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因緣果,出離人生迷局~花道中階課第二節感悟~王聰聰
? ? ? 短短一周,上次見時花葉相傾,蕊白如雪,令我們詞窮,只一遍遍說“好看,真好看,太好看了”的桃李,這次看它,已然成了敗花枯葉相生,綠葉所余不多了。
? ? ? ?面對花材的不確定,老師給出了花藝和人生的兩重答案。當花材不復鮮活時,不以分別心對待,發掘它們的氣韻生機。不管何種作品,首先展現精氣神,聚氣、向上、顏色鮮亮。發掘在花材的成、住壞、滅里,當下的生機。當不能用花來表達生機是,利用葉子的顏色表達生機,葉子也沒有了,還可以用向上的枝條表達生機。
? ? ? ?作品的時間,空間,平面上三維一體,也如構圖的點線面,概念之間是可以置換的。好比有目標的人生,在困境里,也可以靠主觀能動性走出來。每天圍繞目標,就不會散亂,放逸。
? ? ? ?在基于因緣果的人生過程中,知因,明果,修緣,就是無比正確的路。因是當下,自己和外在的環境,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對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根出六塵的當下的交集,就是因。集于自己的貪嗔癡,就產生無明,這是人生一切問題和痛苦的來源。
? ? ? 果,是我們人生的目標。緣,是世間和出世間的規律。世間有所成就者,或富或貴,大多具備異于常人的規律總結能力,學習能力,規律執行能力,簡單的說,就是強者。而出世間的成就者,是智者,站在規律的肩膀上,可以用真理指導修煉身心,超脫三界的,簡單的說,是智者。
? ? ? ?作為普通人,我們由平凡到優秀,需要學習,在世間,向強者學習,出世間,向智者學習,親近善知識。古人早有總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擇鄰處,而我們要學習的是擇法,擇師,同時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具備陽光的心態,不能流于勢利。佛家有云:心是萬法的根本。發菩提心,成菩提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一切成就的前提,是我們的發心。
? ? ? 認識自我,超越自我,到無我。愿我們都能有世間的成就,也能有出世間的超脫。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