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大體可分為前、中、后。
一、
寫作前要做好三件事情:確定主題、收集材料和列好提綱。
確定主題,一般可分為自己想表達某個意思和學習中按題目進行寫作(這里主要討論自由寫作)。自己想表達的很容易確定。按要求寫作就要仔細審題,明白題目和相關材料意思,在這個基礎上確定主題。確定主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轉化到自己熟悉的領域上來。
收集材料,主題確定了,材料收集就比較容易。一般情況下材料以數據、已發(fā)生的事實、小故事為主,輔以自身相關的事例,結合起來就能達到入情入理。收集材料要多,然后才能充分衡量取舍。
列提綱,確定主題和收集好材料后,就可以確定作文的框架了。列好提綱,就不容易跑題,不會顧此失彼。
二、
寫作主體有大一個誤區(qū),平常花太多心思在寫作中,其實應該把主要心思花在寫作前,仔細思量自己的寫作目的、框架以及證明材料,這些東西往往在沒下筆之前很容易看清楚、想明白,因為站在全面的視角上。而一旦這個準備工作沒做好就投入寫作中去,很容易出現思路阻塞、跑題換意問題。借用表演的一句俗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臺下說得就是前期準備。要想作文一氣呵成,就要準備準備再準備。
當然,在實際寫作中,有時真的會出現好的靈感、妙的思路或者更貼切的例證,這個時候最好是把靈感記下來,放到一邊,繼續(xù)完成寫作。留住它們是有用武之地的,就是寫作后的環(huán)節(jié)。
三、
寫作最后階段,就是修改。文章不厭百回改。現階段文章成型了,可以直觀地看到整體與細節(jié),可以讀一下通順與否。再考慮一下靈感的用處,是否能使文章更好更美,這個時候就是取舍的最佳時候。修修補補,讓結構更明朗,讓理由更充足,讓例子更貼切。
四、
完成一篇自由寫作,那種感覺是很好的,就像做了一次探索,探索心靈的某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