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里最喜歡做的兩件事情就是讀書和旅行。所以當(dāng)看到臺灣作家詹宏志的《讀書與旅行》這本書時,馬上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想看看作家筆下是怎樣過的這種生活,有種要窺探別人生活的快感,哈哈。
作者詹宏志,是臺灣各界皆知的閱讀狂人,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書兩千本,一小時閱讀十萬字,曾出版過十余部暢銷著作,是臺灣重要的歷史支點性人物。網(wǎng)絡(luò)家庭集團與城邦出版集團的創(chuàng)辦人,目前運營著臺灣最大的門戶網(wǎng)站和網(wǎng)購平臺PChome。
《讀書與旅行》整本書圍繞著讀書和旅行兩個點穿插著寫,作者的旅途因為有書相伴指引覓到了旅途中各地眾多正宗地道的佳肴美酒,也因為盡信書中的一些不詳介紹或過時信息而讓作者誤入尷尬境地甚至是危險處境……,旅途中因有書相伴而讓旅程變得更豐富而多彩。
-2-
帶著旅行指南去旅行,在旅途中“驗證”或“兌現(xiàn)”書上描述的世界與真實世界是否一致,這是詹先生的旅行習(xí)慣,原來我這兩年外出旅行的習(xí)慣竟也跟他相似,總喜歡在出門前選擇幾本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指南,找出書內(nèi)最吸引我的美食和獨特的景色在到達目的地后一一去找尋驗證,讓旅程多了很多預(yù)設(shè)的期望。當(dāng)然,現(xiàn)在的我也會到螞蜂窩等自由行網(wǎng)頁上對照著網(wǎng)友們最新的一些信息來補充書內(nèi)某些已過時的信息作互補。
詹先生根據(jù)米勒小姐的一本《佛羅倫薩貪吃鬼指南》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按照作者“最真心、最不保留”的推薦找到了很多“平民”化的美食、美酒,從書中讓我們對在佛羅倫薩的“酒店”有了新的認知,此處的“酒店”指的喝杯餐前酒的“店”,并非我們平常所說入住的酒店。書內(nèi)介紹到的非常厚道及重視良好的質(zhì)量價格比在“老橋”附近的“狐貍與葡萄” (La Volpo I’uva)這家酒店給我印象特別深刻,一方面可能是現(xiàn)在越來越喜歡喝點兒紅酒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為幾年前曾經(jīng)走馬觀花般的跟旅行團去過佛羅倫薩的“老橋”,但在附近也沒有看到過這家酒店的影子,所以現(xiàn)在特意要把它記下來,待下次有機會再去佛羅倫薩時也要去試試店里性價比很高的美酒,我也要像米勒小姐一樣點一些單杯的酒款,這樣就可以多試幾款了。
看到詹先生這章節(jié)的介紹,讓我想起了我第二次去北京的時候,也是按照了《走讀北京》這本書介紹的內(nèi)容,找到了很地道好吃的“利群”烤鴨。這家名氣在外的小店,吸引著眾多外國政要或名人明星前來品嘗,店子隱身于小胡同之內(nèi),拿著書打開導(dǎo)航七轉(zhuǎn)八折轉(zhuǎn)了很多個胡同才找到這家飯店。
飯店的環(huán)境其實真有點破舊狹小,給我的感覺就像老舊的小私房菜館子,但是味道也真的太好吃了,碳火明爐新鮮烤制,酥香鮮嫩,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咽下后還齒頰留香,讓人意猶味盡。到“利群”吃烤鴨,我建議千萬不要點那些什么套餐,都是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不怎好吃的小菜,在“利群”你就認認真真的點只烤鴨,然后再配一兩個青菜就好了。(那次我們就是點了一個圖片看上去很吸引的套餐,然后,菜上來以后發(fā)現(xiàn)都是些早就提前做好的沒有食欲感的涼菜和小菜,大家都不愿意吃,最后就都浪費了。)
-3-
有時候“書呆子”讀的書太多、知識太豐富、太敬畏知識對旅途人來說也沒必盡是好事。書中介紹到的“吟誦奧瑪·開儼的地毯商人”這個章節(jié)時就讓人有這種感覺。在印度的旅途中,克什米爾商人庫瑪就因為能用古老的波斯文背誦波斯古詩人奧瑪·開儼的詩而徹底讓詹先生迷醉其中產(chǎn)生崇拜之心。狡猾的商人在詹先生眼中變成一位氣質(zhì)孤傲高貴,舉止談吐不凡讓人敬畏的獨特商人,以至于到后面商人抓住其軟肋,對詹先生看中的地毯開出嗜血天價,他也無法抗拒,淪陷其中,最后以高出市場價十倍的價格購買了這張地毯!
