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將士戰爭中學習戰爭尋制敵法寶
群策群力實戰中創新理論建克敵利器
1953/5/3? 晴? 安東
聶司令員在上午的指揮所例會上提出:根據軍委空軍和志愿軍總部的指示,要求我們志愿軍空軍加強飛行部隊的夜間訓練,堅決打擊敵人對我重要目標的夜間轟炸。
吳肅參謀長:自從我志愿軍入朝作戰以來,敵人對我采取了“絞殺戰”的戰術,妄圖掐住我們的交通“咽喉” ,在清川江以南的西浦到價川的鐵路三角地區實施狂轟濫炸,在我志愿軍空軍的奮勇反擊下,敵人的收效甚微;于是敵人又改變戰術,縮小轟炸范圍,在肅川至萬城鐵路線的里程樁317—318,只有一公里這么狹小的地段狂轟濫炸,但是也被我們粉碎了;之后敵人又把轟炸范圍縮小到龍原里至泉洞之間的29公里路樁這么一個點上,結果還是沒有卡住我們的交通運輸線;后來敵人又改變戰術,采取重點轟炸和機動轟炸相結合,美軍重點轟炸清川江的川北這頭,企圖卡住交通樞紐。同時在清川江以南地區,采取機動轟炸,但是在我們空軍的保護下,敵人仍然沒有達成戰役目的;近幾個月以來,敵機把轟炸的目標轉向水電站、大壩等重要戰略目標。以及對我前沿陣地,淺近縱深80公里內的指揮所、倉庫等實施轟炸;但是在我英勇的志愿軍空軍的奮戰下,粉碎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保障了我鐵/公路交通運輸的安全。
聶司令員:敵人的轟炸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以B-29為核心的重型轟炸機,對我前進機場、交通樞紐、大型工業區等面狀戰略目標實施轟炸;二是以F-80和F-84為主的戰術轟炸機,對我橋梁、水電站、后勤倉庫等點狀目標實施轟炸;另外還有P-51、F-4U等螺旋槳飛機對我一線地面部隊,雷達站等目標實施轟炸。由于在我們和蘇空軍的奮力反擊下,B-29重型轟炸機由晝間轟炸,改變為夜間轟炸。我軍的飛機沒有機載雷達,又缺乏夜間作戰經驗,所以目前無法對B-29重型轟炸機實施有效打擊。
指揮所長兼情報站長陳旭之:關于B-29轟炸機的情報我向大家匯報一下。
1,目前美空軍第19、22、92、98、307戰略轟炸機大隊大約有110余架B-29轟炸機,部署在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和日本本土的三澤空軍基地,屬美遠東航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指揮;
2,B-29是4引擎螺旋槳戰略轟炸機,也叫超級空中堡壘。巡航時速550公里,續航距離5663公里,實用升限10200米,可攜帶9072公斤航空炸彈,乘員10人。B-29有5個炮塔,裝備了12挺12.7毫米機槍和1門20毫米炮,并且配有火控系統;
3,B-29裝有AN/APQ-13羅蘭遠程導航系統和X波段搜索轟炸雷達。憑借這套電子三角測距和導航系統,B-29可以在夜間得到精確定位和導航,對我目標實施準確的轟炸,這也是我們在朝鮮境內的前線機場始終無法建成的重要原因;
4,B-29轟炸機安裝了4個外置式的電子干擾設備,其中3個是發射器,對我雷達實施主動干擾,還有1個是接收器,專門接受并分析我軍的雷達信號;
5,B-29轟炸機遂行作戰任務,通常有RB50-G電子偵察機伴隨,實施直接電子干擾。還有F-94戰斗機實施護航任務,F-94有機載雷達,適合夜間作戰。
6,B-29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曾對日軍實施過電子干擾作戰,使日本的炮瞄雷達效能下降了90%,防空雷達發現目標從30公里下降到2-5公里,導致有效攔截時間過短。
