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的我猶如驚弓之鳥、惶恐不安,真的是怕極了!
我發現我自己的影子很奇怪,因為它太瘦了,連我的三分之一都不及,我覺得它根本不是我的影子。
我控制不住自己這樣想,盡管我越想越怕,細思極恐。下班后打卡迅速跑回家,只是打開臺燈照著我,以便清晰的出現影子,還是那個瘦瘦的影子。
“你是誰?”我居然會向一個影子問問題,但是也只能這樣做了。
“我想跟著你!”有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影子居!然!說!話!了!
影子說:“其實我都跟了你幾天了,我真的不想跟著我之前的主人了,他又瘦,又丑,還滿臉痘痘,別的影子都嘲笑我,因為你風趣幽默有文采,關鍵是還那么帥,所以我就跟著你了,好幾天了”
“盡管你對我的評價是確鑿的事實,但是這也不是你跟著我的理由呀!你把我的影子怎么了?”我驚訝的問。
“你原來的影子盡管不是那么樂意和我交換,但是它也看出來我的痛楚,所以就讓我跟著你幾天,你天生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也只有你能夠和我們交流。要不是因為我,你怎么會再簡書上寫出這么多文章,那么的字字珠玉、針針見血、句句到肉呢?”
02
今天說的一本書是《偷影子的人》,原諒我依舊忘記了主角的姓名,法國人的思維總是那么的浪漫,可能是我以偏概全的想法,主角居然和我有同樣的能力,可以和影子對話,不僅是自己的影子還有別人的,可怖的是居然能偷走別人的影子,從而了解別人想說的話和做過的事,幸好主角和我一樣是一個善良的人,不是那么的輕易窺探他人的心思。
和《追風箏的人》一樣,《偷影子的人》里也大篇幅的寫到了“風箏”,以我超凡的作文和閱讀理解水平,我已經看穿了“風箏”是有象征性的,我仿佛聽到了語文老師叫了我的名字,讓我站起來回答文中“風箏”有幾層含義。
兩本書里的“風箏”都代表著主角所向往的東西,不管是親情、友情或是愛情,還有真誠、善良等等美的事物,在國內,就代表著走向全面小康生活,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樣的回答我覺得應該是滿分。
03
人為什么要看書,要看好書,是因為人總是喜歡迷茫,容易走進怪圈,一本好書在這個時候會把人拉上一把,甚至會抽上一巴掌:
“喂,看看你現在的生活,是你要的嗎!”
“該打個電話給父母了!”
“對愛你的人好一點!”
“跟你的朋友一起吃個飯吧!”
“活的開心點!”
……
人總會迷路,《偷影子的人》就像路邊的樹,還有天上的星,給你標記和方向。
還是以書中的句子結尾:
永遠不要把人拿來比較,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差異性。
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于是我們就只能夢想著,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地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最后善意提醒:
China,小學生不能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