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孝子孝女們的心蠢蠢欲動,從生活夜以繼日的雞零狗碎中抬起頭,想起了母親。
A女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媽,今天是母親節(jié)。您想吃點什么?我托人給您買。”
“我什么都不想吃。你自己日子也不好過,別亂花錢。不是還要張羅著買房子嗎?等以后你日子過好了,我干活也干不動了,你再來顧我。”
“媽,我當(dāng)房奴是幾十年的事,您也等不起呀。您該吃吃,該穿穿,這些錢我還是有的。等您像外婆那么大歲數(shù),牙齒全掉光了,吃東西也不香了不是嗎?要不,給您買幾件新衣裳吧。”
“我衣服多的是。每一件都是好的,好幾件都是新的。買啥新衣服呀!我就是愁,你哥這二婚呀,也不知道這女孩能不能跟他過,她娘說了,閨女雖然是二婚頭,聘金多少要給點,免得讓人看了笑話去。說到時候就當(dāng)是嫁妝又還回來,給你哥小兩口。我和你爸身體還受得住,就再撐一兩年,看能不能擠出兩三萬給他們吧……”
A女無話可說了。悄悄委托隔壁家關(guān)系好的大哥,經(jīng)過鎮(zhèn)上時給捎一些水果回去給媽媽。
她知道,母親心里巴不得她嫁的是個土豪老公,可以豪擲千金,解決哥哥各種缺錢的問題。她既沒有嫁入豪門,也不愿意背負(fù)莫須有的責(zé)任。但母親的意志是自由的,她要為兒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B男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媽,母親節(jié)快樂。”
“媽才不稀罕過節(jié)呢。我都快60歲的人了,到現(xiàn)在都沒抱上孫子,真是急死人了。左鄰右舍,比我年紀(jì)都小的人,全都有孫子了。”
B男沉默了。
B男已經(jīng)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老婆也算乖巧懂事了,在各種艱苦條件面前,同意再生一個孩子。可是,爸媽是那種沒有孫子就不可能晚年快樂的思想。老婆卻不肯再妥協(xié)讓步了,絕不肯通過科技手段確保生男丁。她說,那會讓她失去作為母親的尊嚴(yán)。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B男覺得自己萬一又生個女兒,簡直就像對父母犯罪了一般自責(zé)。可是站在老婆的立場,生孩子本身就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事情,怎么可能還強(qiáng)求她去做非法放棄女嬰的事情?傷身又傷情。
于情理于法理,妻子都沒有任何錯。
C女在臨睡前,從美國打了一個越洋電話。
“媽,母親節(jié)快樂!”
聽著女兒難掩睡意的話音,C的媽媽心疼極了。
“你那邊都快夜里12點了吧。你快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工作。”她沒有告訴女兒,昨天她下樓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傷了,今天連飯都沒法做了。隔壁王大娘家的閨女三天兩頭回娘家吃飯,一大家子可熱鬧了。王大娘說了,今兒個是母親節(jié),女兒不讓她下廚了。說帶她下館子去。
C的媽媽對大餐沒有欲望,她只是覺得,好久,好久,都沒有看見過自己的女兒了。
自從C出國留學(xué)后,她就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回國了。她有一片事業(yè)正在美國蓬勃。
D男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媽,母親節(jié)快樂!”
后面的話,他就不知道該怎么說了。今天,他帶著老婆孩子,以及老婆的媽媽去吃了必勝客。
原本,D是請媽媽來幫忙帶不到周歲的寶寶的。可是媽媽來了城里,就各種不適應(yīng),和媳婦相處并不愉快。就執(zhí)意回老家去了。
丈母娘心疼女兒,就承擔(dān)起了幫忙照顧外孫的重?fù)?dān)。
當(dāng)初他決定在M省買房安家,媽媽就在心里各種不悅意。原因是M省離他的家鄉(xiāng)太遠(yuǎn)了,離老婆的娘家倒是挺近。
媽媽覺得他像是倒插門似的。媽媽一輩子在農(nóng)村,不知道兒子只是因為M省省會城市很適合發(fā)展,房價也比本省合理太多,所以才選擇這里。
媽媽不習(xí)慣城里,不能幫忙帶孩子,一切家長里短,還是要麻煩丈母娘多照應(yīng)。
媽媽的心里,是不是更加覺得他像嫁出去的兒子了呢?
2.
前幾天,我看了杭州養(yǎng)老中心老人境況的報道。
有一對老夫妻,80多歲了,說生活在養(yǎng)老中心,一切都挺好的,就是伙食吃不慣,非常懷念當(dāng)初住自己家里時,不時給自己整一頓紅燒肉吃。
他們唯一的女兒在美國要買房子,不夠錢。于是老兩口把唯一的房產(chǎn)賣了,替女兒籌錢。自己租房子過了許多年。直到中介認(rèn)為他們年紀(jì)太大了,再也不肯把房子租給他們。無奈之下,他們只好住到了養(yǎng)老中心。
還有一對夫妻,也快80歲了,之前在自己的房子里住得好好的。可是兒子跟他們說,老人自己住著要自己煮飯什么的太不方便了,不如住到養(yǎng)老中心,多省事啊。
他們被兒子的一片孝心感動,就搬去了養(yǎng)老中心住。
后來,兒子騙他們將房子過戶給他。然后就再也不管他們了。
幾乎也不來看看他們。
……
新聞看得我五味雜陳。
3.
人生是一場輪回。
老爺爺老奶奶的現(xiàn)在,就是中年人指日可待的未來。
想一想,等自己老了,希望被子女如何對待。就以這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吧。
可是,有些時候,父母想要的,我們給不了,而我們能給的,卻又不是他們想要的。
比如,A、B、C、D的媽媽。如前所述。
該如何溝通,才能讓彼此的幸福抵達(dá)?
對太多的人而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也只能打個電話來表達(dá)。就連媽媽早生的華發(fā),也不能透過淚花看到一眼。
看見有些年輕的媽媽,每天晚上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連周末也不放過。真不知道究竟是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才呢?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后有朝一日送到美國或者澳洲,拿綠卡在國外定居,從此幾年一見嗎?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今天,能夠和媽媽面對面一起吃飯的人,想來是最幸福的。
寫于2017年5月14日,母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