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都是渴望被認可和理解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為了這份懂得和接納,甘愿放棄生命來緬懷,也是一份不朽的深情。
? ? ? 我們身上都有一些按鈕,一碰就痛,只要被別人觸動,就很容易跳起來,激動,反駁,憤怒。那些按鈕,是我們過去未曾療愈的傷口。本可以由時間療愈傷口,不再執著,但我們卻選擇銘記在心,變成情緒的雷區。
? ? ? 那些按鈕曾經守住我們的界限,保護我們不受傷害,但也掩蓋了我們未盡的人生功課。如果只是簡單的彈跳反應,就像靈敏的開關一樣,永遠都左右著你的想法和情緒,循環往復,不得解脫。
? ? ? 當你深入覺察自己,你會發現,原來你害怕的痛點,就是與眾不同,不被認可,不被接納。我們為了追求別人的認同和關注,建立起外在評價系統,寧愿損耗自己,委屈求全。即使明白,你就算拼盡全力,退無可退,也無法獲得某些人的認可,你還是會責怪自己,壓抑感受,畏首畏尾,敏感脆弱。
? ? ? ? 那些傷害你的人,你不是想著如何捍衛自己權利,而是反省自己哪里還做不好,哪里還需要改進;不是想著盡快脫離苦海,而是要求自己忍住惡心,以德報怨。殊不知,你為了獲得別人隨口說出的肯定,卻認真地怠慢了自己的感受,成為別人傷害自己的幫兇。
? ? ? ? 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歌可泣;追求無心之言的認可,更像是一種愚蠢。當你內心不夠強大,越是害怕受傷,越會吸引傷害你的人;當你不夠接納自己,越是害怕失去,越會奪走你在意的東西。放下自怨自艾,顧影自憐的幻想,主導自己的,永遠不該是別人的評價與認可,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從容與篤定。
? ? ? 告別人群,走上自己的朝圣路,尋找心中的一片樂土,守護喧鬧中的一方圣地, 雖然前途未卜,命運多舛,但也不辭辛勞,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