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oppo和vivo的手機店經常開在一起?
為什么麥大叔總是開在肯大叔的旁邊?
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會走了一公里都找不到一家書店?
然后突然發現有3家書店在同一個角落?
為什么市區的電影院和餐廳,似乎總是聚在一起,而不是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區域?
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解釋,雖然有多種因素可能會決定在哪里開店,但為什么同類商店都聚在一起。
有個詞,被稱為“霍特林空間競爭模型 (Hotelling's Model of Spatial Competition)”
想象一下你在好吃街里賣大腰子,好吃街長達100米并且你沒有任何競爭者,你會把你的推車放在哪里好賣出最多的腰子?
在好吃街中間。
對于在好吃街兩端的某些人來說,他們最多只用走50米,你的推車現在可以賣出最多的大腰子。
有一天你又來好吃街賣大腰子,發現你的表兄弟“順溜”帶著他的推車也在賣大腰子。并且,他賣的大腰子和你的一模一樣。
為了讓客戶走的路程更短一些,你同意和他平分好吃街,你把你的車放在距離好吃街最南端的 1/4 的地方,就在你的地盤的中央。“順溜”把它的推車放在距離好吃街北端1/4的地方,這是“順溜”地盤的中央。
有了這個約定,在好吃街南邊這些人都會來你這里買大腰子,在北邊的那些人會從“順溜”那里買大腰子. 老鐵都會去最近的推車那里買,你們各自供應所有顧客所需大腰子的一半。
博弈論認為這是一個社會最優 ( socially optimal ) 的解決方案,它把老鐵為了走到推車所需,的最長路程給縮小了。
第二天你剛開始賣大腰子的時候發現,“順溜”把他的推車放在了好吃街的中間,你回到了好吃街南端的中間,只得到了25%的顧客。
“順溜”得了他原先在好吃街南端的顧客,但現在有25%的顧客處于兩部推車的中間。
在‘大腰子戰爭’的第三天,你更早的來到了好吃街,并把你的推車放在了“順溜”地盤的中間,假設你可以服務在你南邊的75%的食客
剩下你的表兄弟服務25%的食客。
當“順溜” 來的時候,他把車放在了你的南邊.偷走了原本屬于你的所有的南邊的客戶,并且只給你留了很少一點的在北邊的客戶。
為了不被淘汰,你移到了“順溜”南邊的10步遠以重新獲得你的顧客。
在你中午休息的時候,“順溜”又移到了你南邊的10步遠的地方,再次搶到了最南邊的所有食客。
在這一天里,你們不停的移動到對方的南邊,爭奪南邊的大腰子買家。直到你們最終都到達了好吃街的中間,背對背,各自服務50%的大腰子買家。
在這一點上,你和你的表兄弟達到了博弈論中所謂的“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你無法通過移動你的位置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你原計劃是倆人都在好吃街的1/4的位置來平分顧客,好景不長,因為它不是一個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你們各自都可以移動位置以賣出更多的大腰子,現在你們倆都處于好吃街的中間,你不方便移動位置來節省最遠的客戶要走的路程,不得不使你的現在客戶需要走的路程加長。
但是,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因為食客們在好吃街的兩端,為了獲得‘美味的享受’他們必需走那么遠。同時這也減少了食客改變決策時所花的成本,也就是當他目標明確時,做出比較的成本降低了,在這個層面上是方便了。
想想所有的快餐連鎖店,服裝精品店, 或者在商場里的奶茶店。也許當他們平均分布的時候 客戶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服務,但是企業之間有畢竟有如此激烈的競爭……
在現實世界中,客戶來自四面八方,并且商販之間,通過推出不同的產品、降價用等營銷策略自由競爭。就像 oppo 和 vivo 之間的微妙關系一樣。
但關鍵是老板要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就要做最好吃的大腰子!
聲明: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