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攝圖網
自從當了媽,很多媽媽與老一輩兒之間的矛盾就大了,比如,孩子到底應該幾點睡的問題,就在很多家庭掀起過戰火。
現在很多80、90后家長都有“晚睡綜合癥”,覺得孩子晚點睡覺也無妨,但老人家往往堅持要讓孩子八九點就上床。
在孩子晚睡問題上還沒引起重視的家長們要注意了,足夠的睡眠是孩子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之一,晚睡給孩子帶來潛在危害,是非常嚴重的。
01
危害一 :影響孩子身高
睡眠是除基因外對身高影響最大的因素,超過了運動和飲食。這是因為在睡眠中會分泌出生長激素。
兒童保健科專家指出:22時到次日凌晨1時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只有孩子進入深度睡眠后,生長激素才能分泌,而一般我們在入睡后半小時至1小時,才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所以,如果9點的時候,孩子還沒上床,或者已經上床但還沒睡著,又或者已經睡著但還沒進入深睡眠狀態,那么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大大降低,從而影響身高。
02
危害二:容易引起心臟疾病
睡眠不足首先遭殃的就是心臟。睡眠不足的孩子,特別是幼兒,他們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現得易怒、暴躁,很難平靜,甚至表現出無法入睡的過度壓力反應,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們的情緒就越亢奮。
這些負面情緒都會給心臟施壓,長此以往,對孩子的心血管極為有害,若不及早調整作息改正錯誤,那么在未來,孩子就很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03
危害三:導致孩子肥胖
一般我們吃得足夠多時,脂肪細胞會產生瘦素,它能向大腦發出停止飲食的信號,增加能量釋放,抑制脂肪細胞的合成,進而使體重減輕。
當睡眠不足時,哪怕只是一晚上,人體內的胃饑餓素就會增加,并抑制瘦素的分泌。因此,那些得不到睡眠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04
危害四:抵抗力變弱,易生病
長期無法早睡的孩子,也比較容易生病。由于晚上睡眠時間少,白天再怎么補眠,也不如晚上睡眠質量佳,身體抵抗力也跟著變弱。且因為日照不足,長期缺乏維他命D,還會影響到情緒,孩子脾氣比較差。
05
危害五:孩子記憶力下降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曾進行過一項實驗:
將28名志愿者隨機分為兩組,安排第一組兩天一夜不能睡覺,而第二組則正常睡眠。在隨后進行的測試中,志愿者要瀏覽并記住大量幻燈片圖像。
接下來,所有實驗者都正常睡眠兩個晚上并接受第二次測試,測試內容是在大量圖片中找出自己在第一次測試中瀏覽過的圖片。
實驗表明,那些睡眠不規律志愿者的記憶力遠遠不如正常睡眠的。
孩子早睡覺,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會幫助大腦運行暢快,記憶力也好,讀書時事半功倍。
06
危害六:孩子性早熟
有一位八歲十個月的小女孩就被醫院檢查確診為性早熟患者,她身高不過一百三十二公分,體重二十六公斤,乳房卻已經發育。
原因竟是這孩子特別愛學習,幾乎每天都學習到晚上十一點才就寢,第二天又要早起。
這種超齡學習會引發身心的壓力反應,晚睡同樣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抑制生長激素活動,并影響腦下垂體對性荷爾蒙的正常調節,所以孩子長不高,并且性早熟。
由此可以看出,晚睡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我們再看下面一張表格:
上圖中顯示,學齡兒童前兒童應該保證10~13小時睡眠,學齡兒童應該每天保證有9~11小時的睡眠。
因此,孩子最佳的睡覺時間是晚上8點半,最遲不能超過9點。早上起床的時間最好是7點以后。
很多媽媽就抱怨了,晚上孩子怎么也不肯上床睡覺,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會自動發展形成,必須依賴大人協助他們養成。
>>>>01 白天不要睡得過久
白天睡得過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如果孩子白天睡得過多,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會兒,通過調整來克服“黑白顛倒”。
一般學齡前兒童中午睡1-2個小時即可,切忌讓孩子睡上3-4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02 父母以身作則
很多父母晚上做事拖拖拉拉,或者忙于工作,沉迷于追劇,那你就不能怪孩子不按時睡覺了。
到孩子睡覺的時間后,家長們最好也一起入睡,如果家長不睡的話,孩子還是容易興奮或者是覺得不公平。
如果家長有工作沒忙完,或者有其他事,最好單獨在一個房間里,將房門關上燈光調暗,以免影響到孩子。
>>>>03 營造出濃厚的睡眠氛圍
睡覺一小時前最好不要讓孩子接觸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因為這些很容易讓孩子大腦興奮。
可以把燈光調暗,關閉電視機,最好能準備一個固定的上床睡覺儀式為他們養成習慣,例如講睡前故事,安撫他們的情緒,讓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滿足地睡去。
>>>>04 調整孩子睡眠,家長別心急
家長也不要每天為孩子早睡問題而過于焦慮,偶爾晚睡不必太緊張生氣。
有些已養成晚睡習慣的孩子,無法在短時間內調整過來,這時候更不能急躁,要給孩子一些時間做調整。
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譬如這一星期規定晚上10點半睡覺,下一星期再改成10點。
常言說“早睡早起身體好”,家長們以后一定要帶著孩子早點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