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亞模式與自我成長(3)

薩提亞模式和自我成長 第1部分

薩提亞模式和自我成長 第2部分

愛自己

在你的世界里有這樣一個關系很親密的人,TA從來都不曾跟你分開,每天都跟你在一起,跟你在一起上班、一起看書、一起學習、一起高興、一起難過、一起承擔所有,也一起看這些文字。TA對你從來都很忠誠,聽你的話,受你的氣,即使你曾經很看不起TA,曾經罵過TA,甚至曾經想過放棄TA,當然你也曾表揚過TA,贊美過TA,鼓勵過TA,欣賞過TA。你對TA有過各種態(tài)度,但無論怎樣,TA都對你一直不離不棄,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愛自己的重要性勿用多說,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沒有辦法去愛別人的,因為TA不愛自己,TA自我價值的瓶子就是空的,TA就會用各種心理游戲向別人索取。愛自己也是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讓自己來滿足自己的心里營養(yǎng),自己照顧自己。很多人曾經把愛自己和自私、自戀關聯(lián)起來,實際上這是好幾回事。蘋果是好東西,能夠美容,營養(yǎng)價值高,減肥效果也好,如果你愛自己,當你知道蘋果有這些好處,你就會買蘋果給自己吃,為了給自己補充營養(yǎng),為了美容,為了健康減肥,為了養(yǎng)生,總之你會善待自己,愛護疼惜自己。自私顯然并不相同,自私是當你有一個蘋果的時候,卻舍不得分半個給別人吃,甚至把蘋果藏起來,即使放壞了也不愿意跟別人分享,因為這是我的東西我的東西就是爛了你也休想嘗到。愛自己就是照顧好自己的需求,自私則是需求本身建立損害或影響他人利益的基礎上的。自私的人只對自己感興趣,一切都要為我所用,他們體會不到給的愉快,而只是想得,周圍的一切,凡是能從中取利的他們才感興趣,自私的人眼里只有自己,總是按照對自己是否有利的標準來判斷一切人和一切事物,他們原則上沒有愛的能力,對他們來說對自己的關心和對別人的關心只能兩者擇一,而他們選擇了前者。佛洛伊德認為,自私者就是自戀者,因為他們把對別人的愛用到了自己的身上,實際上自私的人不僅沒有愛別人的能力,他們同樣沒有能力愛自己。自私并是并不是一個人更愛自己,而往往是因為不知道怎么愛自己,所以才會不停的索取,希望從別人那里得到多一些的愛。因為缺乏對自己的愛和關心,所以這個人的內心缺少生命力,便由此產生了極大的空虛和失忘,在必要時候,這個不幸和膽怯的人會通過其他的滿足來彌補他所失去的幸福,看上去他似乎非常關心自己,實際上他只是試圖通過對自己的關心,去掩蓋和補充自己缺乏愛的能力。所以自愛是想自己愛自己,自己滿足自己,而自私則想向別人要愛,企圖從別人那得到。愛自己和愛他人是可以同時存在,因此愛自己和自私絕不是一回事,實質上二者是互為矛盾的。自私的人不是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真正愛自己不僅對自己有好處,對別人也是。我們越愛自己,越能能夠接受和包容自己,就越能接受和包容接受他人,越能愛他人。當然愛自己不是自戀,愛自己是心疼自己,自戀是過于看重自己。自戀是自我放縱的結果,是包庇和維護自己的缺點,原諒自己的一切,太在乎自己就容易,忽略別人的感受。愛自己就能正視自己,只是想讓自己更好一些。

愛自己什么

很多人說愛自己就是對自己好,但是對自己的什么好卻不大明白,愛自己自己并不是吃好、睡好、不亂生氣,我們前邊談了很多愛自己的方法,如怎樣照顧好自己的心靈,這是從縱向的緯度出發(fā)的,我們也有一個橫向的維度來看怎么愛自己。

