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調侃道“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那么,同一個世界,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老爸。
我的老爸,他不老,卻總是在笑起來的時候眼角泛起幾層紋。總害怕蒼蠅恰好飛到他的臉上會有被夾死的可能,對于這個的解釋,他大概是:人太瘦,皮太厚。
我的老爸,他的每條皮帶都要經過自己動手“改革”,因為買回來的皮帶對他而言都不合適,因為他吃不胖,家鄉流傳的俗語:瘦田易吸水,就是形容他這種的。
我的老爸,一生老實,一世勤勞。寡言少語的他,讓我從小便有父愛的“距離感”,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他越發幽默,他緊繃著的嚴肅臉越來越多地露出無包袱的笑容。
1
我的老爸,是個不撐傘的人
一天,姐姐要出門,剛好天下著雨。她讓老媽給捎把傘,老媽拿出了把傘,說:這傘是你干爺爺送的。
我調侃到:哇,老爸,你干爹送的傘,你咋不用呀?
老爸笑了笑說:我又不撐傘,也從來沒用過傘……
我才反應過來,“是哦,老爸從來不用傘,老爸不管天晴還是下雨都是戴著斗笠。”
過后,姐姐出門了。我的耳邊回蕩著剛剛談笑中的那句話,老爸云淡風輕地脫口而出的他不撐傘,再到自己幾秒鐘的反應——不管天晴還是下雨,他永遠一頂斗笠戴在頭上。
遇見很多家長的大人,他們總是稱贊我的父母勤勞能干,所以在一邊供我們姐妹兩一個上大學,一個上中學的過程中,還一邊慢慢地蓋起了樓房。
作為家里唯一的一位男士,他是不撐傘的老爸,卻穩重地撐起一個家。
2
我的老爸,是個不用微信的人
智能時代的風掀起了一陣“微信潮”,某年一個春節過后,家里許多親戚,同學的父母都用起了智能手機,人手一個微信ID。而我的老爸,至今一直都不用智能手機。
身邊的朋友總在說:
“我爸/媽微信給我轉錢了”
“我爸/媽的朋友圈畫風是這樣的”
“臥槽!我爸/媽竟然屏蔽了我的朋友圈”……
而我,總是默默地告訴自己:老爸老媽沒有朋友圈,我沒有屏不屏蔽的煩惱,更沒有互發表情包的樂趣……
老爸一直堅持用著他的老人機,他說智能手機他用不慣。有一回他的手機壞了,我給了他一部智能手機讓他用,教會了他之后,過了兩天,他把手機還給我,說:“算了,你還是給我買把非智能手機就好了,這我真的用不慣,平常田里干活滿手是土,屏幕就容易臟。再說這太陽底下字都看不清,還是按鍵的機子適合我……”
他的手機后殼總是容易卡土,身邊老老少少的親戚都用著智能手機,讓他也換上。他依舊堅持不換,怎么舒服怎么來,我們也不再勸他,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3
我的老爸,嘴里常叼著煙。
來客人了,他抽煙;
干活累了,他抽煙;
一個人坐著,他也抽煙。
老媽說他了,他會收斂些;我和姐姐說他了,他總是有一套理由回復我們,每次讓他少抽煙,他總說:“每天干農活這么辛苦,抽根煙可以緩解一下疲勞……”
“那你少抽點,讓你戒煙估計是比登天還難,就少抽點,對身體不好……”我們總是這樣再叨幾句,他也不多說,只是擺擺手示意一下他知道了。
“認識錯誤,堅決不改”這大概就一直是老爸的style吧。總是提醒他吸煙有害身體健康,他總是推辭吸煙可以緩解疲勞,況且他除了每天干農活,也沒其他“興趣愛好”了……
有一回他做一個小手術,剛好做了全身檢查,X光顯示他的肺部并沒有因長期吸煙而變黑。這下讓老爸“嘚瑟”了,往后再勸他戒煙或者少抽點他總是“有理有據”。
再大的太陽,他從不抱怨黝黑的膚色;再冷的天氣,他從不安逸于家里;再累的農活,他從不停止手里的鋤頭。他是一個辛勤的農夫,更是一個優秀的父親。
小叔過年時常調侃,你老爸一年365天應該有360天是在勞動的吧,就春節這幾天在家休息。我笑笑表示同意,卻在心里默默心疼加感激了許久。
4
我剛上初中那會兒,由于第一次住宿,不自立的我每周都找各種頭痛、感冒、肚子不舒服的理由請假回家。
每一次打電話給老爸,開口總是自己哪里不舒服。腦海里卻浮現電話連線的另一頭,皺著眉頭的老爸一臉憂愁的樣子。
一整個冬天,不是在請假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的我。那個熟悉的摩托車后座,是不堅強的我滿心愧疚的記憶。
后來,老媽和我說,你知道嗎?你上初一那會兒,這樣一學期的折騰,你爸當時說看到你打回來的電話他就害怕。我們希望你健康,希望你好好的。
我沒抑制住眼睛里滾燙的淚水,那一學期的折磨讓他們多么不放心,又多么鬧心。也是曾經的不懂事,成長了后來堅強的我。因為我答應了自己,不再讓老爸老媽為我擔心。
我的老爸,他長得瘦卻吃得多;說得少卻做得好。對于我們的成長,他一直都是放養式,他尊重我們的選擇,我們也不負其眾望。
我與眾不同的老爸,他不撐傘,不玩微信,不走大眾路線,他是我們唯一僅有的一個父親,不復制別人所謂的榜樣,只剪切屬于他沉穩努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