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太座去跳廣場大媽舞,感冒身體不太舒服,便沖了杯咖啡,邊喝邊翻讀《中華遺產(chǎn)》雜志“最中國的圖案專輯”。大學時受上鋪老崔影響,知道了美學這個概念,并且去圖書館借閱李澤厚先生的美學論著《美的歷程》,知道了最中國的圖案其實是源自遠古先民生活之中。像最上面那張圖片中的羽形紋彩陶甕,是仰韶文化的代表器物。陶甕上,行云流水般的線條曲直結合,勾勒成紋樣,筆觸輕柔飄逸,如同一只白色的羽毛飄蕩甕上。極致的簡約體現(xiàn)極致的美感。這是史前文化璀時代,也是人類工藝萌生的時代。現(xiàn)實與理想,在新石器時代的紋樣上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從這里,紋樣這一華夏文明的珍珠開始散發(fā)光彩,注定要明耀九州,光燦后世……
下面這張圖片是飛天圖,是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時的鞏義石窟寺的最有代表性的飛天圖案。圖中飛天一手持蓮花,一手托蓮蕾,身著透明薄紗,飄帶縈回,飛在云中。這飛天紋實際是從異域飛來的天人。浩瀚的敦煌壁畫里,飛天以其豐富多姿的造型和自由無忌的翱翔,僅觀者欣賞、感動和渴望。佛教的這經(jīng)典形象,已超出宗教的門閾,被人們注入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對自由的向往。
早課抄了波蘭詩人米什沃的《草地》:“河邊茂盛的的草地/在干草收割之前/在六月陽光下一個純凈的日子/我搜尋著/找到了/一眼認出了它/自童年就熟悉的青草和花朵生長在那里/我半睜眼睛承受著明亮/這芬芳之氣容留了我/一切知識不復存在/驀然間我感到我正在消失并快樂地哭泣?!鄙衔绶春⒆觽儗懙闹苡涬S筆,看到好多孩子寫詩,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像他們一樣大時,也對詩歌非常喜歡。我記得上高中時,第一次讀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是初冬的一個飄著雪花的午后,當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要把整首詩下來了,便迎著輕柔的雪花在雪地里漫無目的地走著,一邊走一邊輕輕誦讀著。后來,在高中兩年中還讀了泰戈爾的《飛鳥集》、但丁的《神曲》,還有《雪萊詩選》……
已經(jīng)29號了,再過兩天多就到元旦了,元旦過后出聯(lián)考結束,這一學期也就結束了。趁著上午沒課,抓緊時間編了兩套綜合訓練題,頭暈眼花的,脖子肩膀酸痛痛的。事情總是要有人去做的,不管分內(nèi)還是分外,不計名不計利,毫無目的性地做一件事,其實是一種享受。把自己的快樂與他人分享,把自己的傷痛深藏心中,每天以陽光、微笑去面對生活。累了就聽聽音樂,倦了就到操場上走走,脖子肩膀酸痛了就跟辦公室里的美女們跳跳廣場大媽舞……生活中也許有太多的不如意,自怨自艾解決不了什么問題,倒不如迎著太陽前行,把陰影丟在后頭。
老師和同學們在深圳相聚了,從昨天晚上到現(xiàn)在,心里一直有小小的激動和興奮。實際上我是個很內(nèi)向的人,不善表達,也不善表現(xiàn),雖然不能與老師同學們?nèi)杖障嗑?,但也總是會想起每一位老師和同學的。2016年就要過去了,期盼著2017年還能有更多的機會跟老師同學們相會。
晚課抄了《詩經(jīng)·國風·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航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p>
抄了《論語·八佾篇第三3·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p>
抄了《易·系辭傳上》:“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以后言,議之而后動,擬議以成其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