薩提亞認為資源普遍存在所有人的身上,盡管每個人各具特色,但是他們持有的基本資源卻是相同的。我們的資源主要來自于八個方面,當我們照顧好自己的這八個方面的時候,我們就照顧好了自己。薩提亞用自我環(huán)來表述她對自我的概念,她以有八個同心圓的自我環(huán)的形式,畫出自我曼陀羅所包含的身心相互作用的八個層面:身體的、智力的、情緒的、感覺的、互動的、營養(yǎng)的、情境的和靈性的,八個同心圓的中心就是自我。自我代表每一個人類個體,一個神圣而有尊嚴的自我;八個同心圓則分別代表了人類普遍存在的資源。盡管八個層面都是獨立存在的,但這些要素的相互關系構成了完整的自己。自我環(huán)是薩提亞里面很有特色的一個工具,它能幫助我們覺察到自己的資源,也能發(fā)現(xiàn)自我的缺失并提供解決辦法,這就是人類自我的八個部分。圍繞著自我的核心就像一朵曼陀羅的綻放一樣,因此“自我環(huán)”又被稱為自我曼陀羅。

在人的生活中這八個方面是并存的,如果有的地方照顧得過多或過少,整個系統(tǒng)就會失衡,你所照顧的方面也會有很大的折扣。例如當你拼命學習提升智力的時候,如果你的精力不足以照顧到其他,那么健康的短缺,情緒的起伏,人際關系互動的不良,都會反過來影響你的智力,如果你照顧不好情緒,你將自己的環(huán)境弄得特別臟、亂、差,那么你的情緒就會首先受到影響。人在整潔的環(huán)境和臟亂的環(huán)境的確心情很不一樣,對于環(huán)境湊合的心態(tài)也會拓展到其他方面,對于身體、智力、人際互動等也會產生湊合的心理,因此健康、平衡的生活必然是照顧到這八個方面,而且都不必投入過多或過少的經歷。這八大因素就是:營養(yǎng)、智力、情節(jié)、身體、感覺、靈性、互動、情景。

身體緯度(軀體)

身體緯度(軀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中國人的智慧,也是世界所有人適用的智慧,無論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都有一個自我能夠生存的地方——身體。

你所從事的任何事情都建立在一定的身體狀況之上,但是你有沒有認真關注過自己的身體呢?除了太高或者太矮、太胖或者太瘦外,你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得到照顧了嗎?它的某個部分會不會痛或者不適,它會不會被你長期忽視而有所病變?作為它的主人你關注過它的感受嗎?你接納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嗎?還是有些是你不能正視甚至不愿觸摸的?每當你熬夜的時候、勞累的時候,長期忽視它的時候,它就會用一些小不舒服來發(fā)出信號來提醒你,想讓你多關注他一些。

愛自己就是要愛自己的身體,試著對自己的身體說:謝謝,我愛你。謝謝身體這么多年來給你提供工作的基礎,謝謝它這么多年來支持你、維護你,毫無怨言,試著看一看它多一些關注,多給它一些愛。在累了的時候,注意休息;餓了的時候,注意吃飯;緊張了的時候,注意運動。

智力緯度(左腦 思維 事實)

智力緯度(左腦 思維 事實)。你用什么來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然后處理,通過這些信息來認識世界。我們認識、思考、總結、制定規(guī)則,變得博學,我們能清晰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有了什么信息,又賦予它什么意義,這些都是通過我們的思考和智力來完成的,是我們的左腦工作的過程。

智力首先保障了我們和世界的互動正常認識自己,但是我們怎么對待自己的智力呢?你有沒有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不愿意回到大腦下?你有沒有創(chuàng)造心和腦的分離,選擇了心而否定了腦?愛自己就是要照顧好自己的智力。雖然在中國很多人都把智力照顧得很好,但還是有些人照顧的不好,尤其是強調感受而忽視理性的人,你可以試著多讀書讓自己博學,你可以玩著玩一些智力游戲或者跟著偵探故事一起思考,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你可以思考很多問題,讓自己變得睿智起來。

情緒緯度(右腦 情感 感受 直覺)

