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兄原創,原文來自公眾號“林林總總cr”,新手寫文,請多關照。
元宵未至,不管情不情愿,好多人都已早早地回歸了工作崗位,這個春節你放假多久?又陪了家里人多久?
他們或是“春節三問”的主要提問人,或是嫌棄你在家里沒有個正樣兒,但他們是在你回家以后最開心,也是在你走后最失落的一群人。年逾花甲的他們早已看開,世間哪有不敗的花,身邊有家人的陪伴便已足夠。
這個春節你怎樣過
“春節就年三十跟家里人吃過一頓飯,在自家床上睡過兩個晚上,初八就要上班了。”一位朋友如是說。
“出去玩啊,好多人一年才回家一次,多久沒見了,錯過又要一年才見面。”
“不是朋友來家里坐就是我去朋友家坐,再就是各種聚會咯。”
朋友圈曬著美食與合照,明星般地趕場,這邊聚完餐那邊邀唱歌,這邊打完牌那邊吃夜宵。春節假期一下子就過去了,期間大多數小伙伴很忙,非常忙,有些人甚至被嗔怪“預約不上”。相信大多數年輕人的春節過得看似充實實則空虛,只因繁華過后那顆年輕的心無處安放。
常回家看看
90后年輕如我們,心浮氣躁地想要有所成就,一咬牙一跺腳,這個假期不回家!更甚者一年才回一趟家甚至幾年。但活成了什么鳥樣只有自己知道,誰的心里都會排斥回家后七大姑八大姨的嘴炮轟炸與被拿來做比較。相信當下有一部分的年輕人不想回家只是放不下面子。
也許你是個不戀家的人,但不能否認時時刻刻牽掛你在外情況的還是家里人,哪怕他們嘴上不說。那份思念,不是一通視頻電話能夠承載得了的。
都聽過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但對于有所經歷者,字字重逾千斤在心頭。最心痛是,愛得太遲。
這個元宵節回家吧
元宵節,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還帶著年味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象征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以此懷念離去的親人,也寄托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想起了剛回家那天,行李還沒來得及放下,奶奶就拉著我的手跟我說
“別走太遠了,我已經八十四歲了,不知道還能見你幾面。”
“奶奶,我跟公司請假了,這個元宵在家陪您。”
我只是你身邊的一個普通人,文筆不行,還請包涵。
若支持,可關注公眾號“林林總總cr”,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