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高效演講》片段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I:作者提出,一個好的故事應該由三個部分組成:骨架、血肉和呈現方式。我們首先來說一下骨架。骨架就是整體的框架,比如:時間、地點、人物、背景等;血肉就是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這個故事一定要要有突出、不可思議、難忘的特點。這樣才會讓我們所講的故事更加的生動,同時更具吸引力。最后在這個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呈現方式,呈現方式就是不帶感受和評論的去講述這樣的故事,它的要求是用客觀的方式呈現故事的原貌,比如說:一個女孩很美,是你的感受和評論。一個女孩有著一雙藍色的眼睛,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清澈。這就是客觀的呈現方式,同時也在描述的過程中讓人感受到女孩的美麗。所以要想講好一個故事,就要包含骨架、血肉和呈現方式三個方面,這樣就可以寫出一個簡單、動人的故事了。
A1: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講故事的場景,比如寶寶纏著要聽沒聽過的故事,做自我介紹、講案例的情況,尤其現在自媒體盛行,講故事的能力也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那么你們都是如何講故事的呢?你講的故事是否讓人印象深刻達到你的目的呢?
作為一個寶媽,最長遇到的場景就是娃纏著講故事,而且要聽沒聽過的故事。通常遇到這種情景,我就會很抓狂,真心肚子里沒有那么多故事呀。我都會隨便找一個手頭的物品,比如小杯子,簡單講講“從前有個孤獨的小杯子,它一直覺得小朋友不喜歡他,因為小朋友們都是在萬般不情愿下才會想起去找它喝水,直到有一天,有個叫aa的小朋友,主動跟他說你也很厲害呀,多喝水能夠讓我們小朋友更健康,我愿意跟你做朋友,一起維護我的健康”干巴巴的,小朋友不愛聽,我講的也無趣。
A2:現在我們模擬一個場景,如果娃再找我們講故事,還是以一個手邊的物品為原型,想要達到某個目的,結合上文中的方法,您會怎樣去描述一個關于自己的小故事,來讓娃覺得有興趣,愿意聽還能記住呢?
目的:讓不愛吃菜花的小朋友喜歡上吃蔬菜:P
搭框架:在小朋友的肚子里有個小火車(我娃是托馬斯的迷弟),還住著很多小精靈,小精靈們每天為了讓小火車運轉起來,就需要很多能量,為了制造出這些能量,需要米飯、肉類、蔬菜能更重原料均衡,缺一不可。
加入血肉:講一個有點跌宕起伏的小故事。并要描述出來,讓聽的人感同身受。
在小朋友的肚子里有個小火車,還住著很多小精靈,小精靈們每天為了讓小火車運轉起來,就需要很多能量,為了制造出這些能量,需要米飯、肉類、蔬菜能更重原料均衡,缺一不可。有一天,小火車突然不動了,小精靈們很著急,到處找原因,小火車一直不開動,肚子里的食物越來越多,肚子越來越鼓,都要爆炸啦。這可急壞了小精靈們。這時,有一個小精靈發現,原來是小火車的動力原料里都是肉類和米飯,沒有蔬菜,這么不均衡的原料無法讓小火車開動起來。小精靈們就在肚子里大喊”小A,請送些蔬菜進來,要不肚子就要爆炸啦“。小A聽到后,就在盤子里找尋,啊,找到啦,這里有菜花,菜花是蔬菜,趕緊運到肚子里。小火車順利開動啦,小精靈很很開心,小A也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