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天都有很多話題可以動筆寫作,但是就是害怕,不知道寫出來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沒有可能得到大家正面的反饋,所以不敢寫下來發出去讓別人來看。
? ? ?昨天看了王爍《如何成為寫作高手》,真是一種很好的鼓勵,只要你開始寫,而且開始五分鐘之后這種害怕的感覺就會消失,寫的時間越長,這種感覺也就越遠離我們。對于我們這些有寫作愛好或者文字愛好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自己寫東西更加開心的, 看著自己一行一行的寫下故事,自己的觀點,總會覺得再生產產品一樣,畢竟這是一個以“作品說話”的年代,連自己像樣的作品都沒有,似乎對不起這么些年職場的打磨。這篇文章非常值得仔細琢磨,除了鼓勵我們動筆寫作,還有兩個技術層面指導建議,一個是建議采用英文寫作教育材料,因為英文寫作材料更容易上手,起步相對容易,因為國內很多寫作教學材料注重寫作的天賦、才能,非常不利于初學者模仿和借鑒;另一個建議是采用經典寫作法,其實與經典一點關系都沒有,都是非常具體的寫作方法。比如從視覺、押韻和詞匯選擇等考慮,寫出好的文章。
? ? ?今天又收納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寫作輔助手段,當你有零星的思路、觀點時,立即用語音的方式把想法保存下來,等到有了大段的空余時間,把這些零星的想法整合在一起,經過修改擴充,補充案例等方式,一篇不錯的文章也就出來了。這種方法也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整合系統的思維,只不過這是一種逆向輸出的方式。常見的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一個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兩者其實是逆向的工程。(寫作是一種逆向工程,就是把網狀的知識形態,以樹狀的結構,用線性的語言表達出來,而讀者則是閱讀線性語言,搭建樹狀的結構,放入自己網狀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