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的秋雨走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昨天踩著暖洋洋的陽光去市場買水果,轉了兩圈卻沒找到想吃的水果。
突然在一堆小販聚集的街道上,被一位奶奶籮筐蓋上橙黃橙黃的軟柿子吸引住了。詢問價格之后便買了幾個。還順帶買了幾個青黃的硬柿子。因為太久不得吃柿子了,回去之后便洗手剝起軟柿子,剝皮兒就能知道柿子熟與否,然失望透頂——這柿子壓根兒還沒長熟嘛,還有很重的澀味兒呢,奶奶怎么就這么肯定地說熟了呢?
換了個硬柿子,入口瞬間,原諒了奶奶,也原諒了那沒熟的軟柿子。香甜,脆口,好吃呀。
今天再一次吃剩下的軟柿子,輕輕撕掉一點皮,放在嘴邊一吸——“咦,柿子熟了,好甜啊”。興奮得我直叫起來。一顆柿子入口,軟軟糯糯,汁如甘露,味比蜜甜,好吃極了。
這久違的味道使我去朋友圈發了個動態:秋天啊就該吃柿子,又有故事可以寫了。
是的,金秋,不止桂花飄香,還有“柿葉翻紅欲爭秋, 碧水如天依紅樓”的柿子呢。柿子如丹,外看像沉甸甸的燈籠,內服香甜軟糯,內外皆出彩,那一抹橙黃也是秋天的顏色。
說到當季便想起《中華小當家》里一個片段。小當家冥思苦想,想要做出具有獨特口味的青椒肉絲,不得法時被樹上掉下來的柿子給了他靈感,于是柿子青椒肉絲應運而生。掛滿醬汁的肉絲筍絲青椒絲,咋一看,就像裹上了蛋黃醬一樣好看。柿醬自然樸素的甜味,和青椒筍絲無比搭配,提出了肉絲的鮮甜,將整道菜的脆和嫩,襯托得更加出色。這道菜得到了大家瘋狂追捧,那是味蕾對柿子鮮美口感的最佳贊譽。
關于故事,便想起了以前在鄉下的日子,那是有柿子的日子,雖然那只是硬柿子。每次摘了柿子之后,我們就會準備一個大水桶,去建房子的工地上打半桶石灰水,然后把生柿子咕嚕嚕地往水里倒,放完之后便會在上面放一層稻草,再拿兩塊紅磚壓在上面。經過這樣的泡制,最終柿子的苦澀便會祛除得干干凈凈,只剩下柿子的鮮脆和清甜。我呀,可愛吃這樣的柿子了。
還有另一個故事。
小學路邊別人家的菜園里總會有幾棵野柿子樹,等到它可以吃的時候總是被我們惦記著,除了也柿子的味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柿子核。柿子核可是我們跳房子的工具呢。不管女同學還是男同學,我們都會收集這些柿子核,然后用小刀鉆孔,再用一根毛線串起來,我們的游戲小工具就做好了。這一串串的柿子核也把我們童年的樂趣串了起來。校園里,水泥地上總是回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
現在想來這些,又覺得那些遠去的點滴還是那么清晰可見。
柿子熟了,秋天里,我們一起享受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