綜上所述,B-29有較快的航速,較高的飛行高度,較厚的裝甲防護,較強的自衛火力和較有效的電子干擾設備,所以它的戰場生存能力比較強。
空3師師長兼司令員助理袁彬:太平洋戰爭時期,由于B-29飛的高,也飛的快,日軍飛機拿B-29轟炸機沒有辦法。后來日軍第4航空戰斗機大隊飛行員渡邊重夫軍曹,利用日本戰機裝甲厚的優勢,撞擊B-29轟炸機的水平尾翼,而使B-29發生螺旋,墜毀。1944年12月3日,美軍對日本九州地區轟炸,日軍就是利用撞擊的方式擊毀B-29轟炸機6架。
空2師師長兼司令員助理張慶和: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B-29從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沿著黃海,從西海岸竄入。剛好有一股比較恒定的從西北向東南的高速高空氣流,高度在9000—10000米。B-29轟炸機群在進入朝鮮時由于這股逆氣流,而開始減速。而我米格-15在接近他的時候,是順風,所以從發現到攔截的時間很短,沒有時間完成瞄準、攻擊、脫離的步驟。而B-29轟炸完畢,轉向大海飛行時,則是順風,飛行速度增加,便于脫離。
吳肅參謀長:我軍米格-15沒有機載雷達,地面雷達可以把我機引導到戰區,接下來的空戰,就靠飛行員自己在空中尋找目標,難度較大。但是在世界空戰史上也是有戰例可循的。二戰時,德國的雷達系統被英軍摧毀,德國空軍哈約·赫爾曼少校發明了一種“野豬戰術” ,就是沒有導航功能的戰斗機,憑借探照燈和地面燃燒的火光作為照明背景,目視搜索目標并攻擊,在敵機編隊內橫沖直撞,沖散敵機戰斗隊形,擾亂敵機作戰意圖。就像野豬一樣,這就是有名的“野豬戰術” 。我們也可以借鑒這種戰術,造成敵轟炸機群戰斗隊形混亂,無法達成轟炸目的。
聶司令員:空4師夜航大隊已經進駐大東溝機場,目前我軍的任務是負責打擊美空軍F-94戰斗機,掩護蘇軍對B-29轟炸機群實施攻擊。
1953/5/26? 多云 安東
5月9日晚23:40,聶司令員交代:我們與蘇空軍的作戰計劃是今天后半夜,由空4師夜航大隊負責攔截美空軍F-94夜航戰斗機編隊,蘇空軍負責對付美B-29轟炸機。情報站一定要把空情掌握好。這是我們志愿軍空軍首次夜航實戰,要認真對待。
參謀長吳肅親自到雷達預警中心開會,要求值班參謀通知各雷達站,嚴密監視敵情,一定要第一時間通報敵情。
空4師夜航大隊3月份就進駐大東溝機場了,與空17師共用一條跑道,白天空17師使用,晚上夜航大隊使用,跑道另一端是蘇空軍,大家相互協同比較默契。
夜航大隊雖然已經訓練幾個月了,但是畢竟是首次實戰,大家不免有些緊張。聶司令員親自給10團侯書軍副團長打電話,了解準備情況。
侯副團長:我們計劃起飛2個中隊,8機分成兩個梯隊,分4批起飛,在雷達引導下進入戰區后,視情以2中隊負責掩護,1中隊先以雙機攻擊。屆時請與高炮部隊協同,千萬不可誤擊我機。
聶司令員:同意,一定要認真觀察,雷達把你們引導到戰區后,主要靠你們自己自主搜索,要學會利用月光和探照燈光觀察。
情報站陳站長:F-94也稱為“星火”,是噴氣式全天候戰斗機。在朝鮮戰場參戰的是駐水原機場的第319截擊機中隊,F-94裝有APG-40雷達和E-1火控系統,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由于技術敏感,所以美軍禁止F-94上前線作戰,只是承擔駐地空防。現在由于B-29轟炸機頻頻遭到我方打擊,所以美空軍解禁,允許F-94承擔B-29的護航任務。F-94的巡航速度是732公里/時;實用升限是13716米;最大航程是1950公里。
