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某天,大概是3年前,我在微博上搜一個關鍵詞的時候搜到了一個微博,因為不想給對方造成困擾,我就不透露關鍵詞是什么了。
我經常利用微博了解某一事物實時或者實地的信息,這幾乎是微博目前對于我來說唯一的價值。比如我搜峨眉山,大概可以知道最近那里有沒有下雪,交通和景色如何。
實際上,這個人的微博對于我想了解的事情沒有任何幫助,但是我卻對她的微博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人的心事樹洞。
在博客時期,我也建立過類似這樣的博客,自說自話的寫些秘密。但是堅持不了一個月,就密碼都忘了,畢竟好看又有趣的少年那么多。
這也是一個跟愛情有關的故事,但是這個微博主人非常堅持,從2012年4月30日一直寫到2016年,最后一條微博停在9月23日。從最初一天多條,到一天一條,到最后幾天甚至幾個月一條,呈現出明顯的指數型下跌趨勢。
2
這個人微博的名字里有一個紫字,為了便于敘述,我們就把女主人叫紫。在2012-2016的4年間,她寫了三百多條微博,只敘述了一件事,就是一個渣男如何玩弄她的感情并反復拋棄她的故事。
出于對這件事的興趣,我斷斷續續關注這個微博兩年(頻率大概是半年一次),終于大致搞清楚這一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如果你感興趣,我講給你聽聽。
我之所以從一開始就看出這是一個人的樹洞微博,是因為微博的敘事方式很特別,沒有主謂賓,缺乏形容詞和介詞,一看就是準備只寫給自己看的自說自話。而且,這個人具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在數百條微博中,幾乎沒有透露任何私人信息,我只能通過自己福爾摩斯的直覺拼湊起一星半點的故事原貌。
她使用標點符號也很有趣,在2013年底之前,她所有的間隔都用……,無一例外,到了2013年的某一天,突然換成了~,一直用到最后一條微博。我很快就發現了原因,因為在那個時候她把發微博的硬件由諾基亞手機換成了蘋果,肯定是按鍵習慣讓她更換了自己習慣的標點。
他們應該是在2014年之前的一年認識的,因為2016年有一條微博說是認識三年紀念日,可見剛認識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在一起。男主年齡應該比紫大,所以剛認識的時候,男主叫她**姐(**非名字)。她在之后的微博提起,我再也不是你的**姐了。
紫是應該年齡在35-40歲之間的北京人,有房,有一份清閑穩定但可能不太高端的工作,微博上她經常提起自己今天犯懶,又沒有去上班。如果是一家規章制度嚴格的大公司是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你也許說,可能是高端職位,我不是沒這么想過,可是她還提到,以后還是改上晚班吧,高端職位好像不太存在晚班這種情況,另外從她幾條微博提到的消費狀況來看,她經常為今天逛街買了幾件衣服、吃飯花了幾百塊錢自責,經濟應該不是特別寬裕。
就是這樣一個經濟不太寬裕、大齡、獨居、母親去世(我懷疑她父親也早就不在了,或者是單親)、性格溫柔懦弱的女人,遇到了男主這個玩世不恭、不負責任、缺乏同情心的渣男,真的是造孽。
3
男主應該是她的前同事、朋友或者半吊子親戚(比如她某個親戚的前男友之類),他們之所以在四年間有藕斷絲連的聯系,除了女人的不甘心和男人犯賤,也與他們時不時見面有關。
他們可能曾經一起上班,或者在一次朋友或親戚聚會中認識,男主年輕的外表,有趣的談吐吸引了這個大齡單身女中年,讓她一點點的開始對男主產生了好感。紫是一個古典、保守且羞澀的人,我猜應該長得不太好看,這讓她一直以來都缺乏被關注和被愛的體驗,單親家庭和母親離世讓她更加孤獨,離群索居。就在這時候,男主進入了她的時間,為她帶來了生活的光彩,2014年4月份,他們在一起了。
紫一定是抱著無比幸福、愉悅的心情開了這一個微博,這從微博的名字中就能看出來which我不能透露。那一段時間,她的微博除了描繪燦爛的心情外,經常一首又一首的抄宋詞,全是些關于思歸、閨怨的情詩。因為從一開始,男主就采用一種若即若離的姿態入局,并保持始終,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認真對待過這段感情。
紫可能也是知道的,但是她在欺騙自己,在最初的交往中,她不愿提及自己不想面對的。蜜月期只延續了大概一個多月,紫開始陷入了她接下來延續四年,甚至有可能是一生的宿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等待失望、失望等待。
在大概半年后的微博中,紫終于在微博中痛苦的承認男主跟她交往真正的原因。“每次就是為了錢”;“我可能只是無數個他借錢人中的一個吧”。所以我推測是這樣,男主無意間認識紫,發現她單身有錢(對他而言)且善良好騙,還對自己有興趣,于是利用這一點跟她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借了很多錢。之所以男主會跟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保持了這么久的聯系,就是為了不斷的弄到錢。
紫很長一段時間的微博結構就是他不聯系她的傷心、思念,大概持續一到兩周,他終于聯系她后的狂喜滿足,大概持續1-2天,以及他再次消失不聯系她的絕望、痛苦,等待的間隔從最初的一周到后來幾個月。而每次紫忍不住主動聯系男主的時候,對方都不回復,更讓人覺得恨鐵不成鋼的是,紫每次在一個三個階段組成的節奏結尾都會痛下決心,再也不聯系他了,甚至刪過一次qq,但是從來沒有真正有決心刪過對方的微信和電話,對方打來,還是欣喜若狂的接了,陷入了另一個無奈的死循環。
