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滿足感對我當下的意義:
1.完成作業,和隊友一起通過真自由訓練營,還要跟著易仁永澄老師學習其他訓練營~
我知道今天公司事務較多,中途極有可能擠不出時間寫作業,下午1點前來不及交,所以提早2小時來公司寫作業。這是我來得最早的一天。
至于昨晚為什么不寫…因為10點40下班,11點40才到家,撐不住了好困
2.好好工作,盡最大可能提升自己
我是畢業后來到上海的,馬上就滿3個月了。對現在的我來說,好好工作,盡最大可能提升自己是最核心的目標。這3個月我從未開過臥室里的電視機,從未看過小說,從未玩過手游,我幾乎把純粹為了消遣的游樂都砍掉了。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于學習課程(運營、產品經理、自我管理、excel、郵件等等),一是讓我能勝任工作,二是讓我更高效地工作,三是讓我自己有力量。
(補充:不玩這些 我真的沒有覺得痛苦,一切都很自然)
我做了很多額外的努力,并且感到很高興,我把滿足感放在了3個月之后(我們公司的業務是季度為周期的),還有就是過年啦。
即便是中秋節,我也去了公司加班,因為我想學習更多(不是重復性的機械工作),我了解越多,對我越有幫助。
我很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成長。
3.我給自己定了2個小的獎勵:
①evernote上勾選我目前看過的電子書,到達300本的時候(目前247本,雜志不算),我就為自己換最新版的kindle(原有的kindle實在太耐用了,我好想用新的~)
②練英語半年,達到LV6之后給自己買PS4 neo~(外教說我的英文水平在一般應屆生之上,以為我是英語專業的 ^_^)
更新了我的哪些認識?
1.小我具象化。
大象的特點:趨利避害、只顧當下、一觸即發。
大象的情緒:愛(帶來貪婪)、怕(讓你逃避、抗拒)
以前我知道我腦袋里會有兩種或以上的聲音在爭辯(參考《頭腦特工隊》)
但僅僅是聲音而已,我具象不出來一個小人。現在我能想象出“小我”在我身體里。它趨利避害、只顧當下、一觸即發。哈哈~
2.向內覺察。
以往我能比較敏銳地感知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對自己則需要通過獨處、寫文章、和人對話、看別人的文章并和自己對照 等過程覺察。現在有點自動發生的意思了,這可能是分身術訓練營帶來的好處吧。
我還是想提一下分身術訓練營的一個信念:任何事情都有3種以上的解決方法。我深以為然。
3.給自己設獎勵是有依據的。
我以前有想過,我這樣是不是變相地滿足自己購物的心理啊?現在明白,這種行為是推遲滿足感的一個例子。是合理的。
我的感受和疑問(我面對的困擾背后究竟是什么?)
1.News Digest只能算作是錦上添花的內容
它不能很快見效,對我的激勵小。
當時定這個目標的時候,是我缺乏其他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材料,所以靠News Digest,而現在不同了,我每天有練口語30-50分鐘,聽說都能練習到,還買了雅思的書和音頻,相比而言,讀新聞的價值就小了。
工作后,對時間的感觀也跟以前不同,在校的時間很多,工作后明顯少了。所以現在對時間很珍惜,就會下意識地舍棄低投入產出比的事務。
2.在填寫短期自律提升表之前是否應該衡量 這項提升還有沒有必要
還是學英語這個例子,時間雖說間隔不久,但我的身份發生了改變。我從學生變成了互聯網er,我的需求也變化了。
我開始填短期自律提升表的時候,想當然就把這項積壓的任務加進來。改變的過程中突然意識到,我現在好像不太需要它了,但又不想舍棄。
所以調整為1周看2次,標準也降低了,以前我是要求每周3次,并且每次看完(耗時30分鐘)。現在對量的要求降低了,我頓時感覺輕松了許多。
3.要事第一,棘手的事情拆解成短期可執行的若干個小目標
下次試試,把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拿來分析,而不是我最想提升的事情,因為有可能是小我的想法。小我讓我撿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忙活,然后就忽略了重要的事情。
如果碰巧最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很棘手的事情時,我要嘗試將其拆解成短期可執行的目標。
組內討論給我帶來的收獲
1.解決問題,才能帶來經驗積累
