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去面包店買早餐,剛好碰到一個熟人也在店里徘徊,于是進店問她,“我要買這個,幫你付款吧,你就不用排隊了。”可是等我排完了隊,她還在店里徘徊,在糾結著,到底我想吃哪一個呢?對于一直以來堅持早起的人,這種時間的浪費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于是我跟她說,我還有事,先走了……
或許你要說她只是有點選擇恐懼癥而已,很多人都會有的呀~對于我而言,世界不存在選擇恐懼癥,而是一種自律缺乏。缺乏自律就會缺乏格局,總是把自己的一些小小的要求或者是并不重要的點無限放大。如果你是一個自律的人,那你一定會給自己限定好時間,此項活動用時兩分鐘。那么是不是每一次你都可以先把想買什么想好,進店直接拿著就去排隊?這是時間維度的自律。
自由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律。經過許多天的思考,終于開始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面包的味道無非甜與咸,面包或蛋糕的營養無非淀粉和蛋白質。自律的人一定是先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才去行動。早餐的目標是什么,為自己的一天都精力蓄能才是重點。只有自律的每件事情都提前想好目標,才能在購買物品時自信滿滿。之所以選擇恐懼,是因為怕自己選完了后悔,害怕就沒有自信,不自信就沒有自由。你以為你躊躇不決,左思右想就是想行使選擇的自由權,實質是你壓根都沒想過自己要什么,談何自由。所謂自由是你像帝王一般,站在某個高度,行使你的權利,達成你真正想要達成的目的。這是思維上的自律。
何為深度自律?思維和行為上高度的自知自覺,并能時刻保持清醒的去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我稱之為深度自律。作為一名四點半早起堅持兩年的人,我在早起的過程中堅持學習,認識到了重復的力量,也深知,任何一件你當時覺得非常正確的事情,如果沒有通過長時間的深度自律,堅持行動,讓它變成你潛意識的一部分,那個道理就只是別人的道理,而不是你的。知道與做到之間,缺少的是深度自律。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缺的也是深度自律。
這樣做很變態嗎?你覺得很難?其實不然,自律也是一種習慣,從一件小時開始訓練自己的自律,例如早起,從它開始撬動你自律的杠桿,一切就會像每日三餐一樣簡單。我的早起經驗也告訴我,只有達到了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就起來了,不糾結我為什么起來,不糾結我要做什么,把一切都程序化,一切都變成條件反射,一切都成了既定的習慣,天天做。那么,深度自律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會變成一件輕松的事情。你能想像在沒有發明牙膏之前,人們是不刷牙的嗎?這項新的習慣形成之后,已經沒有會思考,我們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天天早晚刷牙了。
從此刻開始,用心執行,總有一天深度自律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