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日為改兩條仔褲再次邂逅于她(大家都稱她小田)租用的十幾平門店,好久沒來了,以前曾在她這里改過衣服,都比較滿意,因此我只要有需求也就找她,順便說一句:她在小區做此營生已有差不多20年之久,屈指算來她兒子去年已上大學,她也就過了知天命之年。來自省內邊遠農村的她,是跟著在Ji場航食做勞務工的丈夫來到這里的,憑著從小學到的一點手藝,開始了在城市里的打拼生活,一干這么多年,也從剛開始的定位裁剪縫制發展為現在的以改為主,也是因為市場變化,改衣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是一線員工的工服一般偏肥大,改制需求便成為她業務來源一部分,尤其是女工們更愿意把統一制服穿出合身的個性效果,這樣她的業務來源就比較有保證。
? ? 我平時時間安排較緊張,也就周日可以打理一下家里和個人的瑣碎事情,出門時就想好了,如若她那里太忙碌,我打算加個塞,付個“加急”費,關鍵得把握火候。(看看是否有人像我一樣立等要取的)
? ? 還好,當天大風,我為利用休息日忙中偷閑的時間,別人也許沒那么著急,算我運氣好。正好給我騰出來一點空兒,我的預謀得逞,加塞成功,也是老天成全,居然兩小時內沒人打擾,我索性等會兒,一邊和她聊天一邊提著自己的需求,小田經過這些年的技能修煉,基本都能滿足大家的個性特點,以前來她這里改衣,也遇見過挑剔的,典型的竟有讓她把新買的體恤改短,返回頭又要接長的,以我的性子這活可能就不接了,但她接下了,而且沒說二話,我佩服她的眼光長遠,也領會到服務工作對個人的修行原來會有細微疊加的作用。
? ? 說回到我的改制要求:新買來的褲子按小一號買有點緊,按大一號買肥和長又略富裕,那就改吧,總之要合適,她也了解我,先讓我試穿給她看,然后按照裁縫的專業眼光,建議要窄多少,短多少,我的要求具體簡單,即褲腳要原來的滾邊,她痛快答應,我們一邊聊著,一邊她沒停下來手里的活計,按件計工收費,盡量不耽誤工時是她這么多年養成的習慣。
? ? 我們聊到孩子,她主動告訴我,兒子昨天從市內一家二本大學回來過周末,她和老公前一天就采購了孩子愛吃的魚和肉,我相信每個母親寵孩子的心情都一樣,我當然也不例外,遇到相似情況,也會的。
? ? 每個人的基本人性相通,卻有著各自不同的煙火習慣,她說到雖然倆口都沒有高收入,也僅靠崗位勞動賺錢養家,對獨生子也有像別的家庭一樣的期盼,但她也很現實,覺得盡自己的能力就很好了,比方兒子高考的前一年也曾加入了弱門拼單,聽說叫對應家教,不長時間花了超計劃的費用,她告訴我,那是她一件件改衣近半年的的收入,花在孩子身上,心甘情愿,在此誰都不難理解一個望子成龍母親的初心。
? ? 她還說到以前對孩子的期望值有點高,覺得自己這輩子吃了沒多少文化的虧了,到孩子手上一定改變一下門風,豈不知這可不是說一句話的事兒,教育孩子的深奧有多少家長一直在探索的路上,也不一定都能如愿,原因可能是制約或者是決定的因素太多了,所以孩子竭盡全力也只考上個省內二本,小田說沒有結果以前她心里焦慮,有了結果反而踏實了,她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她懂得:“如愿我幸,不如愿我命”這個現實結果應該接受,所以也就不糾結了,也能睡著覺了,吃飯也香了,體重也增加了,她告訴我現在的愿望就是孩子畢業了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養活自己,到時老兩口把身體搞好,不給孩子添麻煩就行,也沒指望他能有多么出人頭地,耀祖楊宗什么的。
? ? 我們聊著聊著,不覺得兩個小時過去了,我的褲子也按要求改好了,付了款,他一定要我試穿一下,我給的評價是100%滿意。
? ? 這就是一個普通母親胸懷,雖沒有多少奢求,但一樣的高尚,表現在她以自己的勤勞,日復一日地參與到小家的建設中,我還忘說了,他和老公已經在鄰近村子買了房,看樣子要把這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一直干下去,。她說也知道這個工作會得職業病,但沒法計較也不能計較,中國勞動婦女的本色在她身上應該說表現的淋漓至盡了,我在心里千遍萬遍地給她豎起大拇指,為她的善良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