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圖書市場,最不缺乏的就是育兒書籍,各種諸如崔玉濤、鄭玉巧、希爾斯、斯波克、海蒂、張思萊、松田道雄、七田真等等的育兒寶典撩動著我們的視線,到底是選美國版的暢銷書?還是選風靡日本的育兒書?亦或是國內醫生推出的各類書籍嗎?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常常困惑不已,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就在此時,在我即將生產的時候,遇到了這本書:《華人育兒百科》,與其他育兒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非常地工具書屬性,簡直堪稱育兒界的新華詞典。
首先,《華人育兒百科》融合了西方育兒觀念,并立足于華人視角,淺顯易懂地傳達了正確而專業的育兒觀和新生父母也能輕松掌握的,適合華人寶寶的的育兒書。由前長庚兒童醫院院長和臺灣長庚紀念醫院兒科醫療團隊百位兒科醫學專家、一線醫護人員和營養師合力撰寫,針對0-6歲的嬰幼兒,收錄了300個常見育兒問題、70種嬰幼兒常見疾病、24個促進親子關系和幼兒發育的小游戲,為父母提供全方位醫療與教養對策。
在內容方面,本書分為八個部分:
享受養育寶寶的喜悅;了解幼兒的成長與日常照顧;探索孩子不同階段的發育關鍵;喂養方式的選擇與建議;滿足孩子全方位的營養需求;搞定教養,親密加分;認識兒童常見疾病;認識疫苗接種。
從懷孕前的準備工作到孩子學前,從嬰兒生長到兒童發育,從衣食住行到溝通教養,從日常育兒到應對疾病,可謂保羅萬象。
在章節構成方面,將寶寶的生長發育分為0-3個月、3-12個月、1-3歲、4-6歲等幾個階段,從發育與學習、睡眠與飲食,保健與照顧等三個方面分別進行分層次的說明,不僅要注意他們最基礎的生長發育、還要關注他們的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更對他們深層次的健康需求做出了說明,比如說如何預防嬰兒猝死癥、孩子是否需要涂氟、寶寶不吃蔬菜該如何處理等等都有非常詳盡的解釋。
同時,在細節方面,也有非常科學實際的說明,幫新生父母建立了簡單的基礎知識體系。比如談到孩子生長和發育的問題。
“生長”指身體長大,表現為身高、體重、頭圍等各部分測量結果方面的增加;“發育”則指功能上的提升,如動作、語言、智力、情緒、社會行為、人格等方面。生長和發育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謂的生長,指的是身體各部分的成長,而發育則是在這些部分長大的同時整合性功能逐漸成熟的過程。
同時還無時不刻的提到爸爸參與育兒對寶寶的身心發育的影響,甚至還為新生爸爸準備了進入產房前的宣誓:
在目前的二胎政策大環境下,還適時地推出來大孩的心理建設等等。
同時,對于孩子大概的生長發育指標,也有著非常明了的表格式說明,看起來非常之通俗易懂。
每一章節后面附著的親子游戲,這般活潑生動的講述,像一個個彩蛋一樣,讓人看起來非常欣喜,絕對新生父母的福音哈。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在最后面還建立了強大的索引,關于本書中所提到的各種細節知識,隨時可以查閱,滿滿的工具書感哇!
其實,正如這本書所宣揚的那樣,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要相信每一個兒童都有其個體的獨特性,因此要尊重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為人父母的,可能更重要的責任是為孩子提供盡可能的豐富而多元的居家探索和學習環境,主動引導孩子在游戲玩耍讀書的過程中學習,孩子的生長發育自然會越來越好。
最后,祝所有的父母們都能早日看到這本育兒界的新華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