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6年畢業,畢業現在算算一年多點。
我,本身大學學的是美術繪畫行業,卻不知怎么碰碰幢幢來到了IT行業,因為實習的時候我的想法是做一名銷售,具體哪個行業的銷售不知道。
然后15年的12月份我就帶著個人大學期間的兼職簡歷,來到北京,由于家里人在北京,不然我自己很難會來這個城市。也源于我高中、大學寒暑假沒少在這個城市兼職,自認為還算熟悉。
面試面試面試.....有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沒有什么結果。后來經人介紹去了一家IT創業公司。
剛開始我并不知道他們具體是做什么的,只知道是OA、ERP、CRM.....面試完兩單填都沒有回音,但是我自身了解,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所以心里一直惦記著,本來在以為不可能有消息后,臨時找了家里附近的一家金融理財——原油公司,但是剛做下凳子還沒熱呢,對方就給我打電話讓我后天去上班。結果我就跑到原油的人事那里把我的資料取出來,離開了。同時我的IT行業也算跨進來了。
剛進公司什么也不知道,就開始天天跟著領導屁股后面學習什么是OA、ERP、CRM.....自己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出方案,然后跟著領導帶著方案去見客戶,前四個月基本沒有成績,一直堅持的原因是領導比我大不了幾歲,別人可以自然我也可以。
中途回過一次學校,準備畢業答辯。
等回來的時候,感覺有點變化,簽了一個單子,但是總是活在提心吊膽中,因為后面軟件開發不如意,走到該交付的時候客戶不驗收,所以我是心灰意泠。也不會像我領導一樣在客戶與公司領導之間游走的順暢??蛻舻穆裨?,領導的反駁。我那段時間有種要瘋的感覺,尾款收不回來,還一肚子氣。
最后我提出了離職,因為我想明白拉,這些并非我的能力問題,人需要發展,而公司就是展示你的平臺,適合就繼續干,不適合就走。平臺好,發展空間在就繼續埋頭奮斗,總之掙不到錢又學不到經驗的工作不值得浪費時間。
但是我似乎失去了之前對自己的定為——銷售,適合?不適合?銷售是百寶倉,什么該了解的,不該了解的都得懂得七八分。
所以下一份工作我給自己定位銷售助理,轉戰幕后。不過還是創業公司。
這家公司屬于是站在IT行業最前端的技術,專注做私有云,跟我之前做的差距完全是十萬八千里,但還是在這一行。
應聘的時候說好的銷售助理,開始還好熟悉業務,電話溝通客戶,預約面談時間,報價單;后面就是追款,協調產品部署,測試,驗收;反正有點越干越沒有激情,總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學,沒有什么成就感。再后來是外采,砍價,做起來采購的工作。
再后來對外新聞稿件的撰寫,EDM數據資料發送,收集,改版。
領導交給我的東西我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回復“嗯”,“好”,因為我總是感覺我剛畢業,還小,領導交給我的東西我一定能夠從中學到什么。
就比如今天領導給我發來一張圖,修改為矢量圖,我就嗯,然后找朋友做。而我男朋友的意思是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銷售助理又不是什么設計無需接領導安排的非工作范圍的工作,只需回復“不會”。但是我的意思確是直接回復領導”不會“顯得很沒有禮貌,先找朋友做了,后面自己研究學唄。難道是我做錯了。
人吶,有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小插曲,就想要寫東西、畫畫讓人靜下來。細細想想是我自己的定位,想法不對嗎?我只是想要學習,為了后面高薪找理由。創業公司的事情有時就是很多,付出的很多,回報并非相對。但是我不感覺后悔自己選擇的,因為我自己很清楚想要的是什么。
可能我們在后續的事情上會偏離原來的想法,但是工作永遠都是要盡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