吳參謀長:F-94在今年開始承擔夜間護航任務后,曾經擊落過朝鮮人民軍空軍的拉-9截擊機和蘇軍的米格-15戰斗機。主要原因就是F-94裝備了火控雷達,可以先于我機發現、瞄準和開火。所以我們必須做到2個先:先敵發現、先敵開火。
情報站陳站長:根據蘇空軍通報的情報,F-94 也有許多問題,一是由于發動機推力較小,因此空中機動性較差;二是雖然有雷達火控系統,但是不能90度角或對頭射擊,仍需要尾追射擊。所以我機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就是良好的機動性能,迅速接近,只要形成尾追,就有把握擊落敵機。
5月10日凌晨2:45,雷達預警中心報告:B-29轟炸機2批32架,航向090,高度4000,已經接近西海岸;F-94戰斗機2批12架,航向550,高度8000。
聶司令員:空4師夜航大隊8機4批起飛。
3:13,雷達預警中心:F-94B 12架,航向020,高度7000,定州方向。
吳參謀長:小鷹注意,航向190,高度9000,3號區域,12只兔子,30公里處,注意搜索。
我空4師夜航大隊8架戰機,向左一轉方向,迅速撲向目標。
3:22,侯書軍報告:空中云層較高,難以觀察,請求下降高度。
我8機編隊下降高度,拉開隊形,搜索接敵。
雷達報告:8架F-94航向580,高度9000,接近我左側。
吳參謀長:小鷹注意,左側上方F-94 8架,注意擺脫。
我夜航大隊8架米格-15急速爬升右轉,2中隊6號機剛調整機身右轉,遭到敵機猛烈射擊,機翼中彈受傷。
由于敵機先于我機發現和開火,我機處于被動位置,只好以機動之優勢迅速擺脫。
聶司令員:立即返航。
我夜航大隊首次夜戰,出師不利,雖然由雷達引導進入戰區,但是由于戰區云層較高,降低高度,剛鉆出云層,就遭到攻擊。而敵機發揮雷達搜索功能,先我發現,先我開火,我被擊傷1架。任務沒有完成好,夜航大隊連夜開會研究戰法,總結經驗教訓。
聶司令員打電話給夜航大隊:首次夜戰,沒有擊落敵機,但是摸索了戰法,發現了問題,總結了經驗。這就是收獲,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實事求是,在訓練和實戰中提高自己。
空聯司立即對這次夜航作戰失利做戰斗總結。
吳參謀長:這次夜航作戰失利我提3點看法:1,夜間作戰不同于晝間,能見度不良,我們又沒有機載雷達,所以不宜采取大編隊作戰。今后作戰應以雙機或4機協同作戰為宜;2,雷達對目標的持續監控是夜間作戰的重點,我機夜間難以搜索發現目標,所以必須依靠雷達引導才能接近目標;3,游獵方式較適合目前我們夜航作戰。
聶司令員:各部門回去仔細研究,作戰處明天對各部門研究情況做出匯總。
5月17日,指揮所里空氣非常緊張,上午的空情非常多,敵機分成20多批次,對我平壤以北,清川江附近目標實施轟炸,我軍掩護蘇空軍作戰,蘇空軍擊落擊傷敵F-84戰斗轟炸機多架,空4師和空15師出動多批戰機起飛迎戰。我軍雖未擊落敵機,但是粉碎了敵機轟炸我戰略目標的企圖。
聶司令員:近期美空軍對我采取所謂“對鐵路目標進行一系列短促而猛烈的突擊”行動,特別是對清川江和大同江大橋進行所謂“空中包圍”。美空軍在清川江以北地區用F-86設置了三道“阻擊屏幕”,以掩護其轟炸機群對我目標實施轟炸,為此我們必須采取小群多路,多批次,多層次,小編隊滲透的方式,突破敵人的空中防線,打過清川江,前伸到清川江以南打擊敵轟炸機群,重點打擊F-86F30新型戰斗轟炸機。
吳參謀長:最近氣象條件比較復雜,敵機又層層設防,我們要學會超氣象(云量10,云高1000米以下),超技術(團以下各種編隊穿云)作戰。敵人會的我們要學會,敵人不會的我們也要學會。
下午13:50,雷達預警中心報告:8批F-86飛機共 64架,F-86F30和F-84共48架,航向580,高度9000.