情緒緯度(右腦 情感 感受 直覺)。正是因為有了情感,人變得豐富多彩,才有了與眾不同的活力,避免成為一個只會處理信息的機器。

每天面對各種人事我們都會產生感受,繼而產生情緒,然后表現(xiàn)出真實的自己。但是你能善待你的情緒嗎?能識別和覺察自己出現(xiàn)哪些感受嗎?你允許自己有情緒嗎?允許自己表達情緒嗎?你知道你對它不好的時候它會怎么傷害你嗎?為了得到愛,為了紳士般的表現(xiàn),你有沒有壓抑過自己或扭曲過感知?愛自己就是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開心或者憤怒,你都要知道情緒來了,然后對它說謝謝它的來訪,它將告訴你一些其他事情,愛你的情緒它讓你有了活力,而不是個木頭人,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或者宣泄,而不是一味的忽視和壓抑。

感覺緯度(各種感官)

感覺緯度(各種感官)。各種感官,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痛覺、運動覺。

感覺是人體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實各別屬性的反應。如光線引起視覺聲、波引起聽覺,是刺激在感官內引起的神經沖動。我們對世界的直接經驗來自于感官,因此維持感官的純潔性和正確性非常重要,我們的皮膚上有幾百萬個小孔,每一個小孔都能接收和發(fā)送信息,但我們常常卻忽視或扭曲了感官。我們有很多的不能摸、不能聽、不能看,而扭曲了感官感受到的信息。你承認自己感官的感覺嗎?它們自由嗎?愛自己就是要愛自己的感官,可以自由感覺、自由聽、自由看、自由摸,并且都是真實的,我們通過感官接觸真實的信息,來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

互動維度(自己與他人與自己的交流)

互動緯度,自己與他人的交流、自我與自我的交流。

人是社會性群居動物,只要活著就離不開與人的交流和互動。你是怎樣和人打交道的呢?是強勢控制?還是不敢展示自己的力量?我們和他人的關系和自己的關系,這些關系都在影響著我們價值觀感的高低,影響著我滿足愛的方式。互動層次是我們與自己和他人連接的能力,互動至少發(fā)生在三個層面:身體、口語與非口語。在這個架構中,口語是所有表達出來的聲音;非口語,則是我們在日常溝通中所用的所有身體動作、姿態(tài)與空間;而身體層次則是身體器官的部分,也就是身體的功能。如果我們不能在這三個層次上與別人有效一致的互動,我們的溝通就會出現(xiàn)問題,價值感就會受到影響。愛自己就是要愛自己的互動,采用健康、一致的方式與自己與他人互動。在感受在說話的時候、身體在說話的時候、別人在說話的時候,我們都要認真聽,聽各個層次,然后用一致的方式互動。與他人與自己產生連接,感受到來自彼此的、和諧的、通透的能量。

營養(yǎng)維度(吸收的固體和液體)

我們的身體在吸收固體和液體的營養(yǎng),以轉化成能量開始用。你有正常飲食嗎?有均衡營養(yǎng)嗎?你關注到自己身體需要哪些營養(yǎng)嗎?還是你習慣了垃圾食品、隨意應付,甚至經常不吃某頓飯,然后導致了自己長期營養(yǎng)不良、面黃肌瘦、萎靡不振、缺乏活力,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轉化成能量活力,我們整個人就會是枯萎的。愛自己,就要給自己需要的營養(yǎng)、搭配飲食、并按時吃飯,供給身體需要的、足夠的營養(yǎng)。

環(huán)境緯度

環(huán)境緯度,顏色、光線、聲音、空氣、溫度、物體、運動、空間和時間。環(huán)境影響人已經不用多說了,我們都喜歡適宜的環(huán)境,合適的溫度,有足夠的的空間和時間去活動,這些適宜的環(huán)境都會讓我們感到十分舒服。可是我們卻又常常在委屈自己,將自己長期關在狹小陰暗的房間里,有時候是置身于吵鬧的馬達聲和其他噪音里,有時候是pm超過2.5的油懸浮顆粒的空氣中,這些環(huán)境都在摧殘著我們的健康,扭曲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性情變差、易煩躁、絕望、麻木。愛自己就要給自己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讓我們滋養(yǎng)在適應生活的環(huán)境里,調節(jié)溫度、光線、顏色、時間安排等可以自己控制的;到郊區(qū)感受自然換個空間呼吸等不好控制的,好的環(huán)境都會讓我們更加愛好自己。

