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得有一次到黃山去見朋友,約好了一起去爬山,但是黃山的天氣是變化莫測的,我們爬到一半的時候,竟然下起了綿綿細雨。雨是從四面八方涌來的,雖然當時帶了雨傘,但身體還是淋濕了一大半。因為朋友對黃山非常的熟悉,他趕緊帶我到一處小樓去躲雨,因為但是并不是節假日,所以爬山的人并不多,而因為躲雨而進來的就我們兩個,但是當我們走進小樓的時候,已經有好些人坐著,或三兩小聚,或靜靜的團座,或細細的品茶,或高談闊論,有年輕的也有一些年長的。讓人好奇的是他們的職業,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原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朝九晚五,每天火急火燎的趕公交擠地鐵,好像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非要讓自己心力交瘁的時候才知道:哦,原來我們該停一停了。若不是進來躲雨的話,窗外云霧繚繞的美景,怕是又被我們走馬觀花般錯過了。
? ? ? 見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朋友就叫了一壺茶,于是我們也偷得浮生半日閑。環顧四周的時候,發現這是一個別致的山齋,古人建這樣的山齋多為消遣無聊的時光,而這消遣絕無浪費的意思,多為雅士消遣,山齋乃高士所居,需得讀書、彈琴、品茶、靜坐參禪、方不負這一清雅天地吧。而我們只想著進來躲雨,想來也真的是太羞愧了吧,在小樓里有一些簡單的膳食,我們喝完茶之后,略微吃了一些,之后,也就離開了。
? ? ? 在那之后,每次聽到《山外小樓夜聽雨》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在黃山小樓喝茶的場景,雖然不是夜聽雨,但我想總會有人留下來的吧,也總會有個人在品欄遠眺、自飲自酌,雖然說不是我,但是我們其中的某一個也說不定吧。風雨蕭瑟處,相思竟成愁,雷鳴為引,雨聲為幕,曲調也便由此鋪開,聲音當中有了疲憊的蕭瑟感。朋友常常向我吐露著他的心情,那些郁郁不得志的、那些相思成疾的、那些背負巨大生活壓力的情感,匯聚在一起也就成了這首歌里的人。我聽著這首久久循環的歌,看了歌里的故事,我更懂了朋友,也仿佛更懂了自己。
? ? ? 有時,我們難過了,可以允許自己難過一會兒,但是不允許自己自此就沉淪其中。人生不可能沒有遺憾,正如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空數紅豆,不見故人,明月樓高,一人獨飲,孤旅漂泊只如江水東流的心情,遺憾大概也就是如此吧!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心態和方式處理這些遺憾,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輕裝上陣,走更遠的路看更大的海。既要學會放下心中的執念,又要對得起自己的不甘心,因為我們放下的是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我們的不甘心,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有時,我們邊走邊淚,心中曾經認為的不可能,都成為了可能,而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都成為了身后的風景。
? ? ? 蒼穹廣?,繁華一瞬,你若盛開,花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有時,我們缺少的只是一種自我精彩的勇氣,明明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可是放棄了機會,明明可以證明自己,卻缺少了勇氣。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行,而是我們不敢去想,不敢去試,害怕失敗比失敗本身這件事更值得可怕。
? ? ? 沈從文先生說:人孤獨點好,至少在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發現還會有另外一個自己,這一壺酒,自飲也瀟灑。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陰晴圓缺,福禍得失,在這種種復雜中,若深陷其中,自會迷失自我,只有提高自己的高度,讓自己在生活的淬煉中,修煉自己的內心,不與亂事亂人糾結,盡量讓自己時刻保持一種旺盛的狀態,時刻讓自己處于一種最佳的狀態中,那么,生活的美盡向你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