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次元貓小姐
上周,幾個文友聊天,聊到洗稿。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發現,我們寫過的爆款文章,都曾遇到過被洗稿的情況。
洗稿是每個原創作者最痛恨的事情,洗稿者通過各種小技巧將原文重新排兵布陣,巧妙地避開機器的查重檢測,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并安上自己的名字。
說白了,洗稿就是剽竊。
對于原創作者來說,哪一篇文章的選材、立意和結構不是費盡心血的呢?一篇好文章從構思到成型,可能經歷過好幾個不眠之夜,也可能經歷過數天的苦坐冥想,廢寢忘食幾乎是每個寫作者的日常。
然而,洗稿者將別人的勞動成果轉化成自己的,往往只需要幾十分鐘。他們只需要稍做加工,就能讓改頭換面的文章避開機器的檢測。
因為一篇稿子被洗,我郁悶了整整兩天。文友們都感到氣憤,紛紛出主意維權。討論正酣,林師兄卻勸我大度一點。
林師兄是我們中間出精品文章最多的人,遭遇的洗稿的次數自然也是最多。我們都詫異:你不生氣嗎?
林師兄說,當然生氣,但是,一個成熟的寫手沒時間浪費。
一語驚醒夢中人。想想這兩天,每當有人來問我是什么情況,我就從頭到尾把事情經過再講一遍。我不停地跟人訴苦,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耗費在聊天上了。沒有看書,也沒有寫字,更沒有心思去尋找新的選題。
而林師兄,一邊被人抄襲,一邊爆文頻出。他從不把精力耗費在對付剽竊上,他說:跟你在身后的,永遠超越不了你。
我想起初二那年,學校舉辦了一場征文比賽。
那次比賽,我得了二等獎。
文章公布的時候,我發現一等獎那位同學的作品很眼熟,仔細核對,發現是抄襲了作文參考書上的一篇范文。
我非常不服氣,拿著參考書去質問老師:評委老師都沒有看過作文參考書嗎?為什么評給一個抄襲的同學一等獎?
老師看完很意外,但是表示頒獎環節已過,沒有辦法再彌補。
她耐心地跟我解釋:
即使是老師,也不可能讀完世界上所有的書,所以這種失誤是不可避免的。老師現在了解了你的作文水平能在學校拿一等獎,但你自己也要明白,把你擠出一等獎位置的,是這篇范文,而不是一個抄襲的同學。
如果你想著以后要寫出更好的作文,就得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作文與這篇范文之間的差距。
雖然那次的獎項最終還是沒有置換過來,但是我卻欣然接受了。
我的目的是要把那個抄襲的同學從一等獎的獎臺上拉下來嗎?
并不是。
我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寫作水平,寫出好文章才是我的終極目標。
因為嫉妒和不滿,我急切地想要證明別人在抄襲,從來沒有想過,我到底是被什么打敗的。
當我們費盡心機地想要證明別人是錯的,就會忘記了自己本來要做的事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各行各業,莫不如此。
曾有一段時間,我們老家的蚯蚓價格非常好。
農閑時節,大家到處刨蚯蚓賣。在荒野里刨,在田梗里刨,在溝渠里刨,這些地方挖得差不多了之后,大家就收工了。雖然還有一個地方蚯蚓最多,但無論蚯蚓的價格高得有多誘人,大家都不會去。
這個地方,就是自家的菜地。因為菜葉的遮擋,菜地蔭涼濕潤,特適合蚯蚓棲身。但菜地是菜農安身立命之本,就像果農不會因為桃花漂亮就攀折花枝一樣,菜農也不會因為蚯蚓昂貴就翻刨菜地。
相比眼前的小利,他們更看重日后的收成。
仔細想想,當我因為被洗稿而氣憤、因為在比賽中名次落后而郁悶時,何嘗不是在追逐一只只看似誘惑的蚯蚓?
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會因為一些瑣事而分心。尤其是遇到突發狀況,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被攻擊,被誤解,或被扭曲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會調動我們所有的注意力,讓我們覺得忍無可忍,必須要撥亂反正。
可是,當我們把精力聚焦在這些瑣事上的時候,瑣事便被無限放大,成了我們生活的主導。
我們不必急著證明他人是錯的。因為相比他人的對錯,我們自己的方向更重要。
富蘭克林曾說:人們常犯的最嚴重的三種錯誤就是:浪費時間、關心瑣事及與人爭論。急著證明他人是錯的,把這三樣占全了,實在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如果要趕路,就不必留戀路上的鶯飛蝶舞,只管風雨兼程,昂首闊步。
畢竟,一個人的眼睛能看到多遠,雙腳才能走多遠。
- END -
作者簡介:二次元貓小姐,一個只寫好文章給你看的塌鼻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