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教Module 8 Unit 1 Will you help me?這一課時,我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這個問題進行了實踐與探索。
本課是三年級起點五年級英語Module 8 Unit 1的課文教學。課型為新授課。本模塊要求學生掌握重點句型:Will you…? 及回答:Yes, I will. /No, I won’t.并且會用will的相關形式來表達意愿。《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將學生的發展作為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依據“ 學生能用英語做什么”的思想設計教學活動,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本人將教學內容按照“由淺入深,由輸入到輸出”的原則設計學生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教學活動。
課堂的交際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由他們擔任重要角色。教師的責任是選擇、組織交際活動并促進其開展。在本課的課熱身環節,我通過設計free talk:What will you do on sunny days?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在課前就開始鍛煉其表達能力,提高聽說能力。同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幫Daming帶什么禮物給Simon出出主意,讓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投入到實際情境中,通過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實踐活動,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本環節也出現諸多不足,如,學生的情緒沒有完全地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不夠濃烈。
其次,用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和學生的積極情感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最后,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置身于教師精心創設的各種真實有趣的情景之中,提高他們的主體參與性。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對學生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而學習興趣的產生和強化都離不開教師的激發和培養。因此,英語教師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學生從枯燥的課堂教學引入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主體參與性。
? ? ? ?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備課、上課,力求課堂教學新穎、多樣化,使英語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活潑。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從而達到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