有你認識的朋友。
03
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你畢業之后的近況?
另外一個朋友回答,那就是連前女友看過我現在境況之后,心里也一定慶幸當初沒跟我在一塊。
我知道,他的潛臺詞是:我什么都沒有。
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存款,也沒了夢想。就像齊一的歌《這個年紀》里唱的:不知不覺一把柴米油鹽也成為壓力了。
可每當父母打電話問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是站在月光下說:媽,我錢夠花。
怎么算夠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朋友一樣,一天只吃一頓飯,一頓飯只吃一個饅頭么?如果這樣就是我們的“錢不用掙太多,夠花就行”,那不過是在自欺欺人了。
那不是生活,只是活著。可能有的人說,連這點苦都吃不了,還想談成功?!
是啊,你吃了那么的苦,可你又對得起你經歷的那些苦難嗎?
最后,吃苦成為了你的一種常態。
04
公司有個女同事,一次下班去一個較遠的地方,跟我正好順路就騎車載她,到了地方才知道她是托人從家里拿來了一床被子,而她因為等這床從家里帶來的被子,已經受凍了一周都沒去買,而上周還下了一場雪。
我想她一個姑娘,出門在外真的挺不容易的,對比一下那些打扮妖艷,提著名牌包包的同齡女青年,就連我都為她感到一陣心疼,更何況她的爸爸媽媽知道了呢。
小時候自己穿衣還算比較挑剔,長大了虛榮心沒那么強了,很少去買新衣服,上次過年回去,我爸竟說:記得去年回來你就穿的是這身衣服,你都沒有買新衣服嗎?
我笑著說:有衣服穿,干嗎還要去買。
其實,我仔細算了一下,買一件冬襖上百塊錢的話,那么生活費加上房租,就撐不到下次發工資了......
05
不知不覺我們也開始懂事了,知道錢不是伸來就有的,知道飯不是隨便就能浪費的,知道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原來不是一步兩步就能跨過去的。
那個一天只吃一頓飯的朋友,受凍了一周的女同事,還有那個一直在找工作的他,是你,是我,也是他。
我們都沒有在電話里把這些事告訴爸爸媽媽,因為我們都知道,媽媽知道我們在外面這樣,會心疼的,我們讓它們在我們的歲月里悄悄溜走.....
希望我們都能照顧好自己,記得吃飯,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