指揮所陳所長:敵F-86分批在價川、定州、西海岸北竄,并大部集中與云山、北鎮地區,高度在10000—12000米,企圖攔阻我機,以掩護其戰斗轟炸機對平壤至沙里院之間的交通線進行轟炸。各值班參謀立即就位,雷達參謀注意外圍敵機動向;領航參謀立即計算敵機剩余滯空時間。
聶司令員:命令空4師10團,12架分2批起飛,平壤方向。
14:02,空4師10團在團長鄒炎率領下,12架戰機迅速起飛,直撲云端。
14:09,鄒團長報告:2架飛機輪胎脫皮(被鐵皮跑道擦破)以及副油箱變動位置。2中隊4架戰機2架出現故障,聶司令員命令鄒團長帶領2中隊全部返航。
其余2個中隊,8架戰機由大隊長耀先率領,繼續搜索前進。
14:35,情報站無線偵聽臺報告:金浦機場起飛的12架F-86沿著西海岸向北飛,現在聽到向東飛的指令。
吳參謀長:建議空15師起飛12架增援。
聶司令員:同意。
空15師12架戰機呼嘯著沖上藍天。
指揮所陳所長:401,航向260,高度9000,距離40公里,敵機22架,宣川方向,注意保持隊形。敵機僅剩12分鐘滯空作戰時間,纏住他們。
10團大隊長耀先率領8架戰機邊飛行,邊搜索。當飛行到鐵山上空時,副油箱油料已經耗盡,領隊長機下令:扔副油箱,準備戰斗。
副大隊長申炳煜:放大間隔,注意警戒。
2號機趙計良報告:右前方敵機4架繞向我尾后。
領隊長機命令:右轉爬高,2個梯隊,左翼負責攻擊,右翼負責掩護。等左翼將敵機群沖散后,右翼中隊集中攻擊敵左翼一個點。
我機群迅速躍升,占據高度優勢。
敵機一開始只有8架,但是他們發現我機向他們接近,迅速召喚其他空域的飛機前來增援,于是敵機從8架變為22架,以將近3比1的數量優勢,向我編隊合圍了過來。
但是我英勇的志愿軍空軍飛行健兒,奮不顧身,直接撲了上去。首先我編隊占據了高度優勢,從高處向下滑又產生了速度優勢;戰術上以雙機為一個組,采取猛攻一個點,專打敵機群左側,一下就沖散了敵人的編隊,2中隊看到敵機群隊形開始混亂,也立即開展攻擊。
霎時間空中如萬馬奔騰,你穿我插,激烈廝殺。指揮所的對空臺不時傳來飛行員的呼叫聲、喘息聲、叫罵聲、機槍聲,火炮聲、此起彼伏。
僚機趙計良發現敵機尾追領隊長機,迅速左側滑,又壓右坡度,推頭向敵攻擊,將敵長機擊落。再右轉擺脫時,遭到敵雙機攻擊,飛機不幸中彈跳傘獲救。
大隊長耀先遭敵4機攻擊,立即急轉,猛的拉起機頭朝太陽方向飛去,強烈的陽光刺激,使敵機失去目標。耀先大隊長利用陽光擺脫敵機圍攻。然后從萬米高空俯沖下來,咬住一架敵機,按下炮扭,敵機冒著黑煙墜落。
飛行員趙計良,肖明文,陶偉各擊落敵F-86飛機1架,尤其是陶偉在距離敵機50米開炮,首創我空軍近距離殲敵的典型范例。
敵機見我增援編隊接近,開始四散向海面逃竄。
是役,我擊落敵4架F-86,混戰中我被擊落2架,飛行員肖明文犧牲。
5月26日,空4師上午8:57,12團領隊長機張積慧率領10架戰機,在鐵山地區擊落敵機1架,我被擊落2架。
下午13:25,空12團團長陳亮率領12架戰機,在鐵山、義州、龜城、昌城空域與敵展開激戰,擊落敵機2架,我被擊落3架,團長陳亮犧牲。
我戰機陸續返航,地勤人員站在跑道旁歡迎戰友返回,如果哪個機務組沒有等到自己每天維護的戰鷹返航,那心情就會非常痛苦,久久不愿離開跑道,總希望出現奇跡,自己心愛的戰鷹能飛回來。
