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書|《微習慣》——無負擔習慣養成法


10月第二周看的書是《微習慣》,最開始聽說這本書是在貓叔晨讀的一篇文章,提到了這樣一種神奇的習慣養成法。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斯蒂芬·蓋斯。相信我,你之前肯定沒聽說過這個人,因為至今百度百科還沒他,而且百度圖片顯示的竟然是比爾蓋茨。

在豆瓣中,這本書的評分高達8.0分。這本書很薄,只有130頁,翻一兩個小時就能翻完。

書不厚重,但是講的道理卻很實在,而且實操性很強。作者不僅說明了微習慣能打敗其他習慣養成方法的原理和研究,還重點介紹了關于習慣養成8大步驟。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過的日子渾渾噩噩卻不知如何改變;

如果你已經無數次想要養成習慣卻被“明天再說”打敗;

如果你希望終有一天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

那就從微習慣開始吧,從看完這篇干貨滿滿誠意滿滿的文章開始吧。

速覽全文:
1、微習慣是小到不可思議的習慣;
2、養成習慣要用意志力策略而非動力策略;
3、八個步驟手把手教你運用微習慣。

微習慣

一、微習慣——小到不可思議的習慣

顧名思義,微習慣指的是習慣的微縮版。比如你想養成每天鍛煉30分鐘的習慣,微習慣版本便是每天鍛煉1分鐘。你想每天在簡書寫作2000字,微習慣版本便是每天寫50字(甚至更少)。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許下雄心勃勃的壯志:我要經常鍛煉!我要看很多書!我要日更2000字!

雄心壯志

結果呢?鍛煉成了沙發上玩著手機伸伸腿,看書成了微博微信刷刷刷,日更成了目送牛人上首頁。

為什么結果會如此讓人無奈和沮喪?我知道你會將此歸咎于自己意志力不行、拖延,甚至自我懷疑和否定。但其實,只是你養成習慣的策略和方法出了問題。

我在看完這本書之后,給自己定下的三個微習慣之一是“每天寫50字”,小到令人發指吧。但是,自從我八月份暑假實習以來,沒正經寫過文章的我,竟然在這個微習慣的幫助下重拾自己一周一篇書評的習慣。

所以,既然這種方法能讓我這個寫作半吊子的人都重拾舊習,我相信對你也能有所幫助。此刻你肯定懷疑這種不可思議的做法的有效性,

二、靠譜的意志力 VS 不靠譜的動力

首先我聲明一點,在習慣養成中,不是說動力不好,而是你若想持久改變,意志力會比動力更靠譜。

因為靠動力激發習慣的策略有著諸多問題:

動力并不可靠。動力之所以不靠譜,是因為它以人的感受為基礎,而人類的感受容易改變且無法預測已經是幾百年來公認的事實了。

你不會總愿意激發動力。當你累了、生病了、頭疼,感覺“不在狀態”的時候,你還愿意激發動力嗎?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動力應該是行動的唯一基礎。典型的現象是許多人一旦想要改變自己,就瘋狂地看勵志視頻。這也是前些年成功學那么火的原因之一。但可笑的是,我們往往是課前激動,課上亂動,課后不動。

那么,為什么意志力能打敗動力呢?

首先,意志力可以被強化。和動力不同,意志力可以像肌肉一樣被強化。


1999年,自控力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羅伊·鮑麥斯特發現:和沒有進行健身的學生相比,那些花兩周時間磨練意志力以改善體型的學生“在隨后的自控力測試中有顯著的進步”。

另有一項研究發現:兩個月的有氧運動訓練為其他不相關領域內需要自控力的活動帶來了進步。

可見,意志力確實是自我提高的不二法門。如果你遇到了難受的事情,你的動力可能會被情緒所淹沒。但你卻能提高克服來自情緒低落、信心不足、精力不足帶來的抵觸情緒,進而采取行動的能力。

這種能力就是意志力。

其次,意志力策略可以通過計劃執行。

如果你依賴動力,那么想要嚴格制定計劃是很困難的。

我有個朋友,他從幾年前就想學英語,買過新概念、上過英語晨讀班,甚至買了某app上的百元課程。但他學英語的方式是,想學的時候就學。我勸他制訂個計劃,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他說他不喜歡那種被拘束的感覺,于是他至今還只會“A puma at large”。

新概念三第一課

一個時間籠統、沒要等到心情好或奇跡出現才行動的習慣是很難養成的。你必須給習慣制定時間表,然后付出行動。這就要求你應用意志力策略。

而當我們采用意志力策略時,有限的意志力很難讓我們同時養成多個習慣,也很難讓我們養成遠高于現階段自身能力的習慣。

比如說,你想養成健身的習慣,但你肯定不愿意6個月內只做健身方面的事情,而忽略其他你想提高的方面。另外,如果你以往一個月都寫不了幾個字,現在突然想要日更,這個習慣于你而言,難度過高也不切實際。