靈性層次(個體與生命意義的關聯(lián))

靈性層次,個體與其生命意義的關系,靈性、生存、生命力。靈性是我們的生命力量,這是很重要,卻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力量,它讓我們可以與其他人、與整個宇宙能量連接起來,有宗教信仰的人能感受到這種力量。我們在一致性的第三個層次里也提到了這個部分,靈性是身心一一的總和,是我們最大意義的歸屬感和存在感。讓我們感覺真實的活在大地上,無所畏懼,和宇宙頻率,無畏生不懼死,因為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永恒。靈性層次照顧得越好,我們就越容易開發(fā)思維,站越高看的越開。愛自己就要愛靈性的部分,去修行、凈身或者做瑜伽,去陶冶情操,去感受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去尋找生命的本源,去感受一種覺悟的狀態(tài),不要再執(zhí)著于事情,不再從外在尋求認同,直指生命的核心。

薩提亞自我環(huán)自我評量表

薩提亞自我環(huán)自我評量表,姓名,日期,以自我作為一個系統(tǒng),我們都是獨特的,就如同雪花一般,沒有兩個人是全然相同的。現(xiàn)在反思在你的生活里,你是怎樣照顧這八個層次的?你照顧到了多少?就自我照顧及滿意度,你該如何評量你的自我環(huán)?如果采用五分評分制,即1~5分為?極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極滿意。請寫下你給自己的分數(shù),并填寫下自己這個層次最適合自己的相關的意見。層次、評分、意見,靈性的、情緒的、感覺的、互動的、環(huán)境的、營養(yǎng)的、軀體的智力的。評分是12345分,觀察、結論、決定、行動計劃。

被壓抑的內在資源

是什么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到自己的資源?

其實我們內在都有很多資源,每個部分都有它獨特的地方,只是我們習慣了壓抑、隱藏、拒絕或否認自己。對于這些資源我們有很多評判、有很多不接納,比如討厭自己的膽小,然后就想改掉,因為我們可能有個規(guī)條就是:男子漢應該膽大,于是膽小就成為了負面的部分。用規(guī)條來否定資源的最終目的也是求生存,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價值,塑造出一個我們認為的好的自己,膽大的就是好的,為了成為好,我們要壓抑和改變自己的某些特質。只是我們要壓抑某個部分,我們就排斥掉了自己的另一個部分,我們就需要消耗能量去管理,并且無法自如的運用我們的能量。我們可以將其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其實膽小不過是我們謹慎的優(yōu)秀資源,如果沒有膽小,我們就無法有效的保護自己的安全,進而會對結果十分后悔。再例如憤怒包含了自我肯定的基礎,如果我們認為憤怒不好、否認憤怒,我們就無法認知并實踐我們的自我肯定。如果我們盯著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內在的這些部分是負面的時候,我們就會不理會它、忽略它、否認它的存在,并為它感到羞恥。但是如果希望正面的運用我們所有的能量,把我們的能量都調動起來,把自己的資源都用起來,能力都發(fā)揮出來,我們就需要接受所有的部分,把所有的部分轉化成正面的資源,把所有的部分整合起來,使它們成為和諧的一個整體,也就是薩提亞所說的成為一個更圓潤的人。

語言是窗戶

聽了你的話我仿佛受了審判

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辨

在離開前我想問: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在自我辯護前

在帶著痛苦和恐懼質問前

在我用語言構筑心靈之墻前

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

語言是窗戶或者是墻

他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

在我說與聽的時候,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話要說

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聲

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

如果你以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

請透過我的言語傾聽我們固有的情感。

一致性溝通

一致性溝通首先是真誠的。

此刻,知道我的感受和體驗是什么,知道我的需要是什么,我真誠的表達了我自己,哪怕談的是矛盾焦點,也不會引起憤怒情緒,因為面對一顆真誠的心,我們也會拿出真誠的態(tài)度來就事論事的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情緒發(fā)泄中不能自拔。

