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愷從糕點店出來,他抱著兩塊蛋撻和一塊椰絲面包,眉開眼笑。他一向愛吃這些糕點甜食,又很容易滿足,常常就把滿足掛在眼角眉梢,我望著他,也跟著抿嘴笑。
他兀自不覺,在我為他撐開的傘下一邊走一邊輕哼著歌。正是下班高峰期,街上熙熙攘攘,小雨點輕輕地飄在傘面上,匯聚成一小點一小點地沿傘骨往下滴。水霧迷蒙中,此時此刻,我的眼中只有這小小的幸福的人兒,這樣的時刻真是讓我也感覺……好幸福。
心中一動,低頭問他:“兒子,你什么時候會感覺幸福呢,能不能跟媽媽說說?”
他聽了不好意思地笑,很快回答:“吃好吃東西的時候感覺很幸福!”
我也笑起來,打趣道:“比如現在,是嗎?”
“可是現在還沒吃到呢!”他笑著反駁。
“還沒吃到可是你已經拿在手里了呀,這時候也感覺幸福,對吧?”
他點頭。
我又問:“那還有什么時候呢?”想了想,又說:“我舉個例子吧……比如說路邊有一朵美麗的花,我們凝視了一會兒,欣賞它的美,哪怕只有一秒鐘呢,也感覺到這一秒鐘是幸福的,是吧?”
他歪著頭想了想,帶著深思熟慮的慎重認真地說:“我覺得下雨的時候躲在家里很幸福,家里好溫暖。”
我會心笑了,鼓勵他:“還有呢!”
“還有,嗯,爸爸媽媽說愛我的時候幸福。晚上回家的時候幸福。媽媽叫我‘寶’的時候幸福。過年看放煙花的時候幸福……”
我也告訴他我覺得幸福的時刻:早上起床睜眼的那一剎那、去晨跑呼吸著新鮮空氣的時候、去接他放學看到他的那一刻、感受他正在我旁邊的樣子、看著他吃的香香的樣子 ……嗯,當然,還有一家三口一起做任何事的時候、吃愛吃食物的時候、寫字的時候、舒舒服服坐著躺著看書的時候……
竟然幸福的時刻有這么多,貫穿了從早到晚的一整天,他聽了笑起來,美美的樣子。
我告訴他,有“小確幸”這個詞,是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隨筆,意思就是去珍惜生活中這些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它們是稍縱即逝的美好,一不留意就悄悄地從你身邊溜走,速度快到你或許都不曾在意自己曾有過如此幸福的時刻。
他聽了貌似很領會地頻頻點頭。走到樓梯的時候,他指著樓道上面的燕子窩告訴我:“媽媽,那個燕子媽媽在孵小燕子。”
“你怎么知道?”我驚訝地問他。
他說:“我看這幾天燕子媽媽一直都蹲在窩里沒有飛出去啊!”
我這才恍然記起,一直以來,都是他在告訴我來自燕子的消息。燕子飛回來了;小燕子出生了;燕媽媽今天怎么還沒回來喂小燕子,小燕子都餓了;小燕子會飛了、會找食物了;燕子們飛走去過冬了……
我從什么時候開始在經過燕子窩時視而不見的?從小愷純真關切的眼睛里,我發現其實是自己應該向他學習的,孩子們用心體會著周圍的世界,用好奇的雙眼觀察著大自然,他們才真正融入了大自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與世界的多姿多彩。
望著燕子窩,我突然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忙請教他:“對呀!那小燕子出生了,這個窩它們就不夠住了,那燕爸爸和燕媽媽要住哪兒?”
他停頓了一下,說:“我看見燕媽媽就站在電線桿上……它睡覺也是那么睡的!”
“啊?不可能吧?那它們怎么不再在旁邊壘個窩?”我表示極度的懷疑。
“這……可能是它們的風俗習慣吧!”他想了一會兒,突然蹦出這么一句話。
“哈哈哈……”我不由笑彎了腰,他也跟著開心地笑起來。
這一刻,我也學著他去用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那也是來自內心的一種小確幸,一種對于生命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