由于戰機戰斗起飛頻繁,給各飛行師的機務和軍械保障帶來極大的考驗,地勤人員起早貪黑,為了保養維修戰鷹,常常吃住都在飛機窩里。為此聶司令員命令后勤,在保障好空勤人員的同時,必須保障好地勤人員的工作和生活。
1953/5/30? 晴 安東
5月29日晚上22:20,指揮所仍然燈火通明,所有值班參謀和戰勤人員都在緊張的忙碌著。管理處劉大胡子,劉管理員和食堂炊事員,抬著一個大鋁桶進來,招呼大家吃宵夜。大家都高興的邊吃著面條,邊開玩笑。
作戰處陳參謀:你們瞧,這幾個蘇軍顧問,每天和我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這一個個的用起筷子來,比我們還溜。他們也學會用嘴吸面條了,記得剛開始還笑話我們,說:一吃面條,整個食堂都是哧溜哧溜的聲音。
蘇空軍駐我們空聯司領航顧問:Мне нравится есть лапшу.(我喜歡吃面條)。
正說著,聶司令員走了進來:今天大家還要辛苦一晚,我們作戰處制定了一份關于夜間打F-94飛機的作戰計劃,下面請吳參謀長向大家介紹這份計劃的具體內容。
吳參謀長:我們根據這段時間夜航大隊在訓練和實戰中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制定了一份夜航作戰的計劃。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點:1,敵機對我夜間轟炸,通常是上半夜批次和數量較多,轟炸目標多在清川江以北,下半夜通常轟炸區域在平壤以南地區;2,每次都有電子偵察機和驅逐機共同組成保護屏障;3,鑒于敵夜航機編隊,夜間作戰多采取多梯次、多層次、多批次的特點,我們也可采取多梯次、多批次的戰術;4,采取雷達預警引導大機群戰機攻擊與探照燈照射相結合的戰術方法。5,低空出航、隱蔽接敵、無線靜默,以單/雙機為主的小群多路的戰術。
今晚就采取雙機游獵的戰術,派出戰機分別在平壤北側和西側尋機游獵。聶司令員補充道。
30日凌晨1:50,雷達預警中心報告:美F-94飛機4架,航向590,高度7000,距離90公里。
聶司令員:夜航大隊按計劃起飛。
2:00,空4師夜航大隊,10團副團長侯書軍,領航主任宋亞民各駕駛米格-15比斯1架,從大東溝機場起飛,采取低空飛行,無線靜默,地面引導,儀表駕駛向敵機編隊撲去。
茫茫夜空,繁星點點,侯書軍副團長和宋亞民領航主任全靠儀表指示飛行。地面不時傳來:小鷹,注意,2100330,2105000(航向330,高度5000),2100010(距離10公里)。
在地面指揮的引導下,我夜航游獵小組經鐵山、宣川飛向戰區。當我機飛至定州上空時,雷達預警中心報告:F-94飛機2架,航向470,高度4500.
指揮所標圖員迅速將敵機飛行航跡標在戰區圖板的永柔和順川位置。
指揮所陳所長:2100350,2106000,4號區域。
我雙機向右側轉,向安州方向搜索前進,當飛機飛到博川上空時,侯副團長發現敵機蹤跡。
2:27,侯書軍報告:耗子2(發現2架敵機)
侯書軍一壓機頭準備追擊,突然美機從左上方一閃而過就不見了,目標丟失。
2:28,侯書軍:耗子丟失。
指揮所陳所長:2100270,2105500,5號區域。指揮所通知戰機轉向安州地區搜索。
侯副團長和宋主任不做任何回答,僅復誦:00(明白)。
我機飛至安州上空,已經接近敵機,這時全靠飛行員目視觀測搜索。突然,侯副團長發現前方有一個亮點不知是星星還是敵機?