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在研究影響人際關系的人格特質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關系中最受對方喜歡的三個品質是:真誠、誠實、理解,最受對方討厭的則是:說謊、假裝、不老實。這些或多或少都與真誠有關,記住,在溝通中真誠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一致性溝通也是通透的,是能量流動的,它在溝通的時候解決問題,但不否認彼此,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讓自己感到舒適,讓彼此的連接一直都存在。我們透過一致性的溝通讓連接更深、讓關系更親近。因此一致性溝通是保護關系且促進關系的,這就像你在一潭死水里注入了新的水源,這一灘死氣的水流動起來,散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一致性溝通建立在一致性的基礎上,一致性我們說過就是成為真實的自己。我們不控制環(huán)境、不控制他人,在表里一致的行為過程中,我們可以不帶任何評判的接納并擁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以一種積極開放的態(tài)度來處理它們。

溝通的三個要素(自我 他人 情境)

任何溝通都包括三個部分:自我、他人和情境。溝通過程,即這三個要素互動的過程,溝通要素也是這三個要素互動的結果。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關系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三個關系中:與環(huán)境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我們生活的全部都在處理這三個關系,對于這三個關系的處理也就成為了溝通。

自我。自我是指提供信息的人,也就是互動中的我。自我是一個系統(tǒng),當溝通開始,自我的客體就會把在當前的所有的感受、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當時的身心健康及內在狀態(tài),對自己的想法及評估,對說話對象的感受和意見,對環(huán)境的感受等所有發(fā)生在自我系統(tǒng)里的元素都帶入于溝通中。

他人。他人是指溝通中的接受者。在互動中另外一個個體就是他人,如果溝通對象是多個人,那么這溝通中的多個人也被稱之為他人,他人在互動過程中也會帶入他們自我的元素影響溝通。他人又分為,實際的他人的特征和我們認為的他人的特征,這兩種可能重合一致,即我們認為的即他人表現(xiàn)出來的 ,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對他人的偏見。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光環(huán)效應、刻板印象等心理效應就是一些我們認為的他人的特征與實際他人特征不符的證明。

在一致性溝通中,照顧到他人的元素同樣也是需要四個層面:即通過體會他人此刻的觀察、感受、觀點和期待,然后與他們連接用心聆聽,然后決定是否可以來做一些事情來滿足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使用卡爾羅杰斯的幾個方法,會更有助于我們照顧到他人,即:傾聽,不帶有任何評判、比較、抱怨,只是認真傾聽;尊重,尊重他人的觀點、態(tài)度、方式與我們不同;積極關注,看到他們做的好的一面并表達出來;真誠,用我們的真心來回應。

情境。情境是指溝通發(fā)生時的背景,包括溝通的目的:我們?yōu)槭裁匆獪贤ǎ繙贤ㄒ_到什么樣的效果?雙方溝通的角色與關系,雙方在溝通中的角色是什么?老板和員工之間的互動?是和戀人之間的互動?還是親子的互動?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角色和關系里會有不同的溝通方式。溝通的氛圍,即溝通雙方在當時的安全感、敞開度等。在感覺安全和信任的氛圍中,我們的溝通將會更加深入和開放。雙方是在專心溝通,還是在邊忙別的邊溝通,是特別投入還是心不在焉。溝通時的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我們在哪里說話,在你家還是我家,在商業(yè)場合、公共場合、還是私密空間,不同的情境會對溝通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它會影響著雙方決定什么是適合向對方表達。哪種方式適用的、最好的、是可以達到效果的。在一致性溝通中,我們需要覺察說話當時的情景,決定哪些話該說哪些不該說、該怎么說,如果沒有考慮好情境,對方則難以用心完成溝通。有些人吵架不分場合讓對方沒有面子,就不考慮情景。

