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在這里,我們先插一張圖片,大致可以看清拉花圖案的KEY FACTORS:
上篇寫到拉花比賽第一輪即前六強產生。這次比賽共分三輪,第二輪仍然是一對一淘汰賽、第三輪則是選手的自由發揮。
第二輪選手需要做兩杯,一份200ml的小拿鐵杯和一份90ml的濃縮杯(即店里的標杯瑪奇朵)。此輪比賽難度上升,雖然時間仍然是5分鐘,但選手需要出兩杯,這就需要選手加快自己的速度,而且,在只有90ml的濃縮杯中拉花,也是需要選手們成熟的技巧。
第二輪第一組是剛哥和熊飛 ? ?剛哥勝出。 剛哥仍然保持穩定的發揮,在比賽場上,平常的練習必須配合穩定的臨場發揮,才能相得益彰,否則,緊張的情緒會主導比賽,不利于發揮。
第二組是海哥和王璜(湖南株洲小麥咖啡)? 海哥勝出。這場比賽王璜出第一杯時,不小心碰灑了自己的作品,很是可惜,而海哥的正常發揮,也讓該組結果沒有懸念。我至今在想,海哥肯定偷偷拜了什么大神,才有如此的運氣。
左邊是海哥的作品,右邊是王璜的作品,右圖花型之所以不完整是因為選手在做好出品時,不小心端灑了,甚是可惜。
第三組是楠哥和馮斌斌 馮斌斌勝出。兩位選手當晚選擇的花型比較相似,但在綜合因素方面,馮斌斌的優勢更加明顯。
至此,第二輪比賽結束。進入決賽的分別是王剛,海哥和馮斌斌。準備活動結束后,進入決賽階段。決賽采用單人制,裁判從黃金圈、對比度、對稱性和復雜度四方面打分。每項25分,滿分100。
第三輪比賽出廠順序是:王剛、海哥、馮斌斌。每人6分鐘,300ml大拿鐵杯型,規定時間內選出最好的一杯給裁判即可。
第一場:剛哥 剛哥做了兩杯,最終選擇了第二杯。
第二場:海哥 。海哥只做了一杯,選擇了和第一輪一樣的花型。
第三場:馮斌斌。選手也是做了兩杯,最后選擇了下圖中間這杯。
馮斌斌也做了兩杯,最后選擇了第二杯,他這一輪略有失誤,最后扣分在完成度和不滿杯這兩個方向上。
最終海哥以微弱優勢勝出,剛哥的作品在對稱性上略差。最終的排名是第一名:海哥,第二名:剛哥,第三名:馮斌斌。
回顧去看,最后一輪呈現的都不是每位選手整場比賽中的最佳作品。我也沒有料到我們自己team能斬獲大獎,因為,我們的日常出品雖也有拉花,但我們是為了保證飲用的口感為目標的,復雜度并不是我們的優勢。參賽中的幾位,比如峰哥,他根本就不喜歡拉花,最喜歡的是平白(我們的平白沒有拉花)。楠哥的一半精力也在釀酒,參賽的三人里,大概只有海哥的練習時間多一些。
如此,為什么我們還要舉辦一場拉花比賽呢?因為,我們認為這是精品咖啡館最能吸引客人眼球的出品。我們希望通過這場比賽得到更多關注,不僅是關注超弦,關注UND,更是關注到目前中國市場中起步不久的精品咖啡。
呼,終于寫完這樣的流水賬。下次我們寫點有趣的吧!
最后,感謝這次活動的贊助:紅頂咖啡商行、臻品行咖啡商行、雀巢牛奶、寶誠MINI、the wave設計工作室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