侯副團長把飛機向左邊壓了一下坡度,光點隨之消失,再向右邊壓了一下坡度,光點又出現了,侯副團長由此判斷:不是星星,是敵機。于是他在浩瀚的夜空中排除星光的干擾,加速向游移的敵機光點追了上去,可以看到敵機尾部噴出的火焰越來越清楚了。說時遲那時快,侯副團長迅速將敵機的光點套入瞄準鏡十字線中間,按下射擊按鈕。一陣火光炫目,侯副團長連忙拉起機頭,向左側滑過去,加速向10點鐘方向擺脫。
雷達報告,敵機消失,我機返航。我們整個指揮所大廳立即歡呼起來。
空4師夜航大隊,副團長侯書軍在地面指揮下接近目標后,無地面導航,無機載雷達,無探照燈的情況下,僅依靠個人目視發現、瞄準、發射。擊落美空軍F-94D 1架,首創我志愿軍空軍夜間擊落敵機的先河。
1953/5/31? 雨? 安東
連續多日的空戰,指揮所里的空氣都顯得緊張和凝固,每個人都在忙碌中度過每一分鐘。我們的指揮員和飛行員在戰斗中成長,愈打愈成熟,愈打愈老練,愈打愈有經驗。
今天陰雨,云層很低,雙方休戰。上午9:00,在指揮所召開戰術研討會,除了空聯司各部門的負責人以外,還請了各師軍事主官,以及張積慧、李漢、鄒炎、趙寶桐、王海、韓德彩、蔣道平、侯書軍等打下敵機多架的飛行員代表參加。
聶司令員:今天召開戰術研討會,目的就是把我們近期的空戰經驗加以總結,對下一步的空戰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我們這些人都是從陸軍來的,當我們抬起頭,把目光從地面引向空中時,我們的視野,我們的眼光就更加寬闊了,歷史選擇了我們,我們也要創造歷史。
吳肅參謀長:我們空軍建軍才3年多,但是我們發展非常快,這要感謝安東,因為安東是一所大學校,安東空軍學校培養了我們一大批飛行人員,也培養了一大批指揮人員。我們的老師就是美國空軍,他們向我們傳授了許多我們原來不懂的作戰經驗,我們從這所安東空校學到了航空工程理論、航空作戰理論、氣象學、領航學。我們在作戰的實踐中學會了運用統籌學,幾何學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我們不再是一個只懂得擼袖子的草莽英雄,我們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德才兼備,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指揮員和戰斗員。
首先各位飛行員們踴躍的交流了自己與敵機格斗的經過和運用戰術的經驗體會。
聶司令員:飛行員總結的經驗和教訓非常重要,作戰處和指揮所一起把這些戰例以及戰術體會記錄并且形成文字,下發各飛行部隊,用來指導今后的作戰。
指揮所陳所長:剛才韓德彩同志總結的時候,我注意到他做了一個動作,就是他咬住費席爾時,費席爾做了一個下滑動作,企圖引誘韓德彩也下滑,然后利用F-86水平機動的優勢逃竄,韓德彩識破了敵機的意圖,這時我機速度比敵機快,如果要在一瞬間完成接近、瞄準、射擊這一連串動作,時間來不及。甚至可能會超到敵機前面,成為敵機的靶子。這時韓德彩做了一個動作。我看到他頭往上一抬,左手這么一滑,然后右手這么一滑,再開始瞄準、射擊。雖是慢動作,但都是一氣呵成的。
看到韓德彩的動作我就想起了我在上海育才中學讀書時,一位德裔物理老師關于能量的解釋:能量包括動能和勢能,動能是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勢能是狀態量,又稱位能,是相互作用的物體所共有的,勢能是存儲于系統內的能量。聽起來可能有些抽象和枯燥,不過沒關系,讓我引伸開來說。
過去我們理解空戰理論,所引用的都是幾何學,例如飛機的相互位置、速度變化、躍升盤旋、翻轉橫滾、目的是如何尾追咬住敵機。所談的是幾何量,是在對幾何學的理解上,用幾何理論來闡述空戰戰術。
