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1942》劉震云
是小說?還是紀實文學?不知道。但是,讓人觸目驚心,悲憫,憤怒,以及看透真相后的幻滅。
前半部分很短,后邊屬于電影劇本。真佩服編劇,也佩服導演和演員,生生把這些蒼白的骨架,演繹成豐滿鮮活的人物劇情。
也越來越對這個社會失去了信任,草民,賤民,平民,百姓,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注定了會被隨意犧牲。從利益關系考慮,永遠被排在優先級的最末尾。畢竟,有多少大事比我們的小命重要!再者,有的是人,死個幾十上百萬,那算啥?突然想起來那三十萬!
天災?人禍?不言自明!
活著,真特么已經是奇跡!準備再看看余華的《活著》。反襯一下我們的幸福生活,盛世中華!
或許只有蔣委員長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吧!
就像書里寫的:在即將被餓死的時候,站出來救我們的,確是被我們罵的最慘的美國人!
向西,是死!走關東,無異于當漢奸,在死和當漢奸之間選擇,嗯,嗯,我選擇死!是么?一家五口,都餓的奄奄一息,一口糧食,就可以逃出生天,那是高尚?還是殘忍?是為國?還是為家?更何況,你那拼命維護的大家長,早已把你拋棄!這真特么諷刺!
有個同學,他爺爺曾經是漢奸,去過他家很多次,老人很慈祥,很有愛。但總以漢奸該死的心理建設去看他,這人很壞!是么?
回頭想:誰特么天生想當漢奸?誰把他們逼到了必須要選擇的份上!就像《茶館》里說的:我也愛我的國啊!
但是……哎!一聲嘆息!
過去,現在,將來,會有什么不同么?
我相信: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就像物理學的定律,只是換了一個初始條件,僅此而已!定律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