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1.
單曲循環《我要你》無數遍。
看完后心情沉重不已,回來刷遍了所有的知乎內容,非常讓人揪心和影像深刻的一部電影,但是要我說出個所以然,我卻說不出。
2.
影片資料:
導演:周申,劉露
演員:張一曼(任素汐) 孫校長(大力) 周鐵男(劉帥良) ?裴魁山(裴魁山) ?孫佳(卜冠今) ?還有一頭驢
拍攝地:山西平魯明長城大同鎮關堡
3.
人物關系:裴奎山喜歡張一曼,張一曼不喜歡裴奎山,有發生關系
銅匠喜歡張一曼,張一曼有點喜歡銅匠,有發生關系
劉帥良,孫佳互相喜歡,未發生關系
4.
故事起因是政府不同意撥款養驢打水,而孫校長把驢上報為呂得水老師騙取公款開始,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學校簡單而快樂,孫佳每天騎呂打水快樂不已,張一曼唱歌撒蒜葉浪漫溫馨。
(這一幕實在太純凈,直達內心,估計影片播出后很多人有試,下次撥蒜的時候我也試一下。)
然而為了應付教育局的視察,學校決定找銅匠來頂替呂老師,然后銅匠始終不愿意,這時張一曼挺身而出睡服了銅匠,孫校長也許了張一曼的行為,知道這件事的裴奎山拼命趕來,站在張一曼窗前,聽到了不停的喘息聲,心里的眼淚伴隨著恨一起落了下來,這也給之后的殘忍片段埋下了伏筆。
銅匠回去的時候,張一曼剪了一束頭發贈與他。
銅匠回去之后,銅匠的老婆發現異樣銅匠有所異樣,便來學校找茬,張一曼為了讓銅匠死心便說了銅匠是牲口,而銅匠的媳婦卻幫著銅匠說,你們才是牲口便帶著銅匠回家了,這一次銅匠的心里也埋下了憎恨的種子。
就在教育局再次回來視察時,銅匠逆襲,裝回了呂老師,目的只為了報復張一曼,后來就是最揪心的一幕,裴奎山各種辱罵,雖說時銅匠要求,可裴奎山實際時發泄自己的怨恨,銅匠還要求打張一曼耳光,剪張一曼頭發,最后是孫校長拿起了剪刀剪掉了她的發,看到鏡子的時候張一曼,瘋了。
伴隨著最后的槍聲,張一曼自殺了,結局也注定了她的死亡。
5.
當然也有很多搞笑批判的東西添加在影片中,比如學校門口的先做人,后做事,比如硬氣的周鐵男在槍子面前,也彎下了腰,比如孫佳不愿說謊,卻被迫要求說了謊。。
6.
為了圓第一個謊言而最后不得不制造出更多的謊言來圓。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7.
經典臺詞
孫 佳:如果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了,以后只會越來越糟。
張一曼:我來睡服他
8.
知乎胡蝶精彩點評
《驢得水》簡單點看,就是“驢棚著火”的故事,也就是電影開頭寓言式的伏筆。
驢棚著火的時候,五個人的舉動,一一對應了后面的人物的命運走向。
周鐵男沖在第一個,拿掃把滅火,結果掃把著火了,引火上身;
張一曼見在外面救火無果,直接跳進了驢(火)棚(坑);
而裴魁山則是在外面不停地往里面,也就是給張一曼不停地埋土;
校長出現說來一切聽他的指揮,結果驢棚全都燒著了。
校長的隱射比較隱晦,卻很尖銳,他是負責人,是指揮者。在整個事件中,校長一直阻止其他成員攤牌,并不斷用不同的謊話來遮蓋前一個謊話。最終釀成越來越嚴重結果的人,正是校長。
孫佳見到已經完全燒著的驢棚,不顧反對要去滅火,甚至揚言揭發驢得水的事情,因為父親無奈妥協,任由驢棚被燒光,對應的便是最后的那場婚禮鬧劇。
而這黑色幽默式的鬧劇之下包裹著的,是一出無比殘忍的現實主義悲劇。
如果說“驢棚著火”這場鬧劇關鍵性推動人物是校長,那么被這場大火吞噬的最厲害的人,便是張一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