但是我們已經進入了噴氣機時代,我們有幸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噴氣時代的空軍人。其實我們與敵人是平起平坐的,我們一同進入這個嶄新的噴氣時代,我們是雛鷹,他們是禿鷹,我們是菜鳥,他們是老油子。但是我們的飛行員非常聰明,非常的好學,而且是無師自通。當那些老禿鷹還沉浸在螺旋槳時代的水平8字、上下橫滾時,我們的飛行員已經開始琢磨更加現代的作戰理論了。例如韓德彩同志的那個一拉機頭,就是利用重力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動能,雖然速度降下來了,但是換來了高度優勢,仍然具備能量優勢。然后韓德彩一個左側滑,再一個右側滑,把動能儲存在勢能里,在做側滑的時候完成了瞄準動作,這樣韓德彩同志即緩沖了自己的能量(儲存了能量),又獲得了角度優勢—咬尾。我覺得韓德彩同志無形中為我們空軍開創了一個新的作戰理論,就是在空戰動作中如何保持能量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是費席爾在韓德彩后面,這個雙料老油子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例如他可以來一個“攻擊性滾桶”,通過飛機大過載動作,迅速消耗自己的能量,來取得抓住韓德彩尾部的’角度優勢“,而失去的卻是能量優勢。而韓德彩可以利用自己的能量優勢,也就是重量加速度,迅速下滑擺脫。費席爾用的是典型的螺旋槳時代的經典戰術。所以當我們的對手還停留在螺旋槳的美好回憶之中時,我們已經開始彎道超車了。所以我們贏了,道理就這么簡單。
作戰處陳參謀:你說了那么多,有些枯燥和難懂,說白了就是引進物理學,代替幾何學來解釋現代空戰理論。
吳參謀長:老陳說的理論很深,但是很有指導意義,我們不是要每個飛行員都懂,但是我們地面指揮人員要用現代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戰術思想,把飛行員的具體動作理論化,再通過理論來指導我們今后的空戰。現代的空戰理論就是現代各門學科的綜合運用。這點非常重要。
指揮所陳所長:還有一個例子,我這里做了文字總結,念給大家聽聽:1,當我接近敵機時,如果速度大于F-86,敵常利用俯沖剎車,作左或右盤旋動作,或作翻滾動作,其主要企圖就是使我機沖過其機頭,將尾部全部暴露給它,以便咬尾攻擊。因此我機接近敵機時應有所準備,發現敵機作盤旋時,我應作相反方向動作。有一次,當敵機作盤旋動作時,我機急中生智,將起落架放下,減低了速度,繼續咬尾,擊落了敵機……
總之我們的飛行員沒有老舊理論的束縛,敢于創新,最終我們會是贏家。
聶司令員站起來:我們這所安東空軍學院沒有白開,我們在這里學到了那么多的東西。我們的前任,東北軍區空軍在以前的空戰中為我們總結了非常寶貴的經驗,例如一域多層四四制。我們華東空軍參戰后,又在原來的基礎上總結了許多戰術,例如:誘敵深入、圍點打援;聲東擊西、出奇制勝;分進合擊、向心攻擊;迂回包圍、鉗型夾擊;小群多路、輪番攻擊;佯裝誘敵、斷敵退路;低空出擊、隱蔽接敵;攻其一點、趁亂制勝;還有情報戰;干擾和反干擾戰;雷達監控和無線監聽相結合;用概率論概念建立數學模型,來破譯敵人的密碼……總之,我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我們華東軍區空軍有的是人才,我們要發揮這些人才的聰明才智,我們一定能超越我們的對手—美國空軍,我們誰都不怕,況且我們也從來沒有怕過誰。
指揮所掌聲響了起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