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爸爸發(fā)微信跟我說兒童節(jié)快樂,后面還跟著一個笑臉,可愛極了。爸爸跟我說,我才感覺真的像自己的節(jié)日似的,像個孩子一樣快樂。
忽然,我就想寫封信。寫信給我的爸爸媽媽,告訴他們我多么幸運,告訴他們我多么快樂;寫信給我的弟弟妹妹,給他們分享我的生活,分享外面的世界;寫信給我的朋友,聊聊近來的工作,聊聊近來的家長里短;寫信給我的愛人,發(fā)發(fā)牢騷,撒撒嬌,計劃計劃未來;寫信給十年后的自己,描繪一番自己希望的模樣,啰嗦幾句不可忘的囑咐。
我也想收到信件,想回味一下等待的期盼心情,想通過文字想象你寫信時的表情,你笑我也笑,你皺眉我也皺眉。就像我們面對面交談一樣,親切。這感覺,都快記不清了。上一次寫信和收信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臨近高考的那段時間,壓力特別大,神經(jīng)時刻緊繃,幾乎每個晚上都跟我媽媽打電話哭鼻子,怕考不好,怕媽媽失望。媽媽人在外地,沒辦法陪在我身邊,擔(dān)心著急但又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通過電話說點安慰和鼓勵的話。過了幾周,我收到了媽媽寄回來的信。信中寫了很多我小時候的事情,寫我當(dāng)時中考時,看到二中落榜的消息,把油條一扔,憤憤然回家復(fù)習(xí),全心準(zhǔn)備一中選拔考試時的決然和認(rèn)真,寫我說:“媽媽,你放心,我一定會考上一中的,不讓你失望。”時的信心。寫媽媽對我的期望不應(yīng)該是壓力,而是動力,不應(yīng)該是負(fù)擔(dān),而是后盾。不管最后的成績怎樣,只要自己努力過了,能做到無愧于心,就是媽媽最大的驕傲...心情低落或是躁動不安時,我都會拿出信來看一看,仿佛媽媽就在身邊,煩躁的心情總是能得以平復(fù),就像小時候在床上翻來滾去不肯睡,但是一爬到媽媽的懷抱就能立馬入睡一樣神奇。
懵懂的豆蔻年華,打開抽屜,看見躺在那里的情書,臉上溢出一片緋紅,想立刻拆開信件一探究竟,又羞于拿出抽屜讓同學(xué)看見起哄,現(xiàn)在看還是等下看,像是個世紀(jì)大問題。好不容易決定拿出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可惡的上課鈴又響了,不情愿地關(guān)上屜子,整整一節(jié)課都在猜測信件的內(nèi)容。終于捱到放學(xué),獨自躲在一摞高高的書堆后面,展開信件,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是只屬于一個人的美妙時光。
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筆友。部分周刊下方會有一行交友宣言和通信地址,如果感興趣,可以給對方寫信交朋友。我媽媽的朋友的女兒比我大幾歲,有好幾個筆友,我可羨慕了。那會兒,我還不懂寫信這回事,覺得不可思議,除了我生活的地方,居然還有其他城市,居然還有人沒有見過下雪,這是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啊。我常常纏著媽媽帶我去她家里玩,因為她會給我分享好多從未聽聞的趣事,像看動畫片一樣興奮。她會給我講她喜歡誰,不喜歡誰,她會憧憬也許某一天他們會不期而遇,她會因為許久沒收到來信而不想吃飯,她會因為收到新朋友的來信而高興得跳起來。有時候,我們的笑聲太大會引來“愛湊熱鬧”的大人,我們通常一邊手忙腳亂地護(hù)住擺開來的信件,一邊異口同聲道:“快點出去,不許再進(jìn)來。”那是只屬于我和她的秘密。也是我第一次心里藏著小秘密,興奮又自豪。
花花綠綠的信紙,認(rèn)真署名的信封,五顏六色的熒光筆,充滿想象的花體祝福語,一切都好懷念,一筆一劃呈現(xiàn)出的筆跡中蘊含的情感,可不是短信中多打幾個感嘆號就能表達(dá)得了的。看信的時候,就像無形的自己拿著畫筆在腦海中勾勒出信中所寫的場景,就連腳邊開放的花朵都一絲不茍地涂上顏色,身臨其境,世界只有我和你。信件不僅僅是一封信而已。
拿起筆,給那個心里想念已久的人寫一封信,就在兒童節(jié)的這一天,放開做一件也許之前覺得幼稚的事情吧。也許他或她,打開信看到稱呼后面那一個可愛的冒號,都快要喜極而泣了呢!
寫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附上大片大片的祝福,發(fā)QQ或是微信時略顯矯情,有點難為情的祝福。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