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關于“行動管理”,有這么一段話:人為什么不行動?失敗不夠多,痛苦不夠深;缺乏明確的目標。人為什么行動?逃離痛苦;追求快樂。
突然想起來大二的時候有做過一個《每日規劃實現度表》,前一段時間整理東西還看見它了。對于當時花了較長時間制作的《每日規劃實現度表》,“存活”的時間卻不長。
給大家看一下當時制作的《每日規劃實現度表》。
標題說的是“一張注定失敗的《每日規劃實現度表》”,其實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自己個人的原因導致了這個的失敗。沒有足夠的執行力,懶惰懈怠,沒有足夠的反思意識等等。
上述個人原因,我們稍后再贅述。現在,我們來好好看一看這個所謂的“每日規劃實現度表”,來看一看這個到底是什么。
首先,橫軸不需要看,這是一周的日期。縱軸指的是每日任務明細。鑒于明細太多,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分類如下:
·日常習慣
·學業相關
·階段任務
·興趣技能
·其他
其中日常習慣包括:早起、鍛煉、手機可容忍、思考、睡前閱讀、早睡。學業相關包括:課堂自評&課后實現度(當天課程的節數以及需要涉及的作業科目數)。階段任務包括:四級準備單詞、四級準備聽力、四級準備練習、二級筆試練習、二級操作練習。興趣技能包括:滬江練習、滬江聽力、PS興趣練習、視頻興趣練習、練字。其他包括:計劃實現度。
相信看到上述這么多明細,你心里一定有一個評價:明細太多了。是的,明細太多。雖然根據SMART法則來說,看似是符合的。
·S-Specific(具體的)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A-Attainable(可實現的)
·R-Relevant(相關的)
·T-Time-based(有時限的)
似乎都滿足上述的每一點。但是我們放在“一天”這么一個時限內來看,“日常習慣”、“學業相關”、“其他”這三項,是相對而言較為可實現的。且前兩者是一個學生應當專注的。但對于另外兩項——“階段任務”和“興趣技能”來說,四級準備單詞、四級準備聽力、四級準備練習、二級筆試練習、二級操作練習、滬江練習、滬江聽力、PS興趣練習、視頻興趣練習、練字這些內容,每項需要花費的時間并不少,而對于有限的一天時間來說,這么多需要完成的內容,卻是顯得有些力所未逮了。雖然說并不是每項每天都必須要做的,只是將應該做的全部羅列出來,看各自的完成度。但在“選擇困難癥”和“放大恐懼”面前,這些的落實度要大打折扣。
印象中,這張表格,執行了四天,均實際完成度在13左右吧。
細細分析,覺得在當初設計的時候,就存在一些問題。自己向來是一個心很大的人,而且“三分鐘熱度”很明顯。在設計這張表格的時候,自己正處在“三分鐘熱度”階段,對想到的事情,就有要去實現的想法。因此除開“日常習慣”和“學業相關”外,把自己當階段想到可以做的事,都羅列進了表格中。所以造成了“階段任務”和“興趣技能”明細太多的情況。來看看所謂的“階段任務”和“興趣技能”都有哪些吧。
階段任務:
·四級準備單詞
·四級準備聽力
·四級準備練習
·二級筆試練習
·二級操作練習
興趣技能:
·滬江練習
·滬江聽力
·PS興趣練習
·視頻興趣練習
·練字
階段任務里面的四級,明顯是為英語四級考試準備的,而二級練習,為的是計算機二級考試。四級還好說,計算機二級的話,說實話,并沒有那么強烈的練習欲望去獲得二級證書。因為專業本身就有關軟件編程的,自身也就對這個二級證書沒有太強烈的考證想法。(直到現在也沒有強烈的考證想法)所以當初列出“計算機二級練習”這項任務,卻是根本沒有去執行的激勵,這點實在是欠考慮的。
欠考慮的還包括“興趣技能”里的滬江練習和PS、視頻等練習,對其并沒有強烈的技能GET欲望,并不能將其作為每日需要完成的事情來做。
表格設計的時候,欠缺考慮,沒有從事情的get需求入手,也沒有考慮一天所要完成的事情太多。沒有正視自己的情況,無實際參考就制定這么一份表格,太過于理想化。對于自己實際執行的情況也沒有做一定的預測,沒有考慮反饋尤其是負反饋的消極影響。這些都是這份“每日規劃實現度表”“注定失敗”的原因。
好了,說完了表格,該說說執行人了。雖然表格設計上的確有問題,但最核心的責任所在還是在于“我”這個執行人。主動性差、慵懶、懈怠、不思進取、沒有足夠的執行力,“失敗不夠多,痛苦不夠深”、“缺乏明確的目標”、沒有“逃離痛苦”的欲望,沒有很好的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要求太低,等等,都是“注定”這份“每日規劃實現度表”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拋開表格設計問題,想法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錯在個人問題上。
不過說實話,心底還是覺得如果設計科學的話,“每日規劃實現度表”其實是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模型來執行的。即使是美好的理想,但理想總還是要有的。不是么?
題圖來源:攝影師Ashley Gilbertson,《Bedrooms of the Fallen》|PADMAG視覺雜志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