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的名字讓我想起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他獨自在小樓聽了一夜的春雨,淅淅瀝瀝無法讓人忽視,就如揮之不去的三千煩惱絲,一夜點滴到天明,深幽的小巷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以前覺得這句詩清麗動人,用詞明快清新,自以為是表達了詩人對京城小景和小巷日常的喜愛,以前竟然會覺得他這樣做很閑情逸致,但是誰沒事會聽雨一夜未眠啊,綿綿春雨總會勾起人的無限愁思,若不是愁思太重誰會一夜未眠呢?他把國事家愁都寫在了眉間心上,英雄寶刀還未老,卻已是末路之態。
小樓一夜聽春雨
山外小樓夜聽雨,聽的是雨,說的卻是那些隱秘的心事。她似乎是失戀了,留著紅豆把玩,此物最相思,相思卻早已無寄處。月上柳梢頭時,窗外漁火如豆,江畔晚風拂柳,月色鋪滿小樓,有人在撫琴彈奏,但卻無人與她相約黃昏后,獨自一人在小樓獨酌,本以為可以借酒消愁,卻沒想到飲下去的酒反而化作相思淚,淚眼朦朧中思念更甚,芙蓉花留不住蝴蝶,楊柳絲只能與寂寞作伴,就像她最終留不住她愛的人。
河畔上的花燈
陸游的愁是國愁,山外的愁更像是情愁,后者的情緒可能會更普遍一些。山外唱腔和唱詞沒有撕心裂肺的強烈情緒,聲音很溫柔卻很傷感,比起純粹的失戀,其實更像暗戀不得的失戀,喜歡這種事,誰又能說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