2.保證任務不會因為你拖延 不請求支援 而over的情況下,嘗試自己努力到最大的程度
3.我的理解:ABCDE中,最關鍵的是B階段,其次是A階段。A已經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1.解決了 進入C。2沒解決,進入B。B過程是? 已經嘗試解決問題 沒搞定 之后? 到搞定的這個過程。B是最艱難的,A也艱難,但只是淺嘗輒止。B放棄 比A放棄要好一點,但也不夠
4.不排除有些情況是真的太難了,超出能力范圍了。但這個時候,解決辦法要么是請求支援,要么是多鍛煉幾年 把問題放著 但不代表放棄 而是修煉歸來解決掉它
5.吸取經驗:①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到經驗,將經驗轉化為方法論
? ? ? ? ? ? ? ? ? ②觀察別人:要求很強的觀察力、信息搜集及模擬復盤的能力
6.有時要學會放過自己,適當減輕壓力,讓自己從恐慌區回到學習區
? ?有時要學會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從舒適區到學習區、恐慌區
7.聯想到了書籍:《象與騎象人》《要事第一》《麥肯錫工作法》
以下是課程中 讓我有收獲的點:
1.想要快速成長,就要通過刻意訓練:確定目標、分解、放慢速度、注重反饋,不要自動完成
2.改變需要3步:認知(是什么、為什么)、認同、踐行
3.強化短期自律提升表,努力試錯,每一天都要訓練
4.保持空杯心態,盡可能聽進去,和自己的知識體系做融合
5.利他主義:能幫別人盡可能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實現價值是自己價值得以實現的最佳途徑
6.本質導向:抓住每次訓練的本質,不要停留在表面
7.自律幫助你有勇氣面對痛苦,享受更多的快樂
8.法則
分身術訓練營法則:念起即覺、靜觀其變、口吐蓮花
真自由訓練營法則:正念,在源頭把握正確
9.問題簡單的時候,都覺察不到有問題。意愿度高的時候,也覺察不到有問題,但過了一個度的時候,就會有意識了
10.心理學上的三區: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分別對應真自由訓練營中的停滯區、成長區、升級區
11.能力不夠,所以會遇到問題,從舒適區進入到了學習區甚至恐慌區
12.信念是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源。(信念:堅信就是這樣的)
13.問題是成長的基石和契機,今天掉過的坑就是明天的護城河
14.問題和成長的關系
15.個人成長:從價值現狀到價值目標的過程。(個人成長第一步訓練營)
得到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學習區/升級區了,解決問題后,能力就會得到提升,能力提升后,價值得到正向積累,等同于成長提升
自律是幫助你,解決所有問題
16.問題1:以下五個環節,你最容易在哪個環節中斷?B
問題2:情緒有好有壞,在哪個環節,你的情緒最不好?B
問題3:你最容易在哪個環節放棄?B
問題4:哪個環節對你來說特別痛苦,尤其是小我?B
17.讓你與眾不同的關鍵階段
18.A-B 糾結,則會持續內耗;突破,就能輕松實現成長
人和人的差距,就差在問題能不能被解決。面對問題/挫敗感,每個人的心智水平和能力儲備是不一樣的。
不喜歡、不愿意、不行動,一直在內耗。
19.你要有意識,嘗試去面對他。成長是自己的事情,不能中斷。調整一下面對痛苦和快樂的順序。調用自律去解決問題
20.寧可慢,不要快。成長過程中,扎扎實實是最快捷的方式
21.自律就是讓你擁有勇氣,有了自律,你能真正站住腳,面對負面情緒,解決問題,讓自己的成長到來
22.成就感:每個人做事都特別期待成就感。想有成就感,必須先有挫敗感
23.推遲小我(大象)的滿足感。(不要著急趨利避害,把理性重新引回來,讓理性我幫助自己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判斷)
24.大象的特點:趨利避害、只顧當下、一觸即發。
大象的情緒:愛(帶來貪婪)、怕(讓你逃避、抗拒)
25.大象要比騎象人快6秒鐘。如果你沒覺察到,大象跑起來就特別難拉住了
在長短期利益中取得平衡,暫時停止掉趨利避害的原始沖動
不要讓原始的動物的自我占據了自我
26.推遲滿足感,情緒才能被看得見,才能從情緒的困擾中解脫出來,重排痛苦和快樂的順序,直面問題,獲得成長的責任感,這才是核心與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