后來,男主有了新女友,還換了兩人合影的頭像,在朋友圈秀恩愛。紫心疼的死去活來,但是只能在微博這個無人觀看的地方舔傷口,連刪掉對方的勇氣都沒有。
在每年他生日的時候,依然一個人在家給他過生日,在微博祝他生日快樂,即使男主當時可能正和她的新歡在一起。
4
其實,紫對于男主的價值可能真的不只是錢,不知道這一點能不能安慰一下女主。除了錢,女主無底線的包容和愛也是男主需要的,每次他被新的小女友拒絕、被老板責罵,被社會鄙視的時候,他可能都會想到紫,因為只有在這里,只有通過紫的崇拜,他才能找到自己一點點價值。
愛別人會把自己看的低微,這樣才會覺得我何德何能擁有你,愛自己會把別人看的低微,經常覺得,你何德何能擁有我。紫是前者,男主是后者。
可憐已經快40歲的紫,身處這樣的愛情幻想里,渾然不覺,抽身無力。作為旁觀者恨她的懦弱,也唏噓她的一片癡情。
每一段失敗了愛情都會被銘記,如果你忘記了,說明負責記的人不是你。
之前,有一個男生告訴我,他跟前女友分手后,對方默默為他寫了兩年的博客,讓他知道知道真相后,眼淚掉下來。這種當事人一無所知的愛情世上有太多。
紫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但是相比女主,她愛的狼狽多了。
你肯定現在在想,這個故事會怎樣結束,這也是我一直好奇的。
2015年的某一天,幾個月不找紫的男主,又找到了她,幾日溫存后,男主再次消失。次月,紫發現自己懷孕了。
她第一時間聯系了男主,對方不承認,咒罵她,以為她想以此要挾自己跟她在一起,讓她滾,拒不負責任。
紫終于開始清醒的看清了這個男人的面貌,但她做了一件不太好評判對錯的事,她決定把孩子留下來。
從此,微博開始記錄她去醫院,建檔,產檢等瑣事。在寶寶第一次胎動的時候,她主動聯系過男主,想分享這種喜悅,再一次被男主咒罵。她在微博里寫,你為什么要罵一個無辜的孩子,那是你的孩子啊!(非原話)此時,算是紫的徹底死心。
5
懷孕讓她將愛轉移了,從一個不值得愛的男人轉移到他們兩個交往過的證據——孩子上。
挺可悲的,很多愛不得的女人在無法擁有一個男人的時候,總覺得擁有一個他們之間的孩子,就約等于獲得這個男人。一種卑微的移情。
我之所以判斷紫幼時就單親,后來母親去世變成父母雙亡,就是因為微博里幾乎從沒有提及她的家人,唯一提及她母親一次,是說某天母親離開了她,正是2015她懷孕之后。正常一個女人未婚先孕,一定會受到親人強烈反對,但是紫似乎并沒有遇到,至少微博中沒有提及,或許就是因為她父母已經都不在人世的緣故。
懷孕之后,紫描述了一些生活細節,每天自己洗衣做飯,期間提到有兩個人經常來看她,一個是表妹,一個是被她昵稱為“丟”的人。我猜測,丟可能是對紫一往情深的一個人,因為紫流露出了對他的一種歉意,說今生無法償還,來世如何。
凡愛情,皆如此,擊鼓傳花似的多維傷害,符合熱力學三個定律。能量守恒,單向傳遞(傷害),絕對零度(愛情平衡)不可達。
《新民說》稱: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在紫這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她終于走出對男主思念被傷害的死循環,開始積極的為孩子思考未來,賺錢。此后,這一微博更新的頻率越來越低,幾乎一個月沒有一條。
6
2016年初,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她發的微博再也不見那種哀怨、沉到水底的悲傷,而是異常歡快起來,甚至微博中用了很多emoji表情,再也不是之前……加~。
2016年9月,隔了大半年后,她發了最后一條微博,內容大致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特別開心,心思全在他身上,再也不會糾結于跟男主的回憶中,會為了孩子好好生活下去。
至此,一年過去了,微博停留在這一條,再也沒有更新。
我真心希望她幸福下去,我唯一擔心的事情是,畸形的愛轉移到孩子身上,可能會讓她對孩子產生極強的控制欲,不利于一個男孩心理的成長。更別說私生子這種會被唾沫淹死的群眾最愛題材。
她的幾百條微博我是略看的,因為很多都大同小異。我對她還有一些細枝末節的推測,跟情節無關,就不寫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一個生活很單調的姑娘,不愛讀書、畫畫、健身、旅行,哪怕任何一個文藝甚至矯情一點的小愛好,都有可能早點救她。她生活在自己的執念里,沒有一點能將她拉出泥潭的抓手。
我曾經給她發了短短一條私信,鼓勵她走出來,她沒有回我。
這就是我,一個偶然的旁觀者知道的故事。
他們的皮囊并不光鮮,心靈也談不上充盈,拼勁全力愛的人居然如此道德敗壞。生命中最閃光的愛情聽起來如此平庸俗套,甚至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愛情不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嗎?
悲哀的是愛到最后才發現,你連配角都不是。
最最悲哀的是,這些塵土一樣常見,但卻不值得用任何詩詞贊頌的愛情,才是這個星球中的大多數啊。
本人首發于個人公眾號夢小站(dreamdreamood)
配圖來自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侵刪。
本文來源于微博一個真實的賬號,重要信息均已做模糊處理,如當事人若讀到這篇文章,并認為有損其個人隱私,可以隨時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