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字只是關于安妮寶貝的《素年錦時》的一些感想關于愛情
很喜歡重光的故事,很喜歡重光和清祐的愛情,說是愛情嗎?其實也不太準確,喜歡是有,認定也有,彼此都是經歷復雜的獨自生活的個體,認識不過十五天,見過三次面,像是注定的婚姻與緣分,讓他們之前經歷過漫長的等待,確實是兩個人一起生活,即使再盛大熱鬧的婚禮,其最后總歸是平淡的生活,柴米油鹽,將婚禮盛大與之后的爭吵比,確實顯得極不匹配,他們有共識或大致都認出了對方的特質,他認真傳統,溫厚純良,細致入微,承擔包容,正是重光想找的結婚對象,能和她在家中種樹,有小河塘,而他押大賭注,娶了個一意孤行,獨特的女子,他們認同對方是世間珍貴稀少的人,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必須為彼此付出代價,忍耐,犧牲,原諒,退讓,成全,以此讓婚姻完整,周全,綿延流展。重光是那樣叛逆的女子,性格敏感,最后因為孩子逐漸趨向平衡,安靜下來。
有這樣的洞悉力,所以方向明確,能夠看清自己,亦如以自我心中標準來判斷別人,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我們的一生花在猶豫二字上多的多,未能有如此果決,不過想來他們有自己的認識,對生活,對婚姻,需求明確。明確的精神系統,這不過是走向最正常的關系,相較于年輕,未經世事磨練的小年輕,爭吵,爭執,賭氣,分手,要看起來溫和很多,也更順遂人意,少了花俏的東西,用最本質的心態去走向前方。這種模式的愛情,真實,貼近關系相處的實質,但又奢侈,很多時候我們受不了漫長的等待,會將就,也沒有如此清晰的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舍棄之間的取舍是很難的,像重光那樣知道自己做的選擇正確的少之又少。
于我說來,愛情這東西極為簡單,又是困惑至極,在一起,不在一起,都沒關系,當然有情人終成眷屬很好,不在一起也不用過于苛責,因為最后結果都是很明確的,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極其短暫的,能認識已經是人海茫茫中很幸運的安排了,何必拘泥于一定要在一起,在人世中,你們有過一段時間,已經很好,你們彼此都需要繼續前行,不要惋惜,然而實際中,會有一種舍不得的情緒,但也無奈,所以像重光那樣水到渠成的自然很是讓人歡喜,羨慕。我并非對愛情持消極態度,而是一種順遂自然,當然,根據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追求意愿,也要區別對待,所以說有時候愛情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有時候悄然而至,有時候有像命中注定,簡單的時候是喜歡就在一起,困惑的時候是抑郁無解糾結。
如今的愛情大概都是眾知的四個階段,剛開始認識的時候是有點小曖昧的甜蜜期待;后來在一起相互習慣,磨合相處;然后是看到對方的缺點,或者有冷淡期,會琢磨誰先開口搭理誰的問題,最后如果能順利度過冷淡期,就能平淡但又不厭煩,了解卻又不失期待,偶爾小甜蜜。所以人說如果你想結婚就談一段異地戀吧,一起旅行也能看出互相磨合的程度。感情其實沒那么多絢麗多彩,長久,溫和就很好。多點真誠,多點真實。
摘錄了一下安妮寶貝的句子,很好:
這一點,他們的觀點相同,畢竟只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兩個人打算在一起生活,結為夫妻,十分平常。見多盛大熱鬧的婚禮,日后又不長久,舞臺般的展示,最后只成為一個戲劇。很多人彼此離棄的時候,是連婚紗照都要丟棄的。
重光知道自己的意愿依舊是一次正確的決定。她給自己做的決定,一般不會出錯。如果有出錯,那也是為了后續的正確
她的心里不是沒有淡淡的惆悵。過了那么久的單身生活,就要嫁人。這就是她獨自持有的秘密,因此格外鄭重。她想清祐又何嘗不是。這個承諾里面,的確是有著各自的犧牲和承擔。這就是婚姻。
命里有的,就一定會有。自己會冒出來,不需要任何努力,只能等待。
就像沒有放鹽的水,它是淡的。你說,我要咸起來,或者暗示自己,我本來就是咸的,那沒有用的,需要鹽。一勺勺放進去它就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