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溝通最有效(非暴力溝通)

? ?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的心思總是讓別人猜不透,別人的心思你也總是不明白?

? ?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別人和誰都能打成一片,而你卻和周邊的人(甚至親友)毫無話題,待一分鐘有60秒是彼此沉默。

? ?溝通,是門技術活。她是一個適應群體生存的工具,是一門構建良好關系的學問,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心靈的橋梁。 ?

? ?本文要論述的主題是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形成有效的溝通。參考的書是《非暴力溝通》,觀點方法也大部分源于此書,如果您已看過這書且有所體會,請不必浪費時間。

? ?這里做下說明,本文所指有效的溝通包含兩個層面:1.你說的能讓別人愿意聽,聽得懂;2.你怎樣才能愿意聽且聽得懂別人說的。

? ?下面請各位開啟學霸狀態。

? ?一、把愛融入生活。這話聽著是如此雞湯以至于我都差點放棄繼續閱讀。其實第一章是提供了一個有效溝通的模式,用這個模式去說話就是把愛融入生活了。

格式如下:

1.闡述現象

2.表達感受

3.闡述理由

4.提出訴求

舉兩個例子:

例一:我看到眼前一座孤墳,心里忽然很悲傷,因為我想起了天堂里的外婆,我們能早點離開這嗎?

例二:看見老師您在那大聲批評一個同學,我心里感到很煩躁,就像被批評的是我自己,內心無法平靜下來,老師您能不批評那個同學嗎?

二.蒙蔽愛的因素(筆者理解就是這些妨礙溝通)

1道德評判

我們總是以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判別人,難免會讓別人產生不滿。

2.進行比較

人生最大的不幸福,在于與他人比較。

人最大的敵人和最好的比較對象是自己。

3.推卸責任

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受別人或環境或制度的約束,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推卸自己作為人的主觀能動性。

4.強迫他人

用言語,道德或愛或責任去強迫別人做他不喜歡的事。

三.必備技能。明白正確的模式和障礙,接著就該研究怎么做了。

?。。〉谝徊糠?,如何去表達,就是對愛生活表達四步驟的詳細解讀?。。?/p>

(一)區分觀察和評價

不帶評價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表現形式。

舉幾個實例來幫助大家區分

1.他臺球打的特別好。

2.亨利是個霸道的人。

3.他一桿把所有臺球打進洞。

4.亨利開會不采納大家的意見。

各位請比較,1和2是評價,3和4是觀察。

(二)體會和表達感受

? 不要壓抑自己的心靈感受。越能體會自己感受的人越能聽到別人的聲音。

1.區分想法和感受,用具化的語言陳述自己的感受(書中陳列了一些表達感受的詞匯表)

想法:我覺得自己數學學的不好。

感受:學數學時我心里特別焦慮。

2.適當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

例:聽到您批評我我很難受。

(三)、感受源于自身需求

1.我們的感受與他人無關,起源于自身的需求

2.聽到不中聽的話我們的四種反應,

筆者個人認為這是該重點提及的一部分,在溝通上,聽到別人的責備時,我們該采取怎樣的思維方式。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

(1)自責:我做錯了什么嗎?

(2)反駁責備別人:你簡直不可理喻!

(3)認識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們可能會難過

(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他可能是需要體貼,或者想要我接受他的方法。

3.表達需求比表達感受更容易為人接受。

社會文化有時卻并不鼓勵我們表達自己的需求,但表達需求是人的心理健康必備因素。

4.人的成長階段:迎合他人,自私自利,平衡

(四)、請求幫助

如何表達才容易得到別人的積極回應?