冰山理論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是行為的世界。每天面對著自己和別人形形色色的行為,應對著,也苦惱著、疲憊著,但我們是否能接下來不再向外去尋求答案,而是問問自己的內心,在它和我的世界里發(fā)生了什么,人們的內在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人們做的事、說的話、經歷的故事都只是一種行為表現(xiàn),造成這些行為的是那背后的心理過程。如果你愿意去看,你將嘆為觀止,因為在人的內心發(fā)生了不為人知的加工和處理,才有了那樣的行為。薩提亞認為,在人們經歷事情的時候,在六個層次上同時有著體驗:行為、應對、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而行為是那可被觀察的一部分,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xiàn)和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下的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被壓抑并被我們忽略的內在。解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內在的自我,這個過程被稱為“冰山隱喻”或“冰山理論”。

伊索寓言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北風和太陽爭辯誰最有權力不分伯仲,恰逢一旅人,于是他們約定,誰先脫下旅人的衣服誰就是勝利者。北風驕傲的宣示它的力量用力猛吹,但是風越大,那旅人將他的大衣裹得越緊,最后北風不得不放棄了。北風請?zhí)柍鰜砜纯此谋臼拢柡芸斓陌l(fā)出它所有的熱力,不久那旅人感受到太陽的溫暖,并將衣服一件件脫下,最后熱的受不了就脫光了衣服,在路旁的河堤洗澡。北風使出渾身解數(shù)都沒有做到的事,太陽輕而易舉就做到了。如果不知道一個人的冰山過程,我們就只會在行為層次上拼命達到自己的目的,結果卻常常事半功倍或無疾而終,但是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人的冰山過程,我們將會成為太陽。在人際互動中,冰山理論可以幫我們做的有很多。冰山理論可以探索心理過程,保持覺知,放下評判并尊重,與內在連接,改變、轉化、治療,自我成長。冰山上是行為,冰山下是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

行為是可見的,是我們無數(shù)次嘗試去改變的部分,如想要控制住不發(fā)火,想要控制住自己不拖延等。行為是冰山最上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們通過感官可以直接體驗到的內容,我們看到了什么,聽到的、觸摸到的內容,我們做了什么。有些行為是被我們接納的,我們就會處理好這些行為;有些則不被我們接納的,我們就會嘗試采用排斥、否定、扭曲、逃離等方式來應對這些行為。

應對,就是對事物的反應態(tài)度。我們對外在處境選擇如何回應或反應,這是我們的應對,應對是冰山的水平線,是行為的起點。在人際互動中,如果我們接納自己和對方的行為,就會照顧到自我、他人和情境這三個因素,進行一致性的回應,如果我們無法接納所發(fā)生的行為,就形成了壓力狀態(tài),以保護自我的價值感為主,使出慣用的方式進行事件應對,也就是用不一致的溝通來防衛(wèi)和保護自己,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

感受。對于與別人的分歧,我們與別人的吵架使用在指責中的應對,這時候的感受可能就是生氣、憤怒、夾雜著無助。這時候推動我們繼續(xù)去吵架的最大動力,就是這個我們體驗到的生氣的感受。感受是我們在經歷事件的情感體驗,每刻都存在,比如生氣、害怕、輕視、疼惜、委屈和妒忌等,并且每刻都有不同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存在于我們的身體內。情緒具有生存意義,憤怒是個求生存的情緒,恐懼、傷心都是,他們告訴我們以下信息:我們該怎么做才能活下去?我需要逃跑、需要打回去、需要藏起來。感受既有負面的又有正面的,負面的主要就是生氣、恐懼、難過和受傷等,正面的主要則是喜悅、感激、快樂等,我們都有能力擁有這些感受。

