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因為要養成的習慣,目標太大,而不敢去行動?
是否因為太累,而沒辦法堅持好習慣?
是否因為太忙,而放棄好習慣?
是否有想學東西,但卻沒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時機?
基本上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微習慣》中找到答案。
《微習慣》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本“微”(bao)型的書,薄到,沒有閱讀的壓力。
這本書我是包里隨身帶的,在整個看的過程中,覺得這本書語言樸實,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而且方法簡單,不用勉強自己,但是又有效。《微習慣》中作者 斯蒂芬.蓋斯 喜歡用物理里面的一些原理,來解釋生活的現象和微習慣的機制。
比如作者用牛頓定律:“靜止的物體在受力作用下,才會開始運動。 ”來說明要開始一個好習慣,需要意志力去啟動。用“運動的物體,如果沒有外力作用,也不會停下來。” 來說明要改變一個壞習慣,也需要意志力。
此外還有一個關于電流和阻力的例子。來說明,大腦在遇到比較困難的事情,或者有壓力的時候,通常會選擇一條輕松,不用決策的路去走。結果是大腦選擇重復以往的習慣。
這兩個例子讓我記住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一些作家在找例子來解釋說明,他們想表達的概念之時。都有行業或者專業知識板塊的偏好。比如之前看的有本書,基本上例子,都會考慮用車相關的屬性去解釋說明
書中提到的“微習慣”,是指一種小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比如每天閱讀2頁書,學一個單詞等。
《微習慣》是美國斯蒂芬.蓋斯所寫。斯蒂芬.蓋斯被描述為一個天生的懶蟲。當他發現自己人性中的惰性后,開始研究養成各類好習慣的策略。最終,以自身的實際經驗,總結出一套,小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養成法——微習慣。
在書中,我有兩個重點內容。一是微習慣的原理。二是怎么建立微習慣的8個步驟。
一、微習慣的原理
說微習慣的重要性之前,讓我們了解下什么是微習慣。
斯蒂芬.蓋斯形容“微習慣”是一種,做起來容易,不做反而更難的一種行為。所謂“微習慣”,強調兩點:一,行動強過毫無作為;二,每天做一點的效果比一天做很多事情更有效。
斯蒂芬.蓋斯告訴我們,還沒開始去做某個事情,就覺得困難的原因,并不是來于目標本身。而是為了達到目標,而累加投入的時間精力的嚇人。對比來說,微習慣的優點就很明顯,簡單容易完成,并且在完成之后,激勵你繼續努力,重復去做,從而形成好的良性循環。
為了更好的了解微習慣,斯蒂芬.蓋斯詳細地剖析了習慣的形成。
斯蒂芬.蓋斯認為,習慣是大腦被一個想法或信號,所觸發,產生的某種行為。這種感覺就像,隨著習慣的加深,大腦觸發機制,也會變得更加強大。我們就會更加容易,重復并且堅持做某件事情。
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影響習慣的還有壓力,無論習慣好壞。《人格和社會心理學雜志》中也提到,當人們遇到壓力時,意志力會減弱,讓人無法,輕易作出決定,而選擇重復平時的行為。
微習慣的重要性在了解習慣后,就體現了。微習慣具備習慣,只要觸發,就會自主的去做事情的優點。也具備習慣所沒有的優點,因為微習慣很小,小到就算有壓力,很累,也同樣能夠完成。并且能讓我們持續地去做一個事情,從而量變引起質變。
二、建立微習慣的8個步驟
既然微習慣有這么好的效果,那怎么建立微習慣呢?
1.選擇合適的微習慣。
可能你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要學會斷舍離。我們選擇微習慣的主角并不是別人的期待,而是自己內心的渴望,并且時間軸永遠都是當下需要。
你可以同時選擇幾個微習慣,這也是習慣所不具備的優點。因為通常養成一個習慣,比如健身,這是一個大目標。為了穩固健身這一目標,你可能就不得不放下其他的事情,而放下其他事情,也會讓你焦慮或者有心理負擔。 除非異常自律。
確定幾個微習慣后,要確保一點。你可供選擇的微習慣,已經是縮小版。比如健身縮小到1個俯臥撐等,因為你的目標是100%的完成率,而不是95%。建議微習慣的數量就2-3個左右。
2.挖掘微習慣價值。
因為外在壓力,而產生的習慣,我們會有抵觸情緒。比如因為工作需要,突然被迫學習英文。
那挖掘微習慣內在價值的意義,在于為“為什么”。
每天學單詞(英文)。為什么?
因為工作需要。為什么?
因為對我職業發展有幫助,并且學好了英文,能暢游一些國家。為什么?
因為這些事情,讓我感到很期待,有活力。
因此,學單詞(英文),是件有價值,并且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充滿動力。
3.納入日程。
納入日程需要找到一個培養習慣的依據。所以依據就是一個促發習慣的關鍵點。分為兩種。
一種是時間依據:比如固晚上6點健身,這類適合日常時間比較固定的人。普通習慣會因為要完成的工作量大,而拖延。反觀微習慣因為小,而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種是行動依據:比如吃完飯,去樓下散步1分鐘。因為以行動為依據,所以時間靈活性高,讓你更輕松,也有更多機會點去完成。
以上是促發習慣的點。但是微習慣還有一個更具備優勢的地方,就算沒有依據,微習慣也因為小,所以不可失敗。
4.回報,提升成就高。
微習慣小,所以去完成的時候,不需要做很艱難的決定。并且因為容易完成,所以讓你更有滿足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我們繼續行動,強化意志力,讓我們更容易開始去完成某個微習慣。
5.記錄完成情況。
研究顯示,寫在紙上的想法,更容易實現。
把微習慣寫在顯眼的地方,這樣你對完成的進度和是否已經完成會更加敏感。此外,看著滿目已經完成的標記,會讓你覺得每天都很棒。
雖然紙質效果好,但是智能時代,手機更方便看情況。兩款追蹤微習慣的工具。
IOS系統,可以用Lift,但是注意微習慣的目標要具體化。比如喝水這一目標,要確定到喝一杯水。
安卓系統,用Habit Sreak Plan
6.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從微小的量開始,不斷去強化我們完成目標的意志力,讓我們更容易去完成微習慣的目標。
更容易完成之后,不是提高目標,而是超額去完成。
有個微習慣的好目標,是最累的時候也能完成最低標準的,最微小的習慣。
7.按原計劃,擺脫高期待。
就算你已經具備能力,去完成更多的事情。比如一天學習一個單詞,現在你每天平均能學習5個。但是也要提醒自己你的目標只有1個,雖然可以選擇超額完成。微習慣要的是完成率100%。
8.微習慣養成的標志。
不抵觸:微習慣做起來容易,不做反而更難。
無考慮:不需要下決定,就能開始行動。
不擔心:不會因為漏掉一天焦慮,因為你知道自己會一直做。
無情緒:不會因為情緒變化,影響完成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