1.表達訴求要具體

幾點提示:理解別人話中的需求,談話時可以要求他人給予反饋,了解他人反應,在集體討論時尤其要注意表達需求

2.請求,不要用命令

不要改變別人來迎合我們,不要讓別人感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損失,懲罰。

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感受。


!!!第二部分,做一個好聽眾!?。?/p>

(五)、用全部身心傾聽

1.聽到別人的傾訴,不要急于建議,安慰,或表達態度和感受

2.傾聽應放下判斷和想法,去體會,理解和接納他人,簡單說就是同理心

3.主動表達自己的理解,告訴對方我在聽

4.持續關注對方,讓其充分表達

5.當別人表達時我們正痛苦

(1)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怎么了

(2)大聲提出請求:抱歉,我現在很痛苦

(3)換一個環境:下次再說吧

(六)、傾聽的力量(即傾聽的作用)

這章中,我覺得作者的邏輯是不妥的,這類意義的宜放在總的論述,即(五)之前

——————

這部分就是實例說明傾聽的作用

{1.傾聽使人身心痊愈

2.傾聽和示弱的能力,已經是最好的溝通

3.傾聽預防潛在矛盾}

——————

接著才是技能:

4.使談話生動有趣:提醒別人留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5.如果別人保持沉默:作者舉了一個心理咨詢案例,其實就是保持耐心和善意,我們去猜測去替對方說,多次接觸從而使他人打開心扉。


四、綜合應用篇

(一)愛自己

這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應用。怎么愛?

1.在犯錯和表現不完美時,體會人生必然的不完美的憂傷,自我寬恕,并認清個人成長的正常模式。

2.評價自己的行為時,多著眼于需求,少愧疚,自責。

3.日常生活中,多用積極的想要做代替不得不等強迫性思維。

(親們,別再自憐自役,妄自菲薄了。)

(二)如何表達憤怒

1.憤怒背后是得不到滿足的需求,沒有合理的憤怒。

2.當我們憤怒,我們可以

(1).平靜下來

(2).分析什么使我們生氣

(3).思考自己的訴求

(4).表達自己的訴求。有時候在表達自己之前需要傾聽他人。

3.學習非暴力溝通需要時間,不要著急。(這點和表達憤怒無關)

(三)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1.強制的出發點是避免彼此受傷害。

這是指一些特殊情況下,言語溝通來不及展開。如孩子爬到火車軌道上,而車即將靠近,來不及講道理,先抱走孩子。

2.認識強制力的局限性。不可因此認為使用強制力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時候往往適得其反,使人生出厭煩和逆反心理。

(四)重獲生活的熱情

1.傾聽自己的心靈,筆者建議可每日靜坐。

2.解決內心的沖突,滿足不同聲音的需求

3.心靈環保:別覺得自己和別人有問題,而是要明白他們有需求

(4.心理咨詢可以適當運用非暴力溝通)

(五)如何表達感激

1.贊美的動機:有可能是施加影響,這樣會讓別人反感。

2.正確的贊美方式:

(1)別人具體做了什么

(2)我們因此得到的受益

(3)我們的真實感受

3.每個人都有對贊美的渴望。要勇敢接受別人的贊美,不自大也不過謙。



? ?使用非暴力溝通方式,做一個善于表達和聆聽的智者,相信每個人都會從中受益,望諸君能將之運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所謂和諧社會不外如是。

(其實本文就是一篇讀書筆記,這本書介紹了一種溝通方式。概述本書所采用的方法是參考《如何閱讀一本書》,好書推薦給大家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作者簡介: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由于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Jean_zz閱讀 4,955評論 2 20
  • F002+豆豆+“非暴力溝通閱讀訓練營”+第一天+馬上要開課了,心情很澎湃,感恩麗芳老師,感謝助教老師們! F00...
    豆芽地閱讀 2,390評論 6 25
  •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非暴力溝通,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
    Sting閱讀 2,240評論 1 10
  • 需求 公司編輯告知需要向同步推上傳越獄包以供越獄用戶下載, 表示從沒搞過, 弱弱問一句: 現在誰還越獄? 解決方案...
    XDC閱讀 5,106評論 0 2
  • 第二期創業課的探店計劃已經成型,這次我們將會去瑞安和杭州。 第一站瑞安,我們計劃去木墨的工廠參觀并和木墨的創始人李...
    朱泓默閱讀 438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