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問題: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好內容比較難被發現 主站的內容分發只有分類 和 熱度排序加人工推薦,有沒有其他分發方式?
=======
這個問題應該也是一部分斗魚觀眾的抱怨,“首頁展示推薦的視頻很多,但絕大部分都不在我的興趣范圍”。以我個人為例,我看爐石和dota2比較多,偶爾看些其他游戲,但首頁推薦常常不是捉魚就是LOL,顯然要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成本就很高,內容分發效率偏低。
可以先從斗魚首頁的模塊分配來看這個問題。
1. 首先是大屏默認直播推薦,這部分我猜是以人工推薦為主,經??吹揭恍S商發布會,大比賽直播,想必有一部分是廠商做了投放。除了廠商付費提升營收以外,不知是否有人工推薦部分,如果有,可能得好好分析下這一塊的點擊率等等指標。這一塊如果利用不好,是很大的浪費,以淘寶首頁的大屏圖片輪播展示做比較,CPC能到3-4元。
2. 第二塊推薦是以“元氣領域”“網游競技”“鮮肉女神”為分區的12個小豆腐塊直播。因為拿不到數據做分析,只能從個人和身邊朋友感受出發,很少聽說有人通過這個入口進入直播落地頁,所以嚴重懷疑其點擊率和滿意點擊率。如果是的話,需要找找原因,是用戶引導做得不夠,還是推薦的內容用戶感知上就不感興趣。如果是廠商投放,可以忽略我上述分析,但需要去思考另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展現方式會更好,既能讓廠商花錢有效果,又能不傷害用戶體驗。目前的展示方式可能不太理想。
3. 第三塊是各種新聞比賽活動的圖片文字信息。同樣做一下個人的感官分析,直播平臺的用戶需求應該是以視頻瀏覽需求為主,對這種圖片文字新聞的瀏覽需求應該是極低的,把這么重要的區域用來做新聞展示感覺不太可取。
4. 第四塊是“分類”。分類這種展現方式是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推薦方式,用戶體驗上來看,查找成本不低。這一塊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考慮模塊在頁面整體的位置,理論上來說,推薦做得好,用戶對分類的依賴很低,是用戶對推薦不感興趣的情況下查找內容的入口之一。
5. 第五塊是“正在直播”。從數據上看應該是根據熱度做的排序。熱度排序如果不做個性化推薦,很容易形成正反饋,熱門但不感興趣的直播一直霸占著優質推薦位,不熱門但可能用戶感興趣或質量高的直播無法得到展現。這種馬太效應倒是可以用個性化推薦緩解。
從讓爺的描述來看,任務的目標是提升內容分發效率,從問題來看,斗魚在個性化推薦方向還是很有的做的。簡單說我個人理想的直播平臺首頁形態應該是這幾類,展現率按順序依次遞減,用戶喜愛的主播;質量好/人氣高且用戶感興趣的游戲項目直播;質量好/人氣高但用戶不一定感興趣的游戲項目直播;質量高但人氣低的新主播冷啟動;廠商投放的直播。原則上保證一個好(如何定義這個“好”是另一個話題了)的主播,會被推薦給感興趣的用戶(或潛在用戶)。
這個方向初期解決既有問題,解決用戶體驗上的痛點可能會比較高效。所以我的一個建議是可以分析一下用戶觀看直播的流量來源。如果是從主頁導入為主,那就得重點提升一下主頁個性化推薦了。一般個性化推薦可以分幾個階段來做:
1. 初期用一些簡單模型,甚至人工規則去擬合模型,試水探路,觀察對直播落地頁的流量分發效率是否有很大的提升,著重解決用戶痛點。
2. 使用業界成熟的模型。這個階段從流量入手,建立各項指標和監控,系統提升分發效率。
3. 迭代模型,結合直播行業和斗魚建立起與自身適配的模型。這個階段達成,基本標志著斗魚有了自身的技術壁壘。
個性化推薦說開去。做推薦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找特征。以斗魚目前的流量,數據是一個巨大的金礦,找推薦特征應該非常容易,觀看記錄,關注列表,觀看時長,發過的彈幕,送過的禮物,活躍時間,等等這些用戶行為,刻畫用戶畫像輕而易舉。還可以結合一些結構化信息,如直播間時間,主播年齡,直播游戲類型等等。斗魚做個性化推薦的條件還是非常成熟的。
話說回來,個性化推薦是個大坑,也得看你們老板是否愿意做投入。推薦問題與其說是運營問題,其實是個技術問題,主要以技術驅動,成熟的個性化推薦會避免做人工推薦(機器在推薦上比人強),機器學習等領域知識應用非常普遍,所以對技術的要求會非常高,到中后期沒一兩個領域大牛要做好基本不可能,對機器的需求(機房投入)也相當大。一旦做成了,斗魚在目前的直播儲備基礎上,用戶體驗就甩出其他直播平臺幾條街了,成為一家真正的技術型互聯網公司指日可待,多少也能走出燒錢買流量買主播惡性競爭的困境。
個性化推薦做的比較好的產品很多,國外比較知名的亞馬遜,Youtube,Facebook,國內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推薦產品,知乎(根據投票做的推薦算法),豆瓣FM,今日頭條,可能產品方向不同,讓爺可以參考下他們的算法和產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