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每個咖啡師都有一個小小世界,就濃縮在他的咖啡店里。
時隔兩個月,抓住晴天的小尾巴,開始了第二次尋找咖啡的行程。這一次決定去的是café clark,也是廣受好評的咖啡店之一。峰回路轉地找到了它,也不算很難找。
遠遠望去,那是一家用白色主調裝點的門面,一扇玻璃門后還有一面屏風,不輕易向店外的人訴說它自己的故事。推開門走進去,才發現這里私藏著一個小小世界。
熟悉的吧臺,卻是不熟悉的背墻,手沖用的豆子,一些杯碟還有小物件,井然有序地擺放一層層架子上。由于店長不在今天無法嘗到手沖了,于是就要了焦糖瑪奇朵。
“一直向里走,里邊還有座位的。”
我點點頭,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向里邊走去。廳堂和后室的走廊邊上,有衣架撐起一套日式劍道服,充滿陽剛和威武,守護這個店。從走廊的這一頭向三步遠的另一頭走時,我故意放慢腳步,想細細地將這片小天地里的東西記在腦海里。倚在探窗下的單車的車筐里,還放有油綠的枝蔓,似乎耳邊就可以聽到海風敲響的鈴鐺聲。邁下臺階,抬頭看去,是一副地圖,指向各個地方的箭頭,也好像能知道這是被規劃很多次的旅行,那是一個個幻想,一個個美夢。低下目光,這里的每把椅子也是不同的,有的像奶奶的搖椅,有的是家里餐廳的木椅,一起放在這里迎接余暉,就感覺那樣舒服。
還有那一件單獨開出的空間,擺滿各種廚具。而這些廚具,也分成歐式的,美式的,日式的。聽給我送來咖啡的姐姐說,這個屋子里的每件東西都是老板一點點從國外帶回來的。那還真的是不小的一個世界。摸一摸鋪在桌子上的格子布,照一照木框邊的鏡子,扭開昏黃燈光的小臺燈,這一些都太有年代感。獨自一個人坐在這里,也不覺得無聊。
這時我喝了第一口咖啡。它沒有很重的苦味,也沒有過膩的甜味,留給自己回味的是奶泡的香味。再喝幾口感覺到有點苦了,舔一舔嘴唇上的焦糖,真真兒甜到心里。手賬記錄到一半,就想搬回前廳去,仔仔細細看看,試著聊聊咖啡。
只知道他家的意式用的是中焙混合豆,其他的店員也不是特別清楚。只知道老板是個有點酷的男生,但是是哪一種酷店員也描述不出。午后的陽光剛好灑進來,把右邊的做舊儲物柜和孤零零站立的木門襯托得恰到好處。那個時候還有個店員姐姐在修剪花的枝葉,這才注意到窗臺前一排長得茂盛的多肉。這里,裝了多少故事呢。
偶然聽到店員姐姐和另一位顧客聊起哈爾濱,就找到共同話題加入了他們。于是聽到很多南北方文化差異的趣事,也知道了有的國家送禮的特點。一杯咖啡就將本不認識的幾人聯系在一起,分享各自記憶中那些難忘的時刻,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如果老板在的話,應該會更有趣的。或許就可以問起,淘貨時的技巧,看過的風景之類。
似乎每推開一扇門都有一個驚喜在等我,不止是期待中那杯咖啡,更是這里的人和事。或許正是因為這次尋找并不完整,下次才更要來,喝一壺手沖,厚點臉皮和老板聊聊天。
期待下次與它的相遇,立此為證。
Café clark:北京市朝陽區青年路華紡易城小區19-02號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