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說實話,在看到著名制片人方勵老師為《百鳥朝鳳》排片少而下跪的新聞報道前,還真不知道有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贏得堂堂男兒這“驚天一跪”呢?誰都知道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這一跪,在當今這個極其注重利潤的商業化時代是振聾發聵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于是我懷著好奇心去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后深受感動,其中有幾個環節我甚至掉了眼淚,被焦三爺用生命捍衛傳統手藝的精神所感動,被游天鳴不在意別人冷嘲熱諷而敢于堅持夢想的精神毅力所折服,對中國傳統手藝的沒落消亡所感傷。
? ? ?的確,我們現在很多傳統的手工藝瀕臨失傳,如西北地區的搟氈、四川德陽的潮扇、手工造紙術,以及影片中的嗩吶等等。我們想想,中國的傳統手工藝為什么會難以為繼呢?
? ? ?改革開放后,整個社會日趨商業化,正所謂大勢所趨,未免會和傳統的東西發生沖突。今天,單單靠這些傳統手工藝,人們是無法生存的,為了生存,很多人選擇了做生意、按部就班的上班等謀生手段,比如劇中游家班的二師兄寧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做自己的老本行,天鳴到城里召集游家班底時,發現吹嗩吶的手藝人竟淪落為了街邊的乞丐,不知道天鳴此刻的心里會有多么地難受,然而這就是現實,面對現實,傳統手工藝斷代,無人繼承的局面是在所難免的。之前看到過一篇關于傳統手工藝的調查報道,對于民間傳統手藝人,九成被訪者認為是值得尊敬的,然而當問及“如果有師傅愿意教授,你是否愿意讓孩子去學手藝”的問題時,竟然所有被訪者都稱“不愿意”。為什么呢?我想這里就不必贅述了,留給大家思考的空間。
? ? ?再則,傳統手工藝的沒落是時代變革的必然結果,一種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會有一種舊事物的消亡,這是亙古不變的哲學話題,發展就是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滅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劇中西洋管弦樂隊與嗩吶班的沖突就是例證,再如以前算數往往會看到人們噼里啪啦撥動著算盤,而現在呢,人們卻是靈活地敲擊著計算機鍵盤,試問如今還有幾個人還在將算盤掛在脖子里呢,算盤也靜靜地被塵封在展覽柜中了。這就是時代發展的力量,任何跟不上時代的東西都會被這時代發展的巨輪無情地碾碎,我們看到這一幕幕,未免心痛,但又無可奈何,只能感嘆一聲:“時代變了。”
? ? ?那么,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傳統手工藝消亡殆盡嗎?不!絕不能,它是一種時代的象征,是一種文化藝術,我們必須愛護它,尊重它,把它刻印在我們的骨子里,讓子子孫孫永遠牢記它,了解它,畢竟,它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回憶。
? ? ?觀完此片后,我不僅感嘆吹嗩吶這門傳統手藝,而且還留意了教育層面的東西。記得游天鳴在被父親強行送到焦三爺家拜師學藝后,天鳴的心里旁白道:“父親從小就夢想做一名嗩吶匠,因為沒有師傅肯收他,他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強迫我來圓他的夢,為此,我恨透了他。”到后來天鳴父親的一句“你還留著這些破玩意兒有啥用?”說完,并憤憤地將裝嗩吶的箱子的蓋子踢了一腳,這一前一后態度的巨大轉變,我們不能不由衷感慨,這樣做對下一代是公平嗎?為什么自己沒完成的夢想要強加給下一代呢?末了還埋怨堅持“夢想”的孩子,孩子喜歡還好,如果不喜歡呢,孩子痛苦,大人也痛苦,后果也許無法想象,所以,請尊重孩子的權利,如果下一代不喜歡的話,請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