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才女輩出,在眾多才女中,她算得上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物,她算的上是奇才,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學(xué)巨匠。
她是名門之后,卻標(biāo)榜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本可享盡繁華,卻有著凄慘的童年;她本可有圓滿愛情,卻選擇低到塵埃的愛情!她或許可以晚年幸福,卻又始終與孤獨為伴!她就是那個在薄情的世界,深情的活著的人——張愛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倫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婿。祖母李菊耦則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鴻章之女。在他出生不久,父親和母親就離婚了,她跟著父親,本以為可以有些許父愛,只可惜事與愿違。父親不但沒有改掉先前的毛病,又娶了一個繼母,繼母對于張愛玲可以說是不怎么待見。這讓她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也給她長大后孤僻的性格埋下了陰影。
她還算幸運,在求學(xué)的道路上還是比較順利的,她最終考取英國留學(xué),卻因為戰(zhàn)爭原因輾轉(zhuǎn)去了香港讀書。
在這里她遇見了自己一生的摯友炎櫻,這是她給這個外國姑娘取得中文名。炎櫻何其有幸,成了張愛玲寥寥知己中的一個,張愛玲也何其有幸,在寂寥的香港,遇到這個熱情開朗的姑娘。
又是戰(zhàn)爭,讓張愛玲不得不返回內(nèi)地,也就是已經(jīng)淪陷的上海。在香港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無法讓一座風(fēng)華正茂的城染上滄桑,也無法輕易改變一個女子的容顏。此時的張愛玲長發(fā)披肩,衣裳艷麗,成了清瘦高挑的時尚女郎,成了飄逸美麗的文雅女子。
回到上海后,張愛玲認(rèn)識了當(dāng)時月刊《紫羅蘭》的主編,作家周瘦鵑。五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fā)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篇文章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這是她回上海后的第一次投稿,也就是那么機(jī)緣巧合的被看中。
六月,張愛玲發(fā)表續(xù)作《沉香屑·第二爐香》。7月,張愛玲認(rèn)識了評論家柯靈。此后張愛玲在《雜志》、《萬象》、《古今》等刊物發(fā)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jīng)》、《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她火了,短短幾個月便人盡皆知,成了上海灘淪陷時期最耀眼的明星。她是惹眼的嬌艷玫瑰,穿著大膽另類的旗袍,出席各種公共場所,散發(fā)自己妖嬈的香氣。這便是張愛玲,活得肆意,活得傾國傾城。
在上海灘落幕的那個年代。她成了與蘇青、潘柳黛、關(guān)露齊名的“文壇四大才女”之一。給暗淡的上海灘增添了一抹玫瑰般的紅艷!
這中間讓她結(jié)識了蘇青,二人相互欣賞。也因為蘇青,他開始了解胡蘭成,也因為蘇青,胡蘭成才闖入了張愛玲的世界。
她說:“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
面對愛情,張愛玲不過是世間尋常的女子,她執(zhí)著于她的愛情。只是愛情于她,是一場逃不脫的劫,只因她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的人是胡蘭成。
她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然而命運如此捉弄她,胡蘭成已經(jīng)結(jié)婚了。然而情竇初開的張愛玲卻一發(fā)不可收拾。她開始感受面前這個比他大近一輪的人,關(guān)鍵這個人還是在汪偽政權(quán)中任職。
她管不了那么多,她相信胡蘭成是懂他的,至少在她們見面只談了5個小時后。張愛玲就似乎認(rèn)定眼前的這個人是她要尋覓的伴侶。當(dāng)姑姑反對,朋友不看好的時候,她還是特立獨行的選擇嫁給胡蘭成。
當(dāng)胡蘭成再次表達(dá)自己的愛意,給張愛玲寫信的時候,她只回了8個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曾是冷漠張揚的女子,卻愿意為了一個早有家室的人,選擇義無反顧的寬容和懂得,該是多大的慈悲?
女人對于愛情可以說是不顧一切,張愛玲也一樣,她深愛著胡蘭成。
她說: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并且在那里開出一朵花來。
也算是上天安排,沒多久胡蘭成離婚。就這樣張愛玲等到了她的愛情。她和胡蘭成用一紙婚書就算結(jié)婚了。當(dāng)時只有張愛玲的摯友炎櫻也他們證婚。因為那時時局漸朗,胡蘭成擔(dān)心自己的政治問題會連累張愛玲,便決定一切從簡。張愛玲向來不把繁文縟節(jié)放在眼里,自然沒有絲毫反對。他們便這樣簡單地結(jié)婚了,沒有鮮花掌聲,有的只是彼此默默給對方許下的承諾。
一段原本不被看好的婚姻還是出現(xiàn)了問題,胡蘭成在去漢口接管《大楚報》的時候,遇到空襲后,寄住在漢陽醫(yī)院,與幾個正值風(fēng)華、天真純潔的女護(hù)士為鄰。風(fēng)流多情的才子胡蘭成,沒有禁得住寂寞和誘惑,遇到了只有17歲的周訓(xùn)德。天真的護(hù)士總歸沒有逃脫風(fēng)流才子的追求。
胡蘭成還是給自己提前找好退路,主動承認(rèn)錯誤,給張愛玲寫信,告訴她自己有了新歡。她只是回了一句:“我是最妒忌的女人,但是當(dāng)然高興你在那里生活不太枯寂。”
她說:“如果情感和歲月也能輕輕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從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語,我愛聽,卻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見,卻不明白。”
當(dāng)他再次回到上海,張愛玲忍了下來,可胡蘭成卻認(rèn)為她連妒忌都沒有了。就像她說的:因為愛過,所以寬容!只是張愛玲懂得寬容,但卻變成了對胡蘭成的縱容。后來胡蘭成又沾花惹草的,并且還光明正大起來。這一次張愛玲徹底的被傷害,她給胡蘭成寫了訣別信:
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jīng)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
她以筆墨聞名世上,而愛情,卻驚艷了她的生命,讓她低到塵埃里去,又在塵埃里開出了靈魂之花。只可惜她的婚姻猶如曇花一現(xiàn),驚艷了世人,也驚嚇了自己!
胡蘭成,她的摯愛,卻成了她的永劫。她在愛情里感受歡愉,在愛情里感受失落,又在愛情中感受深刻。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會感受到她曾經(jīng)關(guān)于愛的不顧一切。
后來日本投降后,因為胡蘭成曾經(jīng)是個“漢奸”,也連累了張愛玲。她不得不隱姓埋名,最后去到美國。她結(jié)識了比自己大29歲的作家賴雅,并且和他結(jié)婚,過著相對平凡穩(wěn)定的生活。不少人更替張愛玲感到惋惜,只是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就像她自己說的“我們很接近,一句話還沒說完,已經(jīng)覺得多余。”
她也是《紅樓夢》的酷愛者,并且熟讀紅樓,晚年用10年時間研究《紅樓夢》。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刺多,三恨《紅樓夢》未完。
她用自己的10年完成了《紅樓夢魘》,他用小說家的眼光給這部名著畫上了句號。
最后借用《紅樓夢》中,賈寶玉的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想把張愛玲比喻成水,因為水至柔至剛,至純至美。就像無盡的淚水打濕著張愛玲的內(nèi)心。
張愛玲是水,她容納著世間所有的薄幸和寡情,然后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著。