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過樂器的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明明練得滾瓜爛熟的樂曲,在自己家里彈奏時已經不會出錯了,但是去老師那里去上課時,還是會出現結巴和錯誤。有些在老師那里也演奏的得沒什么問題了,可是登臺演奏的時候,還是會出錯,甚至還錯得一塌糊涂。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練習的方法出了問題。
很多人練習時,喜歡從頭到尾完整地演奏樂曲,這種練法最大的麻煩在于,對已經掌握了的部分投入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而還未掌握的部分,練習的時間和數量卻遠遠不夠。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整體上感覺還不錯,但總有那么一些部分心里沒底,時不時的出點錯,影響整體效果。
這就像美國大兵打伊拉克,整體都已經攻克和占領了,但街頭巷尾隱藏著的那些抵抗分子并沒有被消除,他們時不時地就會冒出來騷擾一下子。美國大兵不堪其擾,在伊拉克每走一步都要提心吊膽。要想舒舒服服,那就必須下大力氣,拿掉這些“眼中釘肉中刺”,拿掉之后,才能大搖大擺,心平氣和地走在伊拉克的大街上。
練琴的道理是一樣的,一首樂曲整體能夠演奏下來,就像美國占領了伊拉克全境,大面兒上的事情解決了,可是距離高枕無憂過日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占領了全境之后,敵軍已經組織不了大規模的正規對抗和反撲了,這時候就沒有必要在全境投入大量的兵力。而局部地區的小股反抗力量并沒有消除,這些小股力量雖然不能對美軍造成嚴重的傷害,不能改變戰局的整體態勢,但也能給美軍帶來極大的牽絆和騷擾,讓美軍的一些行動都投鼠忌器,縮手縮腳。
美軍要想舒舒服服地進行下一步行動,練琴者要想完整、輕松、有表現力地表演一個作品,必須要下大力氣拔掉那些讓人不堪其擾的”眼中釘肉中刺“。
就是說,當一首樂曲整體能夠拿下來之后,練習的重點就應該投入到那些技術上,或者是藝術上的困難片段上去,投入主要的精力和時間去攻克這些困難片段。就像打仗一樣,整體攻下目標后,掃除一切暗堡地雷,才能真正達成戰斗目標,取得戰斗勝利。
可是為什么有些樂曲明明在家已經練熟了,沒有什么錯誤了,可在老師那里或者演出的時候還是會出錯呢?
因為在練習時并沒有投入大量時間專門練習困難片段,從頭到尾的練習方法,投入在每一部分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對于不困難的部分,投入的時間過多,有浪費時間之嫌。但困難片段所獲得的時間和不困難的部分是一樣的,即使通過大量的、長時間的練習,整體上已經能夠不出錯地演奏了,但困難片段其實還是比不困難的部分熟練程度差。雖然全曲練會了,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的環境中,在放松的心理狀態下,完全可以熟練地、不出錯地演奏了,但前提條件是——熟悉的環境、放松的心理狀態,這兩個條件一改變,對樂曲的某些部分掌控能力不足的問題馬上就會暴露出來了。
這就是為什么在家里明明練會的曲子,去老師家上課或者登臺演奏是還會出錯的基本原理,解決的辦法必須從練習上入手,在練習時科學分配時間,給那些困難片段分配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最終需要達到將困難片段練成不困難片段的目的,達到全曲所有部分都均衡發展的目的。全曲所有部分都練得一樣熟練了,在任何心理狀態下,就會有相同的表現,在家里不錯,在老師那里和舞臺上也就不錯,能夠穩定地發揮和表現自己的練習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