最好的辦法,就是微習慣。因為微習慣+意志力是必勝組合。

三、八大步驟養成微習慣

第1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把你想在未來某一時刻養成的習慣列個清單,盡量別超過三個。然后將它們的縮小版作為你每天要堅持的微習慣。

以我為例:我未來養成自我反思、寫作和運動這三個習慣,那對應的縮小版分別是:每天反思1分鐘、每天寫作50字、每天跑步1分鐘。

如何衡量自己的微習慣是否足夠小?如果你大聲地把它們念出來的時候你笑了,那它就是合格且適合的微習慣。

第2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想知道習慣是否值得我們付出努力需要我們認清來源。習慣最好來自于我們的生活觀念,而不是社會的壓力或他人的期待。否則,你會有強烈的抵觸心理。

用“為什么鉆頭”可以讓我們認清習慣來源。

比如寫作習慣:

我想每天寫作。為什么?

因為我熱愛寫作。為什么?

因為這種表達想法、有輸入有輸出以及講故事的方式是我最喜歡的。我能通過寫作和人們建立起聯系并幫助他們,而且我很享受這個過程。為什么這一點很重要呢?

因為這些事情讓我感覺特別有活力、特別幸福。為什么?

因為寫作是生活中我認為有價值并極為重視的事情。

第3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習慣依據分為兩類,時間和行為方式。

比如我一般將每天跑步放在每天早上寫完晨間日記之后,這是將跑步這一微習慣以“寫晨間日記”這一行為方式作為依據。
而我每天反思一分鐘這一微習慣是放在每天的11點,以時間為依據。

第4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回報不僅能激勵我們重復某種行為,另據認知科學家阿特·馬爾科曼說,回報還能讓意志力恢復。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回報的作用。

第5步: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記錄的工具可以是大日歷(推薦)、手機APP(ios可以使用ibetter、小日常,安卓推薦NEW、種子習慣)、電腦可用excel。

第6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你會顧慮這么小的習慣,會給人帶來進步嗎?我知道你想說人要志存高遠,但是問題是如果你定下了一個每天日更的習慣,但卻只更了3天便再沒打開過簡書,那此志只高不遠絕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以我一周多來的經驗,雖然我每天目標是寫50字,但我經常能寫上白字甚至上千字。

記住,微習慣絕不會阻礙你進步,就像浪花絕不可能阻止大海翻涌。

第7步:完成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當你每次都能超額完成微習慣后,你的潛意識會重新設定一個期待值。比如你定了50字,但三天來都能寫500字,于是第四天你會想,我沒寫500字就沒完成目標。

千萬,千萬要摒棄這種想法。時刻提醒自己,50字就是成功,句號!

第8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這一步又是在提醒你要耐心。微習慣策略很好,但如果你在它未轉化成自己下意識的習慣前就添加下一組微習慣,很可能就得不償失,前功盡棄。

代表行為已成習慣的信號有:

沒有抵觸行為;
行動時無需考慮;
不再擔心放棄;
常態化;
它很無聊;
身份:認同該行為,而且可以信心十足的說“我常看書”或“我是個作家”

微習慣策略的核心是一種很簡單的大腦錯覺。它秉持一種重視開始的生活態度,認為行動優于動力的生活哲理,相信積跬步以致千里的生活信念。

完成一個微習慣后,你的內心會有一個小人在跳舞。大膽地和他一起舉辦個人成長盛宴,慶祝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11-07 第 1 章 微習慣是什么 本章要點:微習慣的定義、習慣的重要性以及我是怎么在偶然間建立第一個...
    windplay閱讀 1,962評論 1 16
  • 常規分頁查詢緩存方案 我們都知道,通過緩存查詢的結果,可以極大的提升系統的服務能力,以及降低底層服務或者是數據庫的...
    OneFish閱讀 35,099評論 6 10
  • 陽明說“常快活便是功夫”。一念觸動,如獲知覺之光。 輕松明朗的快活,由心而發;人人皆有體驗:心無負累,寬闊凈明,才...
    亮哥001閱讀 1,284評論 1 10
  • 我們四朵金花,是高中同學,共同的歲月,一樣的青春,鑄就了我們彼此深厚的友誼。 高中畢業,她們都繼續上大學,我出社會...
    玉妮閱讀 1,184評論 2 5
  • 孤雁北往不復歌, 離別愁意催淚流。 天若有情應笑我, 癡情這般為哪何?
    玄訣閱讀 421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