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最后考試非常關鍵但我沒有來,是因為我要接母親出院,更因為她不是我的親媽,所以我更要善始善終將她照顧好。”老年大學英語班畢業酒會剛開始,徐盼端起酒杯向老師敬酒并解釋了缺考的原因。
滿桌的人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她,大家恍惚從來就不認識這眼前人。下雪天她沒遲到過,下雨天她都第一個到教室。她自己不說還沒人介意她會缺席。這時大家再仔細打量她,發現她很憔悴,灰土色的臉沒了往日的光彩。老師也在回憶開學時的場景,五十多歲的婦女,ABC一個字母都不認識,能上嗎?老師是不同意報這班,建議她報中文班或音樂班。可她硬是要學英語,說是彌補只讀到四年級就綴學的她沒學過英語的遺憾。上課前段時間,老師發現她在書上標記中文恨恨地批評了她并讓她改掉這壞習慣。她向老師保證一定會努力學好,考試達到及格。老師還想:是臨陣脫逃了?懼怕考試不能通過……
奧,是因為要照顧繼母!那繼母一定對你很好了。不,不好,一點也不好!但我非常理解她。因為作為一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不正常的,母親都是自私的,在那樣復雜的家庭環境中我只有忍受,我沒有理由要求她對我象對她親生的一樣。她后來生了兩個女兒,我們在一起生活,好吃好喝都沒有我份,也不許我讀書,我們姐妹爭吵她都是打我……說著說著她眼睛濕潤了。
"那她現在有病你不應該對她好,讓她親生的伺候去。"同學中有人憤憤不平。"哪能啊!我必須理解她,包容她,感化她,給妹妹做個榜樣,這樣才使家庭和諧啊。"她很平靜地說道。
人如果相互計較,別扭的是自己,傷害的也是自己,恩恩怨怨何時能了?她愛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我何需她來愛呢?本來她這角色在社會上就是遭非議的,我何苦再為難她呢?
她這么一說,大家詫異、驚嘆、佩服,如果都能象她這樣善解人意,繼母是不是也不難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