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
《自控力》這本書與其是說與自我控制有關的事情,實際上是在講述個人生活與壓力之間的關系。作者通過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和論述,給出了一個較為反自覺的結論——壓力實際上可以對生活產生積極效應,前提條件是壓力的承受者自己真的相信這一點。
從根本的原理角度來說,結論中實際體現的是一種“安慰劑”效應,但是這種安慰劑效應也被研究人員知悉研究過,并提出了相關的數據和理論支持。實際上更關鍵的一點并不在這個地方是在于,研究發現人類的世界實際上是特別主觀的——自己相信什么,最后事情往往就會變成怎么的樣子。
反過來說,如果希望自己在壓力中可以收益,可以產生更多的動力和作用,第一點是需要自己信息這個道理確實存在,第二點是需要自己面對壓力時不去逃避,勇敢而用心得去面對,才有可能存在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對于自己生活實際的意義
對于自己來說,現在生活中遇見的壓力確實很多很多。工作的壓力,充滿難度的挑戰,不確定的發展前景,還有很多含含糊糊的后續情況和方向,并且總會有脫離自己控制的方面。學業也是這樣,課程即將結束,自己到底學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似乎覺得以前含含糊糊的東西依舊含含糊糊,希望通過自己的課題方向完成自己內在知識的梳理和提升,也不清楚后續是否可以真的實現。家庭更是不用說,各種各樣需要花錢的地方,照顧所有人的情緒和想法,還得讓整個家朝著應該更理想的方向前行。壓力是不小的。
然而,自己依舊希望的是,通過壓力管理,通過自己對于壓力的了解和理解,把事情越做越好,把很多的困難都一點一點克服掉,消滅掉。自己需要的是自己堅持不懈的態度和精進的事情處理能力,這一些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都是,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雖然不容易,雖然自己也不清楚后續是否可以持續下去。但是我覺得這個就是這本書給予我的有價值的地方,給予我的合適的意義。
總結
此前,經常讀書的時候會有一種期盼,期盼書里面存在所謂的“干貨”。干貨就是可以即插即用的解決方案,最好是可以躺著就領自己提升一大截的操作方法或者策略,另外有具體的操作流程也是很好的。只是順著時間的推移和對于自己的了解,還是會發覺很多時候,這種書看起來有很強的操作性,實際上對于自己并不一定是合適的。
而類似《自控力》這一類的書籍,特點在于不提供什么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或者操作指南,而是一些核心的,認為有用的觀點以及想法,并鋪以各種各樣的研究證明觀點的適應程度。
至于這些觀點對于自己該怎么去使用,這個應該是讀者自己考慮的問題。
大概,這個也是我自己喜歡或者欣賞的一點吧,應該,需要,讀者自己去考慮問題,才是正確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