我在想,假如是我這等普通人面對著商人庫瑪,就算那個商人背了多少首古老的波斯古詩,無論他背得如何動聽優(yōu)美,對于我來說都是無用的,也哄不了我,因為我根本不認識這個古詩人,也聽不出他背什么,那么我只會按照導(dǎo)游提示的印度購物討價守則去討價:“如果他們開價一萬,你就還一千,如果他們要一千,你就還他兩百。”
在印度旅途的章節(jié)里也讓提醒了我們個人自助游到印度時,一定要小心謹慎,提高警覺,時時處處都有可能踩進陷阱,我們要“小心騙子,小心路上熱心來幫你找路的好心人,小心導(dǎo)游介紹給你的任何賣東西的店,要小心路邊攤商的開價……小心這個,小心那個,印度簡直是騙子的天堂或集散地。”還要小心那些網(wǎng)上預(yù)訂的項目會貨不對版,看到那許多的關(guān)于騙子和陷阱字眼時,其實內(nèi)心已經(jīng)擔(dān)心得不得了,呵呵,估計在這樣的旅游環(huán)境下我是暫時不會選擇到印度的旅游。
-4-
而對于一名吃貨來說,我最喜歡的內(nèi)容是后面的“京都覓食記”、“復(fù)興振興酒店”、“小野二郎的壽司旋律”,這幾個章節(jié)都是介紹作者在日本或刻意提前預(yù)定或隨意走走間發(fā)現(xiàn)的美食,不論是單項的“鰻桶屋鰻魚飯”、“太助的烤牛舌定食套餐”還是好吃特別到讓人“震撼”的小野二郎壽司抑或是“十項全能”的京都料理、懷石料理等眾多的日本美食,你都能從中感受到廚師們對美食制作那種“匠人”般精益求精的美食技藝是如此的讓人驚艷與佩服。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日本有著“廚壇祭酒”最高榮譽的小野二郎所制作的美食,那種美食帶給作者的感受不能用“好吃與不好吃”來評說,“啊,原來如此……”便已不能言喻了!帶給作者的是“震撼”超過對美味的一般感受。如此震撼的美味感覺深深地引著我,但是想要到小野二郎開的這家“數(shù)寄屋橋次郎壽司店”一嘗美食,實屬不易,價格不菲已是不在話下,餐位是必須提前好幾個月的時間就要預(yù)定,難求的位置就連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很多本地人也沒有機會一嘗大師傅制作的美食。
書內(nèi)最后一個旅途記錄的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兩個羊頭”的美食故事。
《吃在伊斯坦布爾:探尋巷弄中的美食》一書,牽引著作者找到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非常獨特好吃,令人難忘的烤羊頭和水煮羊頭美食,也根據(jù)書中的導(dǎo)引找到了一個“合適”正宗的“祖貝義兒烤肉店”,它既讓你“歡度夜晚,又能讓你保持非正式氣氛,輕松自在不管禮儀地大吃你的烤肉……”。因為有此書,詹先生一行在后面的旅程中所找到的六家餐廳或路邊攤都是“無一不好吃”的。
正如書內(nèi)所說,書本就是“某位知識豐富的友人”“每一本書的存在,就意味著一位前行者的存在”,做一位書本的“追隨者”,我們也能從中尋找到有趣好玩的地方,好吃的美食。
《讀書與旅行》這本書中介紹的還有好些或讓人觸動深刻難忘或有趣好玩的地方等等的內(nèi)容,都有待讀者從書中閱讀感受的。通書雖然沒有一幅插圖,但作者對美食的精彩描述淋漓盡致,讓你光看文字已有種美食一一展現(xiàn)在旁,讓你猛吞口水之感。
喜歡旅行與讀書的你不妨認真感受下詹宏志的這本書。
【無戒365極限挑戰(zhàn)日更營 第0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