觀點。感受是會說話的,在我們的心里有無數(shù)的對白。當你生氣的時候,你都想到了什么?都是他的錯,他不該這么對我,世界應該公平,可是他沒有等等,這些都是讓我們感覺生氣去跟別人吵架的因素。觀點就是我們對自己講述一些故事,跟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制造一些意義,編造一些故事,并且我們還相信了它,我們就把一直相信了的這部分成為信念。觀點住在我們的大腦里,是存在于我們大腦里的認知,是我們對事物的態(tài)度,包括我們的想法、思想、信念、規(guī)條、價值感、人生觀、解釋等,這是我們基于現(xiàn)在和過去經驗的結合產生的念頭,是我們思考的內容,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規(guī)則,而不只是此刻所見所聞的事實。例如,我相信我是個無用的人;我相信地球是平的而不是圓的;我覺認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我覺得你這樣很沒有禮貌等。觀點有即時性的,對當下某個事件有某個想法和態(tài)度,如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怎樣;我覺得你應該怎樣;我覺得這是因為某原因等。這個比較容易改變,也有持續(xù)性的,即對某一類事物具有固定性的傾向,如人應該誠實、守時;南方人都很小氣等,這些則根深蒂固的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很難改變。觀點是我們從過去學習而來的經驗,經驗有時候給我們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但是執(zhí)著于經驗的時候就會成為一種阻礙,也化成我們恪守的的死板的觀念和規(guī)條。

當你和別人吵架的時候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樣子呢?你希望別人怎么做呢?你可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是有力量的,希望別人可以認錯、可以聽你的,當別人沒有按照你期待的發(fā)生,你就生氣了。期待,就是想要什么、想要怎么做、希望怎么發(fā)生。它來自于我們過去沒有滿足、現(xiàn)在依然想得到。例如,我希望他去洗碗;我期待自己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好;我期待他來愛我;我期待他主動,期待讓生命有了期盼,生命中若沒有期待是枯燥的。期待是指向未來的,在未來想要得到,即使成為的未滿足的期待,也希望在未來滿足。

渴望。你期待這樣做其實你是想要什么呢?你面紅耳赤的去吵架,其實你不過是想要被認可,想要得到一點關注,這就是渴望。如果說期待是想要,那么渴望就是需要。渴望是人類共通的需要,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馬斯洛曾發(fā)展出需要層次理論,闡述了人類普遍的需要:吃、喝、睡、性等基本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歸屬感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這些需要來自于情境又脫離情境,我們在不同的情境里,玩著不同的心理游戲,最終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這些需要。我們滿足渴望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認可自己,自己愛自己,那種非常有心理營養(yǎng),心里非常強大的人就是如此,可以自己滿足自己;一種則是依賴于從外在汲取,從小就習慣了從父母那里索取,長大后又從戀人朋友那里索取。渴望是當下的,每刻都存在,都需要被滿足,當當下的渴望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就會用觀點衍生出具體的期待,希望下一秒得到滿足。

自我。人類所有的行為不過是想證明自己:你是否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有價值的?如果你不能相信你會調動自己的整個冰山,希望從別人那獲得證明,自我就是人的本質,就是人的核心,是生命力,是自我價值的瓶子,是冰山的核心,它是人的“我是”,是生命的源頭。它決定了我是誰,決定了我們和世界的關系,但我們常常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了解它的真正本質,我們的目標是與它連接,生命力連接,發(fā)現(xiàn)我們本然的面貌,找到源源不斷可以滿足自己渴望的源泉。當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是自我價值的瓶子是滿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和諧一致,處事不驚,堅定不移,喜悅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如果我們與原來的自己產生了偏離,就會懷疑自己,感覺不到存在,就會被情境拉走,開始生存,開始向外尋求裝滿自我價值的瓶子的方法了。

[本次整理結束]

最后用我最喜歡的薩提亞的這首詩結束,也是開篇的那首《我與你的目標》

我想愛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賞你,而無需評判你;

和你一起參與,而不會傷害你;

邀請你,而不必強求你;

離開你,亦無需言歉疚;

批評你,但并非責備你;

并且?guī)椭悖鴽]有半點看低你;

那樣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而且能彼此潤澤。

——維吉尼亞 薩提亞《我和你的目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